![]()
喜欢欧楷的朋友,大概不少人临摹过《虞恭公温公碑》。
明王世懋说:“《虞恭公碑》与《九成》《化度》二碑,俱称欧书第一。然今世临池家率多效《虞恭公碑》,法以此书,方劲有格,效学者多从此入。” 清毕泷道:“楷,当以信本《虞恭公碑》为第一。果然,知书者谓佳,不知书者亦谓佳,真具有八面之妙。”
咱不去品评此碑“欧书”之妙,却来说说唐相岑文本所撰碑文。
已写过一篇小文,说到碑文中的“庸”字,这次来聊聊里面的“属”字。
宋代,《虞恭公碑》已漫漶残缺,但仍留三处“属”字——曰“属天地横溃”;曰“光宠属于勋庸”;曰“属猃狁纵匿”云云。
“光宠属于勋庸”,最接近现在“属”字的日常用法——“归属”“属于”。
另外两处,则肯定不是这个含义了。
![]()
“属天地横溃”——“天地横溃”,以江河横溢比喻隋唐之际的天下大乱,这个好理解。
“属”呢?解为“适逢”“恰逢”应最恰当。
《左传·成二年》:“韩厥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注》:“属,适也。”
这是公元前589年“鞌之战”中,晋国司马韩厥俘捕齐顷公时所用的“外交辞令”——“下臣很不好意思,恰好遇到了您的军队”——客套之外是说: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左传》之后,“属当”一词被频繁使用。直到唐宋,仍不乏见。
另,《战国策·魏策》:“属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
此即信陵君“窃符”救赵典故。
话说,“属”,若不与“当”“会”等搭配,可作“适”“恰”解吗?
可以。
《汉书·霍光传》:“属国有难,不敢不竭股肱之力。” 王勃《山中》:“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又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将此“属”释为“属于”是不确的,应与前诗同为“恰值”之义。 《资治通鉴》:“属京师乱。”“属”亦是此义。
“属猃狁纵匿”——“猃狁”,即“犬戎”,指西北游牧族群;“纵匿”,纵进和退匿。
“属”,非发语词而是“状语”,时间副词作状语,仍是“值此”“恰值”义。
唐楷碑文中,此用法颇多。
褚遂良书写的《房玄龄碑》:“属隋纲日紊,解巾从军。” 许敬宗撰文、王知敬书写的《李靖碑》:“属戎狄内侵,王师薄伐。”
后晋宰相赵莹主持编修的《旧唐书》:“属虏骑南侵,边将不能制。”
此“属”,除“值此”“恰值”义外,还包含有“突发”“骤然”的时间状态含义。
![]()
那么,造字之初,“属”的本义是什么?
《说文》:“屬,連也。从尾,蜀声。”
许慎将“屬”,归于“尾部”。他说,这是个形声字——尾是形符;蜀为声符。
徐锴《注》:“屬,相連續,若尾之在軆,故从尾。”
《礼记·经解》:“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连缀文辞、排比史实,《春秋》以此体现所要教给人们的主旨。
插上一句——明《正字通》:“屬,俗作属。”现在的“属”字,是明之前约隶书体就形成的“屬”之“俗字”。
“属”的本义是“连也”,作动词读为“zhǔ”。《广韵》:“之欲切。”
“连也”的“属”,作名词读为“shǔ”。《广韵》:“市玉切。”
《诗·小雅·棠棣》郑笺:“属者,昭穆相次序也。”
名词的“属”,于是用来表九族。
《史记·田单传》:“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
又用来表属国和官僚及官寮。
《礼记·王制》:“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
还用来表隶属、类别、从属。
《史记·留侯世家》:“今陛下起布衣,以若属取天下,而所封皆萧、曹故人。”
动词的“属”,引申作“聚也”“会也”。
《周礼·州长》:“正月之吉,各属其州之民而读法。” 《孟子》:“乃属其耆老而告知。”
又引申为“令也”“嘱也”。
《左传·僖十九》:“欲以属东夷。” 《左传·隐三》:“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
直到现代,“属”仍分二音,且义项多多。
《现代汉语词典》,“属(shǔ)”有七个义项;“属(zhǔ)”有两个,并注明“同嘱”。
“嘱”,确实应是“属”的分化字。
附:参考版《虞恭公温公碑》全文——
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
昔者帝妫升历,九官奋其庸;有周诞命,六卿扬其职。国钧总於公相,赞乎二辅;极密归於台阁,成乎百官。淳雅推被于寀寮,勋庸特铭于锺鼎,是以功高魏赵,治比高傒,此炀帝载其盛德,建武嘉其卓操也。若夫昴宿丽天,感其灵者人杰;嵩岳镇地,降其神者国桢,叶□梦於彲,作□器於舟楫,其资也超庸器于陶窳,而其操也坚贞心于金石,此又岂虚誉哉,抑功无复加也矣。公太原祁人,讳彦博,字大临,系姬文之远胄,派唐叔之遥源。食邑河内,世功开其绪;著姓晋阳,世德派其祚。虽曰安国名震于寰中,而实持世之大义,独□于天下。世之勋烈未真著于众□□,盖犹培娄之望岱华,潢污之让河海。祖裕,魏太中大夫,言为准的,行成表缀,廊庙翘首,搢绅结辙,仿公叔而比德,颜思行而并驰,风追赤芾,使重皇华。随赠司马,皇朝赠魏州刺史。聚萤励学,梦鸟成文,名冠海中,望隆日下。孔门密子,声华不显於当时;颍川陈君,哀荣无闻於异代。能兼之者,不亦优乎!公建两仪之功勋,垂百世之懿德,穷节义以明之,敦礼让以行之,故能内疚常怀,外防自维,具耿光,映远识,所以知其洋洋焉若洪河之东注,岩岩焉犹华岳之西峙。若乃三德六行,列圣之所重也,举错必践其域,陈疏裕略,先贤之所难也。□报恩□阙庭,建侯疆圉,际风□之奇,树云霓以达命,沦湮者而能与,则高台凌霄,始於覆篑;长江维地,肇自涓流。是以平津筮仕,由宾王而佩印;文终创业,皆名吏而命礼。著昭雅范,同符前烈,宏开奥义,太启崇庸。奉诏启复旧职,乃以关内史用。于是隆令德而依仁,当朝硕望士如薛道衡,文宗于肆,牢笼多士;太子洗马李纲,直道正辞,羽仪海内;并下堂见礼,倒屣定交,而遂相称莫逆,远来能答赵孟之诗,近悦能追成季之勋。留心义化,处衡岳则奏疏章;辅善谠言,坐宣室而悦道谊。乃授通事舍人。敛笏凤池,垂绅鸾阁,环姿月举,韶音玉振。每至文武在列,华裔近庭,对越于青蒲之地,敛抑于丹墀之所,倍邀龙光,汉苑内之杞梓,亦即洪涛中之砥柱,以方其对,斯乃□贤。□馀庆具,□之□隅,猗欤雅度,在乎经国。大业之始,以亲丧去官,孺慕之感,哀毁之极,与夫长孙居夷乎龙性疚□其□而典归。嗣以夺情,起复旧职。炀帝巡历,时九伐逆罪,(而)输转无时,公记勋书功,不惑规矩,边徼宁谥。後或斛斯政出奔高丽,既而乘辕南反,诏公衔命蕃境。申明臣节,陈之以逆顺;晓畅皇威,喻之以祸福。遂致蠢兹赫亚,咸能以□心□,以纠察之,盖龄返撝日之戈,夷庭去焚巫之刑,岂如郭公申礼,空旋於辽海;张骞拥节,无功於月氏。又以公为东北道招慰大使。属天地横溃,华戎版荡,夷羊牧野,郊原起祥之师;如费代导,□无当难之臣。我高祖定四方而出震,乘六龙而御天,凭依握乾坤之符,播越迁夏商之鼎。艾绶银章,弓旌先於髦俊;建社班瑞,光宠属於勋庸。庶绩所以咸凝,群王然後就列。乃以公能扶危拯难,特授总管府长史,转授侍御。公逦迤而进,非忠义之报也哉!虽连接总其方盛,光能毗其政刑,而灭没不群,岂蹉跎於吴阪;清越振响,终特达於章台。徵为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昔周建选,远迩怀归,一时屏藩,胥比事书贤,国学乡校,尽德行道艺之选。故其历政则清忠传美于岐西,而其得人则孝若飞声於洛下,云谁嗣响,复在兹焉。属猃狁纵慝,疆场大骇,甘泉迷龙烟之火,云衢列象燧之阵,□神武之所前向,履满于皇躬鞠于朝。韬钤素怀,实干城之将;琴书在御,伫甘瑜之臣。乃以公为行军长史。十万之师,方绝大汉;五饵之术,必系单于。而南风褰律载之弘,北扬肆豺狼之毒,卫尉超奇,复设□□剪仇敌而未能,谓□□之难施,故困留于辽海焉。皇上嗣尧亮工,继文治宇,故荡瑕涤□,浇俗侔於结绳;叶和万邦,远夷同於编户。威慑龙瀚,泽浸龟沼,实宝无俟于方域也,而使敌者举被渥泽,褒其劲节,故嘉郦生之说齐,召士季而返晋。拜公为治中、检校吏部侍郎。寻以侍郎□(再)迁御史大夫。公望为时宗,才称王佐,鸿翼所渐,自回溪而薄九霄;骥足既驰,游阊阖而骋千里。虽信勇并宿,乃能斯灵道之术,□地者奠无辞焉。□议诚□□□□阁纠谬为於大选,陈议武□,渥洽归□□□,故能爵命日隆,宠禄岁厚,犹司马之四至,慈明之十旬。乃以维官行太子右庶子,迁御史大夫,仍给事中书侍郎,迁中书令。志矢蹇蹇,望重巍巍,建大义于廊庙,陈谔言于阙庭,在位几载,独宠冠百僚,职司八柄,公又处之,故能出总纠察,入专机管,执简册以肃周行,奉丝纶以光帝业。朝夕靖献,出纳廑随会之忱;远迩闻风,始终念苏武之节,岂其犹人欤!俄而勋铭卫鼎,功纪徐陵,故晋封虞公,复食邑三千户,德优爵重,镐京之旧制,非功不侯,中阳之令典,逾七命而兼二善。天下以为公之北征,而佩命南旋,以厉节醪庸,宠锡其由来者渐矣,斯旬宣而尽其方伯之职,仆射而逾于副相之位。上图天道,如斗极之运四时;下料人事,迈元恺之赞百揆。圣朝钦若前典,宪章往代,怀磻溪而萦梦想,嘉□国而励坚贞,非公之硗硗不屈,介介不苟,结主知於艰危之际,临事而不惧哉!观东道之通,返南宫之故,实心体道,勤行而不倦;历选前哲,仰止而无怠。是以忠允宽裕,怀内恭之温温,虚外著之抑抑。谨度习仪,自叶巽贞之吉;尽忠补过,不忘前惕之勤。损兹骄盈,戒其偏僻,夙夜匪懈,以事一人。献替之规,不忘於忠恕;损益之义,皆出於仁厚。违规矩,抂寻尺,光其家而弗为;利社稷,安秽兆,危其身而无悔。肃肃焉,济济焉,宛若犹龙之持已;仁以立之,义以行之,更如於菟之毁家。慎动言于公庭,即执信义为国柄。心之所同,必择善以利物;意之所异,不是已而违人。辟德义为宫墙,包礼度为开阖,勷人之善行,励人之清操,闲人之邪思,规人之匪彝,善辞令而绝毁誉,绳愆谬而笃德义。位高矣,持以慈和;禄厚矣,治以俭约。以孝敬之道,移於哲兄;行慈惠之心,洽於犹子。允所谓朝廷之栋干,家门之桥楚焉。以贞观十一年春,奉命巡察,道出洛阳,驻旌逅疾,以动寄深□□□□恩笃股肱之□,载口碑于道路,名□□陈其方技。逯辅德愆报,弥留旷旬,两楹之奠既兆,二竖之灾乃□。诏特遣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杜正伦抚视疾体,并简诒谋。而公志存忠□,表陈治道,慎忽之几□尽,□□之德著者。□卿大渐,无□忘於举能;子颜启足,情存於慎赦。眇焉千载,於斯一揆。六月廿日,薨於旌阳□贤进而官第,春秋七十有□。□□□□□□□之□□类齐后之□□□□□□即以其日□□於□陵□□□百寮倍列,莫不流涕。乃诏民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工部侍郎卢义恭护丧,行中书侍郎杜正伦持节吊祭,遣礼部侍郎令狐德芬、水部郎中□文纪,持节册赠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谥曰恭公,敕令立碑纪德,卜茔地於昭陵之侧,并给东园秘器,赙赠二千段,丧葬所须,并令官给。予祖送之典,坟茔之制,咸率礼度之宜焉。夫显微阐幽,义不容辞。功高德盛,资篆籀之铺扬;声飞实腾,载金石以不朽。是以定献忠穆,汉室之良佐也;审晨(密陵)当阳,晋朝之贤辅也。虽复卿云摛思,班尔运奇,勒铭由其子孙,表墓资于寅僚,纪奕叶之作述,叙国桢之挺生,故史册发乎幽光,而纶诏追乎往载,不甚伟欤!武汤一德,垂之百代。其词曰:蔼蔼高门,世膺显命。堂堂盛德,家袭馀庆。抗节飞英,扶危流咏。轩盖接联,圭璋辉映。操凌张裔,勋高赵孟。独饰朝纲,屡持国柄。露布驰声,循墙示敬。出险入危,风疾草劲。鼓箧穷经,超艺绝德。栽成吕锺,范围儒墨。非马擅奇,雕龙贻则。发迹素里,驰声上国。仲舒扬庭,吾丘侍职。数历屯遭,不遑日月。□是正直,待後守先。和璧韫石,隋珠辉川。伊吕之佐,尧舜之年。颃颉往哲,伯仲前贤。受书圯上,释钩滋泉。陈谟德显,定策功宣。纵壑才鹜,搏风初矫。密勿鸾阁,便繁凤沼。仲举性纯,伯适信皦。立我楷模,示我仪表。万古青霄,千秋丹施。泉仪维则,衣德堪绍。鸣呼忠忱,怀思渺杳。屡遭艰厄,盍逝良弼。铸丹义府,传薪理一。水逝黄陂,光浣(沉)赵日。税驾天府,夷体泉室。麟阁图形,乌台腾实。悲缠奄息,伤怀尹姞。永叨恩隆,垂裕韐韠。维地河山,□天箕毕。懿范昭兹,德音洋溢。银青光禄大夫渤海男欧阳询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