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购的玩偶,眼睛里竟然藏着疑似摄像头!这悬疑片的剧情,真就照进了现实。
广西的梁女士网购了一批玩偶,孩子玩耍时偶然发现,有个玩偶的眼珠后面,竟然藏着疑似摄像头!她立即找商家沟通,对方只说“混搭发货”“员工没注意”“这就是个玩具”。涉事网购平台也表示,“是不是摄像头没法百分百确定,因为它没有任何链路,也没有任何可充电或者可存储的工具,实际上我们只能说是争议”。11月17日,平台下架了该商家商品。这一连串的操作,真的能打消大家的疑虑吗?
无论是哪种情况,这四个问题必须追问。第一,这种带有疑似隐形摄像头的玩偶,商家凭什么随便卖?不需要许可吗?第二,一句“员工没注意”,就能把这类商品和普通玩偶混着发?这说得通吗?第三,事件发酵后平台火速下架,那事前的前置审核和常态化监管去哪了?第四,既然是跑量产品,这批货物的溯源监管做到位了吗?
更细思极恐的是,这次全靠孩子偶然发现。要是这个疑似摄像头真的能工作,家庭隐私岂不是被一览无余?尤其是抵挡不住玩偶诱惑的小朋友,他们的隐私谁来保护?关键是,什么玩偶需要在眼睛里装摄像头?它究竟是合法的智能玩具,还是伪装成玩具的偷拍设备?
针对这类玩具,律师也说得很清楚,关键在于摄像头的用途。如果用于偷拍,那就是违法侵权。同时,无论摄像头最终能不能用,商家不提前告知消费者,就已经侵犯了我们的知情权。“混搭发货”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有网友提出理性疑问:“一个摄像头,没有网、没有电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侵害吗?”也有人说,这可能是批发款里的带摄像头款式,不少家长用来监控孩子房间。但问题的核心,根本不在于它这次是否成功作案、是否能用,而在于它在不被告知的情况下,以这种方式送到了我们家里,这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玩偶里该填的是棉花,而不是窥探我们生活的金属电路和摄像头。平台下架商品容易,但下架不了公众的疑虑。要堵住这个漏洞,不能只靠消费者的火眼金睛,还必须依靠法律亮剑、监管发力、平台尽责。请接住我们的信任,务必守护好我们的隐私安全!
原标题:《网购玩偶藏有疑似摄像头,一句“混搭”就完了?| 锋面评论》
栏目编辑:潘高峰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向袁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