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吨级四川舰三天完成海试,传闻003A与004型航母同步建造。
这不是盲目扩张,而是在风高浪急的西太平洋,把海上主动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
哈喽呀大家好,小汉这篇观察就来拆解中国海军在高市早苗频频挑衅、美日联手搅局台海之际的硬核回击。
![]()
最近中日关系又紧张起来了。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公开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还暗示可能动用武力介入台海。
这话一出,中方立刻强硬回应。
![]()
先是外交部副部长召见日本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
随后解放军三艘军舰直接穿过大隅海峡,出现在鹿儿岛附近海域。
![]()
与此同时,国内对赴日旅行、留学发出安全预警。
实弹演习同步展开,等于把整个日本列岛划进了潜在战场范围。
![]()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这时候也跳出来“站队”。
驻日大使在社交媒体晒特朗普和高市早苗同登航母的照片,还宣称“美日同盟要维护台海和平”。
![]()
美军甚至出动B-1B轰炸机跑到东海跟日本战机搞联合演练。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场表演—一边给日本打气,一边借机向台湾兜售3.3亿美元军火。
说白了,还是那套老把戏:制造紧张,卖武器赚钱。
![]()
就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氛围下,中国海军却悄悄干了一件大事。
11月16日下午5点,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完成首次海试,顺利返回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
![]()
从11月14日出航到16日返港,全程只用了三天。
这艘满载排水量4万多吨的巨舰,不仅有全通飞行甲板。
![]()
还装上了电磁弹射器和阻拦索,能起降固定翼飞机、无人机、直升机。
还能塞进上千名陆战队员、气垫艇和装甲车。
![]()
它既像航母,又像登陆舰,但比两者都更灵活。国外不少媒体干脆直接叫它“中型航母”。
四川舰的快速海试成功,不只是技术突破,更是中国造船工业效率的又一次展示。
![]()
要知道,美国造一艘类似的两栖舰,通常要5到7年。
而四川舰从2023年初分段开工,到2024年12月下水,再到2025年11月海试。
满打满算不到两年半。
![]()
这种速度,已经不是“快”能形容的了,简直是工业体系的碾压。
![]()
巨舰背后是双线并进
其实四川舰只是冰山一角。
真正让人关注的,是传闻中中国航母建造正在同时走两条路:
一边是常规动力的003型改进版(暂称003A),一边是核动力的004型超级航母。
![]()
引起外媒关注的北方某造船厂照片
根据多方消息,目前江南造船厂很可能已在建造第二艘003型航母,舷号预计为19。
这艘船虽然还是常规动力,但舰岛设计做了优化。
![]()
烟囱和雷达分开布置,解决高温废气干扰电子设备的老问题,整体布局更清爽,作战效能更高。
说白了,就是在福建舰的基础上“小修小补”,快速形成战斗力。
![]()
而更重磅的是大连造船厂那边。
近期曝光的卫星图和现场照片显示,一艘大型舰体内部已安装了类似核反应堆安全壳的结构。
这种“方盒子”状装置,跟美国“福特级”航母上的核反应堆屏蔽箱非常相似。
![]()
再加上此前流出的舷号“20”的航母模型—舰岛紧凑、无烟囱、位置靠后。
基本可以确定,这就是中国第一艘核动力航母004型。
核动力意味着什么?简单说,就是不用加油,理论上能一直开下去。
![]()
更重要的是,核反应堆能提供近乎无限的电力。
支撑四条电磁弹射器、激光武器、高功率雷达等高耗能设备。
未来这艘11万吨级的巨舰,载机量可能超过80架,综合战力将远超福建舰。
![]()
最关键的是,这两条线不是先后进行,而是同期开工。
这意味着中国海军已经不再满足于“追着跑”。
是要在2030年前,同时拥有成熟可靠的常规航母和具备全球部署能力的核动力航母。
![]()
2030年真能赶超美国?
说到赶超美国,得先看现实差距。
目前美国海军有11艘航母,全是核动力,其中10艘“尼米兹级”,1艘“福特级”。
![]()
中国现在有3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是滑跃起飞,福建舰是电磁弹射,但都是常规动力。
数量上差一大截,技术上也有代差。

但情况正在变化。
美国的“尼米兹级”大多服役超过30年,正陆续进入退役期。
“福特级”建造进度严重拖延,第二艘“肯尼迪号”至今还没正式服役。
![]()
建造中的“福特”级核动力航母二号舰CVN-79“约翰·F·肯尼迪”号
反观中国,福建舰从2024年5月开始海试,到2025年11月5日就正式入列。
只用了一年半,创下了重型航母最快入列纪录。

如果按这个节奏,003A型很可能在2028年前服役。
004型核航母若进展顺利,2030年前也能下水甚至海试。
![]()
再加上已经批量建造的055大驱、052D驱逐舰,以及能当“轻型航母”用的076型两栖舰。
中国海军的整体投送能力和体系作战水平将大幅提升。
![]()
更重要的是战略思路不同。
美国航母要全球部署,分散在中东、欧洲、亚太各地。
中国聚焦西太平洋,目标明确—确保第一、第二岛链内的制海权。
![]()
在这种区域对抗中,6艘航母(2核4常)加上多艘076。
完全有能力实现常态化存在,甚至在危机时集结3个航母战斗群。
![]()
外媒预测2030年中国海军规模
所以,2030年能不能“赶超”美国,要看怎么定义“赶超”。
如果是全球范围全面对标,那还早。
![]()
外媒预测2030年美国海军规模
但如果是在西太关键海域形成对等甚至局部优势,时间表已经很近了。
![]()
真正的底气是体系+效率
很多人只盯着航母吨位或数量,其实真正决定胜负的是背后的体系和效率。
比如四川舰,造价估计只有福建舰的四分之一。
但能搭载攻击-21隐身无人机、歼-35战斗机,还能独立执行登陆、制空、远程打击任务。
![]()
派它去远洋,政治敏感度低,火力却不弱。
万一航母受损,它还能临时接收舰载机降落,充当备份平台。
这种“一舰多能”的设计,正是中国海军“体系化作战”的体现。
![]()
再看造船能力。中国占全球造船市场份额超50%,是日韩总和的两倍。
军舰建造本质上是民用造船工业的延伸,工人、技术、管理经验随时可以转化。
这意味着战时也能快速补充,不怕损耗。
![]()
造一艘福建舰的时间,能造两三艘四川舰—数量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而且这种高效不是靠砸钱,是靠成熟的工业流程和模块化建造。
从052C到052D再到055,中国驱逐舰就是这样一步步“下饺子”练出来的。
![]()
现在轮到航母,路径完全一样:
先用003型验证技术,再小批量生产003A,同时攻关004核动力。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
回头看高市早苗的挑衅和美国的虚张声势,其实恰恰说明他们感受到了压力。
一个能一年半造出4万吨“准航母”、同时推进常规与核动力航母的国家。
已经不是靠几句狠话就能吓住的了。
![]()
未来的海权,不只属于最大最强的单舰,更属于能快速迭代、灵活组合、持续输出的体系。
中国正在用自己独有的方式,重新定义这场游戏的规则。
四川舰的三天海试,或许就是新时代海权秩序开启的第一个信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