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别人穿到褪色的裤子站岗,甲方一句‘形象差’就把锅甩给我们。” ——这酸爽,谁体会过谁懂。
两年,整整730天,哥们身上那套“传家宝”制服不知伺候过几任前辈:裤腰松得能塞个西瓜,肩章掉线像流苏,风一吹就拍大腿啪啪响。最尴尬的是,蹲下去系鞋带,裤裆“咔嚓”一声直接社死——线缝早被前人磨成了蜘蛛网。就这,经理还天天吼“注意形象”,我怼回去:形象是靠衣服衬的,不是拿嘴喷的。
为啥突然良心发现换新衣?说穿了特简单:政府合同到期,甲方把“保安外形”写进招标条款,打分栏里明晃晃五个大字——“统一、合体、新”。分数一低,来年标书直接泡汤。老板这才连夜量尺码,一人两套,连胖瘦都分出五档,裁缝踩缝纫机踩到冒烟。嘿,你猜报价单往哪儿走?还是原来那笔人头费,只是以前省下来装老板口袋,现在不得不掏出来救自己狗命。
同行别急着羡慕,这衣服不是白给的。老一点的同事被“劝退”了三个,理由冠冕堂皇:“超龄”。其实大家都懂:褶子多、啤酒肚,穿新衣也遮不住沧桑,甲方一看照片——PASS。于是制服有了,兄弟没了,职场就是这么现实。
![]()
说点干货,给还在“捡破烂”的兄弟姐妹支两招:
1. 先查《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制服属于“必要劳动防护”,公司必须无偿提供,还要“定期更换”。两年不换新?理论上已踩线,留好证据,关键时候劳动仲裁能赔你一笔。 2. 每次领衣服别傻签字,备注“旧衣已回收”再写日期,免得离职时被扣“折旧费”。见过最黑的老板,一套破衣服折旧价敢报280,工资瞬间腰斩。 3. 如果甲方对形象要求高,拍几张对比照甩工作群:旧衣皱巴像咸菜,新衣板正像兵哥,领导一看数据就明白——换衣=换面子=换合同,他比你还急。
最后讲个黑色幽默:发衣服那天,我瞄到标签,成本价68块一套,还是Made in 某电商爆款。两年租金、汗水、形象危机,老板连68都嫌贵,却指望我们穿成“特种部队”。所以说,保安的体面,一半靠甲方逼,一半靠自己争。下次谁再让你“发扬风格”继续捡旧货,直接把文件链接甩过去——不换可以,先过劳动法这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