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阵子,中美之间的气氛有点微妙。美国一边急着想在贸易上松口气,一边又撺掇着日本、韩国在咱们家门口搞小动作。这不,美国财长贝森特刚放下狠话,给中国下了个“最后通牒”,结果转头就被中国一记漂亮的“组合拳”给打醒了。
美国国内经济压力山大,特朗普政府迫切想缓和跟中国的贸易战,让日子好过点。但同时,遏制中国又是他们雷打不动的政治正确。
于是,美国玩起了“双线操作”:自己坐下来跟中国谈生意,却派日本、韩国这样的“代理人”上前线,在台海、南海等问题上给我们添堵,想拖住我们的发展脚步。
![]()
贝森特的“最后通牒”就是这种操作下的产物。他威胁中国在11月27日前必须敲定稀土协议,否则美国就要报复。但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直接用一则反倾销税的公告,让他认清了现实。
美国为啥自己不上,反而推日本和韩国往前冲?说白了,就是心虚了。
美国海军现在的造舰能力和维护水平,想在西太平洋跟中国正面硬碰硬,胜算不大。他们需要时间来改革重组军队。
所以,让日本在台海问题上闹事,就是想把我们的精力牵扯住,为美军争取宝贵的喘息时间。这就好比下棋,自己主力不动,先用“卒子”来骚扰你的阵脚。
但美国算错了一点,韩国总统李在明不是日本的“高市早苗”。李在明明显在中美之间玩起了平衡术,既不完全得罪美国,也不愿彻底与中国为敌。他甚至在核潜艇问题上对中国示好,还跟中国一起批评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这说明,美国的“盟友”也不是铁板一块,谁都不想当那个被推出去挡枪的“炮灰”。
![]()
贝森特的“最后通牒”,表面上看是强硬,实际上暴露了美国的虚弱和焦虑。
美国嘴上吹牛说“稀土多到用不完”,身体却很诚实地回头找中国。这证明,在关键矿产资源上,他们短期内根本离不开我们。这就是我们的“王牌”。
中国人向来不吃“威胁”这一套。你越是最后通牒,我们越是要按自己的节奏来。商务部对美国正丙醇征收高达267.4%的反倾销税,就是最明确的回应:**想合作,可以,拿出诚意来;想威胁,门儿都没有!** 这是在告诉贝森特,贸易问题归贸易问题,但只要你损害中国利益,我们随时有工具可以反制你。
有人可能会说,美国毕竟是超级大国,贝森特的威胁是不是只是谈判策略?特朗普是不是在“以退为进”?
* **一种观点认为:** 这确实是特朗普的“交易艺术”。先用极限施压,逼中国在贸易谈判桌上让步,同时在军事上给中国制造麻烦,作为谈判的筹码。
![]()
这次情况可能不一样。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社会撕裂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这不是靠谈判技巧能解决的。特朗普的“求”,是实实在在的、迫在眉睫的需求。他放任日本挑衅,更像是一种“黔驴技穷”后的无奈之举,想用最低成本来牵制中国。但问题是,这种小动作不仅无法动摇中国的根本,反而会进一步消耗美国的战略信誉。
总而言之,美国想一边打压中国,一边又要求中国帮忙解决自家难题,这种好事早就一去不复返了。未来的中美博弈,比拼的不仅是硬实力,更是战略定力和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