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鲲鹏奖”的舞台上,一家设计公司以其四款荣获“未来奖”的产品,完成了一场小型的“范式革命”。让我们一同走进摩迪赛,探寻他们如何用设计这支画笔,为医疗领域绘就一幅兼具科技精准与人文温度的未来图景。
![]()
四款产品,四个方向,同时登顶。它们分别是:用于精准诊断的多功能彩色骨科锥束CT;具人性化设计的一次性系列腹腔穿刺器;设计极简紧凑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系统;以及临床易用的微量元素分析仪。四项殊荣的斩获,标志着系统化创新的"医设共创"已成熟,共同照亮了医疗健康产业在精准诊疗、智能康复与高效检测等关键方向的未来。
![]()
“一次性获得四项未来奖,我们很高兴也很荣幸,这背后关键,在于评委会认可了我们所呈现的‘系统性创新’—— 它不是单点突破,而是我们在临床价值、技术融合、人文关怀与商业实现这四个维度上,都做到了前瞻思考与整体创新。” 摩迪赛创意总监黄荣坤阐释道。在他看来,产品设计有着不变的核心哲学:“坚持形式必须追随功能,但形态要能激发情感。若只停留在‘有用’,产品就失去了温度和品牌认同。所以我们致力于打造医生用了十年仍不厌倦的设计 —— 这要求我们既要有深厚的临床积累,更要有超越当下的前瞻视野。”
![]()
持续打造爆品不能只靠灵感,更需要一套成熟系统。在这里,临床需求是指令,法规标准是准绳,设计管理则是高效内核。创始团队融合工业设计、临床医学等多领域人才,一端连接临床与法规,一端驱动创意落地,形成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设计闭环。
![]()
“我们团队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源于对行业的‘浸泡’。” 摩迪赛产品总监何婧分享道,“我本人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身边的朋友和同学都已成长为各领域的专家。这让我们能快速组建顶尖的临床与专家团队为设计师培训,这是宝贵的行业壁垒。其次,是我们的快速学习与转化能力。例如,在做国内首台临床专用无机质谱仪时,我闭关一个月自学三重四级杆(六级杆)等硬核知识。正是这种自我钻研,让我们能引导设计师跳过‘看热闹’阶段,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直接沉浸到应用场景中去理解真实需求。最后,我们一直强调:我们设计的产品,未来可能会用在自己或亲友身上。就是这种使命感,驱动我们做出真正负责任的设计。”
![]()
对人性的细微体察,是摩迪赛屡获 iF 等国际大奖的关键。以获奖的骨科锥束 CT 为例,团队通过 1:1 模型反复推敲测试,在人机交互的便捷性与工程技术的可行性之间找到完美平衡,让有温度的设计稳稳落地。“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会去临床蹲点或者搭建一个临时的场景,医生一句‘这个手柄不好抓’,护士说‘这个按键不好操作’,就是我们设计的一个切入点。” 摩迪赛技术总监兼总经理罗嶷强调,“我们坚持每个创意先过‘临床’这一关:诊断是否更准、手术是否更快、风险是否更低。我们要把‘技术’做成医生最‘顺手’的工具,‘顺手’好用是最好的用户体验,最终让患者真正获益,设计才有意义。”
![]()
摩迪赛的“四冠王”传递出强烈信号:设计正跃升为驱动创新的核心引擎,这标志着中国医疗产业迈向了新质生产力的新阶段。“医设共创”模式将催生更多安全、易用和高品质的医疗设备。这四束光,不仅照亮了人类健康的前路,也映照着深圳作为设计之都与科技之城深度融合的宏伟雄心。
本节目于11月16日在深圳财经生活频道播出,本文内容为初稿样片整理版,供参考。以最终电视台播出版本为准。
责编:方琼 于冉 智林 刘宁 王栋楷 党香 孔祺琪
编导:陈欣
后期:田旭
广通社-深圳直通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