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发展网)
转自: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赵志斌 记者郭建军报道 11月19日,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五场新闻发布会,省民政厅专场。发布会围绕基本民生保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专项社会事务服务、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山西民政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
基本民生保障网织密扎牢
"十四五"期间,山西省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5.2%和33.1%,集中养育和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增长40.7%和40.5%,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增长64%和118%。动态保障低保和特困人员106.4万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18万人,累计实施临时救助94.4万人次,惠及残疾人76.71万人。
救助范围持续拓宽,从低保、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救助方式从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转变。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晋心救"小程序等,实现了救助更便捷、响应更及时。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迈出新步伐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山西省多项工作走在前列。截至2024年末,全省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占比已达22.61%,65周岁及以上占比达15.72%,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养老服务供给持续增加。省政府连续6年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民生实事,全省现有养老机构1291家、日间照料设施9721个,较2020年分别增加29%和22%,建设老年助餐点4477个。在全国率先出台针对社区居家养老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山西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完成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6.92万户,80岁以上高龄津贴实现普惠性发放。
通过新时代"三晋银龄行动",老年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全省登记注册老年志愿者达44万人。组织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消费补贴"晋孝焕新"行动,有效激发银发消费潜力。同时,加大对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问题的整治力度,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
专项社会事务服务便捷高效
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累计办理跨区域登记7.16万对,婚俗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殡葬服务公益属性强化,惠民殡葬政策实现全民普惠。地名服务方面,39万条地名录入国家地名信息库,全面推进"乡村著名行动",新命名乡村地名6.6万条,有效服务了群众出行、快递进村和乡村振兴。
基层社会治理活力彰显
"十四五"期间,山西省新增登记社会组织5116家,全省1.96万家社会组织活跃在经济、乡村振兴、公益慈善等领域,累计投入资金37亿元,发布就业岗位2.2万个,成为助力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公益慈善氛围浓厚,"十四五"期间公益慈善捐赠总额突破51亿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