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金秋时节的贵州省独山县百泉镇百泉湖村,一派丰收盛景:紫秋葡萄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光泽;油桐树上金黄桐果沉甸甸缀满枝丫,民宿门前游人络绎不绝,快门声与欢声笑语交织成曲。“百泉湖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已打造出一条‘乡村旅游+精品水果+油桐产业’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黔南州税务局选派的百泉湖村驻村第一书记莫佳婧说。
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贵州省第四批乡村旅游重点村”,近年来,百泉湖村锚定产业振兴方向,通过壮大集体经济、建设乡风文明、吸纳优秀人才,已然成为产业旺、生态兴、环境美、群众富的文明标杆。依托得天独厚的品牌与资源优势,黔南州税务局充分发挥帮扶效能,助力村里深挖民族文化内涵,将民族节日、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深度绑定,催生10余家特色农家乐落地生根,构建起“农旅融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发展新模式。
“紫秋葡萄已经成为百泉湖村的重要产业,目前种植规模稳定、产销体系顺畅,实实在在为村民带来了增收红利。”莫佳婧说,经过前期调研,百泉湖村土地气候优越,十分适宜葡萄、苹果、桃等水果种植。通过土地流转、技术引进和品种改良等措施,目前已建成规模化、标准化水果种植基地6500余亩,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水果种植产业。
经过前期施肥、打尖、抹芽等精心管理,金秋9月,紫秋葡萄顺利开园,总产量突破200万斤,而紫秋葡萄皮薄个大,汁水丰富,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优势,成功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人在节假日前去采摘。“我们依托产业和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升级乡村旅游体验,成功打造吸引县城及周边地区‘周末经济圈’,带动了50余名村民年均增收3万余元。”莫佳婧说。
与此同时,百泉湖村还盘活山林资源,大力推进油桐种植规模化发展,让这一产业成为兼具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绿色引擎”。作为稳定需求的工业原料,桐油市场前景广阔,而油桐树发达的根系更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目前1400亩油桐种植基地已进入打药养护关键阶段,预计到2026年,桐油产业将为村集体增加10余万元收入。”莫佳婧介绍。
产业发展到哪里,税务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为破解产业发展中的涉税难题,莫佳婧积极联动黔南州税务局,组建专业税收服务团队,上门为民宿老板、合作社负责人、农户等纳税人缴费人送政策、讲红利。“复杂的税收政策被转化成通俗语言和生动案例,还手把手教我们开票,真是解决了大麻烦!”村里农家乐吴老板的心声,道出了众多经营者的感受。一对一的精准辅导,让涉税服务既有温度又有力度,为产业发展扫清了障碍。
如今的百泉湖村,葡萄甜、桐果香、游人旺、百姓富,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加大乡村振兴帮扶力度,用‘税力量’为更多像百泉湖村这样的定点帮扶村添砖加瓦,助力探索更多产业兴村的新路径。”黔南州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吴小盼、莫佳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