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随着钢材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厚板的产能产量也在稳步增加,后期中厚板产业结构将会如何调整,品种钢的情况将如何发展,小编就近期市场进行简单解读。
一、中板价格走弱 幅度不大
![]()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今年中厚板价格走势整体呈现震荡走弱的运行态势,从今年1-5月份价格来看,价格波动幅度并不大,但从6月份开始受海外因素影响,美国所谓关税显著冲击金融市场,全球资产避险情绪日益升高,资金快速流出风险资产,从而导致钢价呈现持续的走弱。虽国内宏观利好政策释放,托底价格,但随着二季度的钢材需求进入淡季,现实与预期需求的走弱,加剧了中板价格持续磨底的情况。
从三季度开始,宏观调控逐渐加码,反内卷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的提出,利好信号持续释放,市场整体情绪逐渐转向乐观的局面,同时叠加7月份pmi制造业指数相对乐观,需求数据出现淡季不淡的状态,库存累积压力相对比较有限,从而导致市场中板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出现了明显的回弹。
进入11月份,中板消费进入到消费赶工期的阶段,但当前钢厂接单仍处于分化结构特性的状态。其中分化的主要来源在于品种钢与普材之间产量以及技术门槛的问题,就11月份来看品种钢的接单情况压力并未出现明显增加,但对普材部分产量的增速确实是相对比较大的,目前仍处于供应增速大于消费增速的阶段,这也是导致普材价格出现持续下行的主要原因。从全年来看钢材的价格综合指数下跌了9.12%,其中依旧是建材的跌幅最大,螺纹下跌8.67%,热轧下跌了9.04%,中板下跌了4.69%,相对来说中板的抗跌属性相对比较高的。
二、板材品种价差 差异明显
![]()
![]()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从品种价差来看,品种价差目前差异化越来越明显了,主要原因在于供给。从2025年以来,房地产虽然受到多次宏观政策上的调控,但整体运行情况仍处于下滑阶段,同时叠加前面提到的海外关税造成的出口收缩的影响,国内的钢材消费品类重心进一步的转移,从传统基建房地产,转向由新基建制造业引领的品种材多元化的时代。建材的需求进一步的下滑,而工业品种材需求表现持续向好,制造业发展周期的增长带动了板材产能的增加。
除了建材需求下滑的因素以外,盈利也是当前产线调整的主要原因。其中建材产能逐步向板材转移,导致近几年中板的产能增量逐年增加。从当前的价差来看,目前卷中差以及卷螺差都处在近几年同时期的高位,后期仍有扩大的迹象。其中中板品种无论均值、最大值、最小值,都为最高点,热卷居中,螺纹最低。从振幅来看,中板的整体振幅明显低于热卷还有螺纹的。
三、中板区域价差 持续收窄
![]()
![]()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从区域价差来看,目前中板的南北价差进一步的收窄,甚至短时期出现南材北上的局面。从华东与华北的价差来看,2025年全年价差呈现走扩收窄再走扩的局面,近两年华东地区新投中板产线产能相对较多,导致华东地区成为相对的价格洼地,让华北等地资源流通压力进一步增加,环比同期水平仍处在较为严重的倒挂局面。
同样东北等地近期由于资源相对短缺叠加区域价差拉大的影响,导致唐山的中板资源有少量流入东北等地,东北等地下游企业在对唐山地区中板的使用上认可度进一步增加。同样华南等地与华东等地基本一致,由于柳钢、宝钢湛江等资源的投放,常规北方普材资源流通量进一步缩减,同时由于近期南方等地需求韧性一般,难以形成大规模资源的吸纳,从而导致南北资源流通节奏放缓,以本地及周边资源消化为主。
四、板材产能产量 高位运行
![]()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从产能利用率及实际产量来看,2025年中板与热卷实际产量都维持着高位运行,其中本年度中板产能利用率均值为83.54%,而热卷则是81.89%。相较去年同期均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增加,其中中板的增加幅度相对较高。其中主要原因除了去年同期由于中板价格的走弱,钢厂利润亏损加剧,从而出现主动减产以及检修的现象以外,今年中板的利润一直维持着正向分布,刨除常规检修,钢厂基本维持着满产节奏,导致产能利用率居高不下。而热卷则是今年下游产业链,冷系以及硅钢等部分品种国内需求以及出口需求十分不错,从而提供的基料让部分热卷的产能利用率出现同期高位,但常规热卷普材并未出现需求激增的现象。
五、板材出口分化 卷弱板强
![]()
![]()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从板材的出口数据来看,2025年9月份中国出口板材239.82万吨,环比下跌34%,1-9月累计出口2208.67万吨,环比下跌17%,但2025年1-9月份中板累计出口584.36万吨,环比增加8.97%。。其中热卷1-9月份整体下跌430万吨,但中板却增加53万吨,两者在出口上出现了较大分化。其中造成板材出口分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前几年中国作为热卷的价格洼地逐步享受着出口的相关优势,但随着中国钢企的出海,海外热卷厂的建设投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内出口的下滑,多数出口地向东南亚以及中亚等地逐步开始本地资源自主消化。
2.受到海外关税政策的影响以及船运停泊费用政策的影响,出口成本大大增加,导致价格洼地优势不在,出口额度也因此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3.目前中板在国内仍处于行业产能上升期,海外中板厂投产比例小,仍以国内为主,因此也造成了出口的优势。
4.中板等热处理板材高端板材的市场份额的提升,海外出口也在逐年增加,对海外市场也是起到了较大冲击,对出口额起到了比较大的支撑。
六、下游分化 影响品种结构
![]()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从品种钢板的情况来看,今年品种钢板产量生产依旧保持着比较高的增速,其中船板产量依旧保持着突出的位置。目前品种分化也在逐步加剧,当然这与下游行业的发展体量密不可分。其中造船行业接单情况已经排到2030年,沿江货运,海运,LNG天然气运输船订单量进一步增加,这也导致多家钢厂加入到船板的竞争当中,也让船板的产量进一步的增加。
而桥梁板比较依赖传统桥梁基建的建设,前期桥梁建设周期峰值已过,整体桥梁的用量以维持为主,整体增量并不多。而容器行业,受到锅炉行业萎缩的影响,市场整体容器板需求呈现下滑的迹象,同时叠加容器卷对容器板中间规格的替代影响,让容器板产量呈现小幅萎缩的局面。而管线钢海外出口情况相对不错,其中印尼、印度等地的基建项目,国内的管线管路改造对管线的需求也在日益提升,叠加石油管道的需求增加,让管线的需求进一步提升。
七、品种普材化 需关注供应
![]()
![]()
![]()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从品种材的价差来看,品种与普板的价差随着时间的延伸正逐步收窄,收窄幅度逐年增加。前面提到的下游行业影响加剧了品种材与普材价差收窄幅度。受生产成本的影响,品种钢价格从高到低分别为耐磨、容器、高强、造船、碳结。而从品种的区域价差来看,我们以耐磨高强为例,区域价差也在逐步收窄,后期资源的流通随着高端品种本地化,直供化,资源的流转后期将更加固定。
当然现在品种材的利润相较与普材不错的,但受到周转周期以及资源渠道的影响,品种的贸易压力也是在逐步增加的。叠加部分终端企业存在账期,回款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目前供应的持续增加这也导致品种钢普材化的主要原因。
八、产业链延伸 热处理发展迅猛
![]()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从热处理产线来看,截止到2025年6月,全国热处理产线总计94条,从图中也比较清晰的看到,热处理产线目前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当前热处理产线已经有从东向西延伸的迹象,西北区域近些年增加不少,但由于西北区域地缘辽阔,本地钢厂生产多以本地消化为主,华东华北等地未看到其资源。同时热处理产线依托于钢厂并接洽下游,热处理产品直供比例也在增加。热处理作为中厚板产业链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部分无热处理钢厂技改延伸以及产品高端化的主要发展方向。
既然提到了热处理产线,也不得不提一下在线控冷控轧TMCP的技术,其中多家钢厂的产线是TMCP的技术,这也是东北大学对产线攻关普及市场的结果。由于技术产线的升级,让原有热卷产线也可以生产热处理产品,当然TMCP卷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25厚以上的板子难以批量化生产,这也是离线热处理在30厚度以上板子调质的优势。前面提到热卷可以通过技改增加对热处理产线的延伸,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依托下游的使用习惯, 下游企业为了减少焊缝拼接以及设备自身宽度的限制,2m的板子在市场流通是相对比较多的,1.5m与1.8m的用量少之又少,常规1.5m轧机的产能未来不会挤占热处理的产能。
九、总结
后期中厚板整体运行情况保持着较高的增速,后期产业消化以及产业链延伸或将继续增加,目前钢厂的利润呈现明显的压缩,但对于中板而言,中板利润仍维持着正向分布,这也导致并未达到边际利润的情况下,钢厂主动减产的可能性依旧偏慢,这也是四季度甚至明年一季度难以看到自主性减量,市场投放量预期增加的实际情况。因此,后期仍需关注生产供应节奏,把握市场脉络,让中板产业结构朝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