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境围猎:1.4 亿电诈案的千里缉凶
“讲师推荐的股票全涨停,跟着投准没错!” 2020 年,义乌商人陈女士被拉进一个股票投资微信群,群里 “老师” 专业授课、“股民” 晒单炫耀,让她放下了戒心。可当她将 40 多万元全部转入 “老师” 推荐的 “专属平台” 后,不仅收益化为泡影,平台还突然登不上、联系不上,这才意识到自己落入了精心设计的骗局。
这起看似普通的诈骗案,背后是一个盘踞柬埔寨的特大跨境犯罪集团。2020 年 12 月,金华警方接到多条类似报案后立案侦查,代号 “12・30” 专案。经查,该集团实行公司化运营,设有引流、业务、讲师、洗钱等多个团队,在金边租用整栋大楼作为窝点,门口有武装人员值守,员工护照被没收,完全失去人身自由。业务员每人操控 20 余部手机,扮演 “助理”“股民” 等多重角色,在百人群里 “多对一” 围猎受害者,虚假投资平台后台可随意操控盈亏,短短一年多就诈骗 1.4 亿元,受害者超 500 人。
跨境追凶难度重重。专案组克服语言障碍、跨境取证难等问题,与柬埔寨警方协同作战,于 2021 年发起第一次境内集群打击,抓获 82 人。此后两年间,警方先后开展 6 次集中行动,跨越中柬两国多地,累计抓获涉案人员 500 余名,彻底摧毁诈骗网络。检察机关统一证据标准,对主犯葛某以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379 名团伙成员分别获刑。2024 年 7 月,该案入选 “两高一部” 典型案例,成为跨境电诈全链条打击的标杆。
二、古墓魅影:追缴千件文物的溯源之战
2021 年 9 月,一面汉代 “昭君出塞镜” 在展出时被警方查获,这枚价值连城的一级文物,揭开了一个横跨多省的文物犯罪网络。经查,这面铜镜 2014 年在广西平乐县一座汉代土坑墓中被盗掘,经 4 次倒手后流入市场,涉案文物交易价格近千万元。
文物犯罪隐蔽性强、链条复杂,从盗掘、倒卖、修复到收藏,每个环节都暗藏黑幕。洛阳警方侦查发现,以李某某为首的犯罪团伙自 2009 年起,在北京、广州、洛阳等地非法倒卖青铜文物,仅查获的文物就达 1386 件,其中一级文物 8 件、二级文物 66 件,三级文物 592 件。更令人震惊的是,文物修复师张某竟专门为团伙修复被盗一级文物,助其 “洗白” 流通。
![]()
为破解取证难题,检察机关提前介入,聘请文物专家全程参与,制定证据指引,引导侦查机关绘制 “文物流向图” 和 “交易网络图”,循线深挖漏罪漏犯。通过比对社会关系、走访经营场所、提讯嫌疑人等方式,将最初的 3 人案件扩展到 21 人,实现全链条打击。文物部门开通鉴定绿色通道,专家 “随警作战”,确保涉案文物准确认定。最终,法院以盗掘古墓葬罪、倒卖文物罪等判处 21 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一年至十一个月不等,追缴的千余件文物全部移交洛阳市博物馆妥善保管。
三、碧水保卫战:万峰湖的跨域公益诉讼
“以前湖水黑臭,鱼都养不活,现在水清了,游客也多了!” 如今的万峰湖碧波荡漾,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跨三省(区)的污染重灾区。万峰湖地处桂黔滇接合部,是珠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可多年来无序网箱养殖、污水排放导致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沿岸民众生产生活。
由于涉及不同地区、不同层级行政机关,流域治理成为 “世界性难题”。2022 年,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这起全国首例流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专案,抽调 80 名检察人员组成专案组,立案办理 45 件具体案件。这种 “顶格” 管辖模式,打破了地域壁垒,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专案组通过实地勘查、水质监测、走访群众,查清污染事实,督促相关部门整治违法网箱,清理淤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办案不仅要算 “法律账”,更要算 “民生账”。在检察机关推动下,三地建立协同治理机制,从单一清理转向生态渔业开发,实现环境保护与民生改善双赢。经过一年整治,万峰湖水质持续好转,从黑臭水体变回一湖碧水。截至 2022 年底,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 54.8 万余件,用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
结语:法网恢恢,正义不缺席
从跨境电诈的千里追缉,到文物犯罪的溯源追缴,再到生态环境的跨域守护,这些真实案件的侦破,彰显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坚实步伐。无论是隐蔽的网络诈骗、古老的文物盗掘,还是复杂的跨区域污染,正义从不因距离遥远、链条复杂而缺席。
办案人员的日夜坚守、多部门的协同作战、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共同织就了一张守护公平正义的 “天网”。这些案件告诉我们,任何触犯法律、损害公益的行为,终将受到严惩;而每一次正义的实现,都在为社会安宁、民生幸福筑牢根基,让法治信仰深入人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