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第五届公园城市论坛举行。分论坛五以“推动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相结合,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为主题,会聚政府、企业、学界代表,共同探讨如何让城市文脉与现代发展共生共荣。
从“工业锈带”到“时尚秀台”
作为成都老工业基地的核心承载区,成华区曾贡献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然而,随着城市发展,旧工业区逐渐沉寂。近年来,成华区紧抓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机遇,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推动区域从“生产为主的老工业区”向“宜居宜业的现代城区”华丽转型。
论坛上,成华区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区域城市更新的实践路径。通过“东调”“北改”“中优”等战略,成华区将工业遗存转化为文化名片,实现了“工业锈带”向“时尚秀台”的蜕变。
![]()
在主旨演讲环节,6位业内权威专家轮番登台献智。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主任黄鹤围绕“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实施”提出系统性思考;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骆建云以广州城市更新为例分享了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工业遗产研究所所长周岚、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弓、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陈纲、北京国文新文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源,分别从工业遗产保护、文旅赋能产业、建筑遗产活化、城市文物保护等角度展开论述,为现场带来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思想盛宴。
机会清单发布 邀社会共谋发展
论坛现场,成华区发布了“城市更新机会清单”,包括天府设计产业园、101城市甲板、中演·成都大剧院、昭觉里特色街区(二期)等项目,向社会各界抛出合作橄榄枝。同时,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更新、东郊记忆园区等成果的展示,彰显了城市更新中的探索成效。
据悉,成华区多个项目已获国家级认可: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更新入选住建部经验推广清单;猛追湾片区模式在全国范围推广;东郊记忆艺术区获评“中国高质量发展最具投资价值园区”。
![]()
作为城市更新的标志性项目,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的运营方东方正火相关负责人揭示了其成功背后的逻辑:“工业历史底蕴+政府战略支持+载体运营机制转换+市场化运营,共同推动了园区的焕新。”
他提到,成华区委区政府在园区周边环境改造、产业扶持、政务服务等方面提供了坚实支撑;业主方成都传媒集团经营机制转换,按照“所有权”和“运营权”分离原则,为市场化运营园区提供机会;而运营团队坚持“天府时尚秀场”定位,通过新国潮、青年文化等元素,赋予老厂房新生命。“从红光电子管厂到国际时尚产业园,东郊记忆的蜕变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对于未来更新方向,该负责人建议,整合连片工业遗存,打造“大东郊”文化创意区,让更多工业遗迹焕发独特魅力。
记者 晨迪 文图 编辑 曾雪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