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网易科技)
汽车行业变局频生,不仅是因为行业玩家们总是放出大招,还是因为总会有更强势的新品牌加入。
6月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赴深圳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一场关键会谈,悄然改写着中国智能汽车市场的竞争逻辑。
会谈中,任正非抛出一个战略断言:新品牌必须“更年轻、更科技”。这一建议直接催生了华为与广汽合作的新品牌“启境”——一个从命名伊始就被注入年轻化基因与科技化灵魂的品牌。
三个月后的9月19日,伴随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与冯兴亚共同揭幕,启境正式成为华为与车企合作的“非界”新物种,也是广汽在转型阶段新的押注。
![]()
启境的诞生,映射出中国汽车产业深度变革的缩影。一方面,广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另一方面,华为需在“鸿蒙智行五界”之后,探索与传统车企协同的新路径。
启境因而成为双方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对广汽而言,这是向华为学习、重构研发流程的机会;对华为而言,这是其智能技术向“五界”外溢的试验田。
年轻化与科技化的双核战略,是启境破局的关键筹码。
但任正非所提出的“年轻”与“科技”,绝非停留在外观设计,而是从用户洞察到体验重构的全链路革新。这需要启境在首款车上,给出直接的答案。
眼下,启境首款车型预计于明年年中上市,正在开发测试当中。华为与广汽以全新的模式深度合作,无疑让市场对这一品牌和首款新车充满期待。
同时,这也不仅仅是强强合作,攒一个品牌。当冯兴亚将启境置于“最高优先级”,当任正非为品牌定调,就意味着,这场合作或将为智能电动车的红海竞争开拓一条独具优势的新路径。
![]()
为什么是“年轻化”与“科技感”?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智能电动车市场,启境品牌选择“年轻化”与“科技感”双轨并进,远非简单的市场细分策略,而是对产业变迁和代际消费习惯的深度洞察。
当前,20至29岁网民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比例已达41.5%。这一成长于数字时代的群体,已成为智能技术消费的主力军。
就汽车市场而言,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历史性转折点——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52%,这意味着每销售两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汽车。
尤其是智能化的汽车,已然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根据QuestMobile5月发布的报告,国内智能汽车APP月度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8627万,月人均使用次数也达到47.5次。
从用户画像上看,当前购车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智能汽车APP新安装用户中,90后、00后占比已经达到48.2%,同比增加了4.7%。这一数据,也从侧面反映了年轻一代对于智能科技的追求。
对于汽车品牌而言,如何抓住年轻人的喜好,在代际差异中迭代汽车品牌的内涵与外延、构建新的营销表达,成为车企必须面对的课题。
同时,年轻化是启境当前与其他“含华”品牌形成差异的关键。在华为已经合作的众多品牌中,启境被赋予了不同的使命——瞄准年轻群体,这可以与华为已有的“界”系列品牌形成差异化定位。
而科技化则是华为的天然长项。不谈更广泛的软硬件优势,仅在汽车领域,华为乾崑智驾搭载量突破100万辆,截至2025年8月,用户累计辅助驾驶里程46.5亿公里,累计辅助泊车使用2.8亿次,累计避免可能的碰撞271万次。
当然,在过去的几年中,汽车行业有不少玩家推出的不少车型都被称为“年轻人的第一台车”,但启境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华为科技赋能+广汽制造底蕴”的组合。 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从产品定义到用户体验的全流程重塑。
这种结合市场趋势与品牌优势的定位,也为启境拿下年轻人提高了一些胜算。
![]()
华为与广汽的“深度融合实践”
瞄准年轻化与科技感,双方的深度合作已经落实在众多方面。这一次,双方彻底打破了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甲方乙方”式的关系,开启了一场名为 “嵌入式协作” 的深度绑定实验。
具体而言,这是一场从“搭伙做饭”到“拆厨房重搭”的深度融合。据了解,双方在2024年底签署了深化合作协议。2025年1月时,华为与启境团队就已经实现合署办公,至今已有近一年的时间了。
当前,华为派驻团队规模虽然并未公开,但可以确认的是,华为产品、营销、财经等各领域已驻场与广汽团队同步办公,深度参与产品定义、开发及营销全链条。并且,所有产品均由华为操盘,从0开始全新研发,定位于高端智能新能源车。
从效率上而言,这种“嵌入式协作”,打破了“技术方”与“制造方”各管一段的合作惯例,从体系融合高度建立了更好协同,两方在协同上实现“0延迟”。
在运营体系方面,华为甚至将核心的IPD(集成产品开发)和IPMS(集成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全面引入合作。
这样操作的好处是从用户需求洞察、产品定义、研发迭代到营销落地,广汽与华为的协同贯穿每个环节,而非单纯的“华为出技术,广汽造车身”,从而研发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高端智能新能源产品。
针对这一次深度合作,有行业人士评价:“别人合作是搭伙做饭,这俩直接重新搭建厨房,从原材料和烹饪方式等各个角度开始商量一起做。”
从头开始深度合作,有望将双方的优势最大化展现出来。
华为长于智能技术,在智能架构、感知硬件和智驾安全性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靳玉志在此前公开表示,启境全系列将搭载华为乾崑智能化解决方案。
华为乾崑作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核心品牌,通过十年研发投入超200亿,8000人团队,已在架构、硬件、安全性等维度构建了坚实技术壁垒。
更值得关注的是,乾崑架构的“世界引擎+世界行为模型” 让汽车具备学习与成长能力,真正实现“越开越聪明”。
广汽则拥有28年造车经验,在整车制造、车型平台、动力电池技术、品质控制等方面具备深厚底蕴。从汉兰达、凯美瑞到雅阁、奥德赛,广汽旗下多款“神车”的市场表现,印证了其精准把握用户需求与品质控制的能力。
![]()
广汽还建成了集空气动力学、气动声学和热力学于一体的“三合一”风洞实验室,并利用AI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这些硬件设施为启境产品的高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准爆款正在路上
据了解,启境的首款车型将于2026年年中步入市场。当前,华为与广汽正在产品规划、渠道布局等多维度发力,构建爆款体系。
在此前的公开采访中,冯兴亚透露,启境首款车型在设计上深度融合了科技、时尚与运动基因,“相信这款产品一定能够一炮而红”。
如今,关于品牌与新车的动态正在涌来。
在人事方面,9月下旬,在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的共同见证下,刘嘉铭被任命为“启境”品牌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品牌战略、产品规划、市场拓展和运营管理等工作。
![]()
根据公开资料,刘嘉铭拥有超过25年汽车行业经验,涵盖汽车销售、产品规划、投资战略以及技术管理等多个领域,在广汽丰田期间曾主导汉兰达、凯美瑞等明星产品的企划工作。
在产品方面,刘嘉铭在微博上透露,首款车造型上由华为米兰美学研究所和启境团队双方近百人团队,经过8个月的时间严格打磨而确定。
9月,启境首款车还在新疆吐鲁番完成极端环境测试。在46摄氏度高温下,车辆接受了极限漂移等严苛测试,验证了其环境适应性、空调制冷效果以及驾控性能。刘嘉铭与靳玉志共同参与测试,体现了双方对产品品质的高度重视。
在渠道方面,今年8月,启境汽车正式启动城市招募计划,启境与华为共同组织召开品牌招商大会,双方高层出席大会,大会邀请全国百强经销商、豪华车经销商(含奔驰、宝马、雷克萨斯等核心渠道)以及地方强商到场。
会后,启境向全国经销商发布首批面向核心40城的招商公告并公布合作机制、渠道模式,以及品牌战略意图,为首款量产车上市铺设渠道网络。
![]()
根据最新的消息,11月20日,“启境”品牌将在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正式发布。
冯兴亚此前直言:“启境不仅是新品牌,更是新模式的样板。我们希望它成为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的成功范例。”这一表述,无疑让市场对启境有了更高的期待。
不过,启境首款车上市之时,智能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但凭借华为的技术加持,以及广汽28年的制造经验,启境有望在高端电动车市场开辟出自己的新境界。
随着华为智能技术与广汽制造底蕴的深度融合,这个年轻品牌或将成为高端智能新能源赛道的一匹黑马。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启境的价值不仅是一个新品牌,更是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合作的创新范式。当制造业巨头与科技巨头决心打破边界、深度融合,所能创造的协同效应,其天花板究竟在哪里?它的答卷,将为汽车产业的融合升级智能化转型提供重要参考。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