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日军方隔空叫阵,日本亮电磁炮示威,中方落弹区扩大,美军懂事

0
分享至

编辑|L.Y

前言

解放军轰炸机刚出动,美国航母就撤离南海,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何联系?据南部战区官方消息,当地时间11月14日,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轰炸机编队在南海进行了例行巡航。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这次巡航是有目的性的,针对的就是菲律宾和域外势力在南海组织的联合演习。


福建舰航母入列后首次实兵训练

日本自卫队选择在敏感时机公开新型装备动态。11月16日,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通过官网发布,展示陆上自卫队与海上自卫队联合开展的电磁炮海上测试画面。此次测试于11月15日在日本海若狭湾海域进行,搭载电磁炮系统的 “摩耶” 级驱逐舰 “羽黑” 号,成功对120公里外的静止靶船实施打击,炮弹初速达6马赫,测试后日本防卫省宣称 “该装备可有效拦截导弹与舰艇目标”。

从技术参数看,这款电磁炮是日本 “未来护卫舰计划” 的配套装备,自2018年启动研发,2024年完成陆上测试,此次海上测试是首次公开实战化应用场景。日本防卫省在测试报告中强调,该炮采用 “舰载储能 + 脉冲供电” 技术,单次发射能耗约30兆焦,持续射击间隔8分钟,射程覆盖200公里内海域,计划2027年前列装3艘驱逐舰,主要部署于西南诸岛周边。


日本出动 P-1反潜巡逻机在东海海域加强侦察

测试时机的选择被外界解读为对中方的针对性示威。11月14日解放军轰炸机巡航南海后,日本立即于15日开展电磁炮测试,并在16日高调公布,期间还同步出动 P-1反潜巡逻机在东海海域加强侦察。日本《产经新闻》11月17日分析称,自卫队公开电磁炮测试,既是回应中方近期军事活动,也是向美国证明 “日本具备自主威慑能力”,为后续争取更多军购支持铺路。


福建舰航母训练

11月14日巡航与17日落弹区调整

面对周边局势变化,中方以明确的军事行动释放信号。11月14日,解放军南部战区发布公告,确认当日组织轰 - 6K、歼 - 16等机型组成的轰炸机编队,在南海开展例行巡航。根据公告细节,此次巡航覆盖南海中南部海域,编队完成了 “对海突击”“空中警戒” 等科目训练,期间还与海上舰艇编队开展协同演练,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行动 “针对菲律宾与域外势力在南海组织的联合演习,旨在维护国家主权与海洋权益”。

公开信息显示,此次巡航的背景是菲律宾与美国于11月10日至14日举行的 “肩并肩” 联合军演。演习期间,美菲出动3艘舰艇、8架战机及1200名士兵,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海域开展 “夺岛演练”,美军 “里根” 号航母战斗群全程提供支援。解放军轰炸机编队的巡航路线,恰好覆盖美菲演习区域北侧,形成 “抵近监控” 态势,台防务部门监测到,部分轰 - 6K 战机还穿越巴士海峡进入西太平洋,进一步拓展行动范围。


郑丽文讲话

中方的反制不止于巡航。11月17日,中国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宣布自11月18日至22日,在东海北纬29度50分至30度10分、东经123度20分至123度40分海域开展实弹射击,落弹区范围较此前同类演习扩大约30%,且首次涵盖日本主张的 “中日中间线” 东侧部分海域。航行警告明确指出,演习期间禁止任何船舶、航空器进入,军事专家分析,扩大落弹区既是对日本电磁炮测试的回应,也是对东海周边潜在挑衅的提前预警。

11月15日的南海撤离

在中日军方互动升级的同时,美军选择调整部署以规避风险。根据开源船舶追踪数据,11月15日凌晨,此前在南海活动的 “里根” 号航母战斗群(含1艘航母、2艘巡洋舰及3艘驱逐舰),从黄岩岛附近海域启航,向菲律宾以东海域移动,至11月16日已抵达马尼拉湾外海,与南海演习区域保持约500公里距离。这一撤离动作,与11月14日解放军轰炸机巡航形成时间上的紧密衔接。

美军的撤离并非临时决定。11月12日,美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曾发布声明,称 “里根” 号将全程参与美菲联合演习,然而演习尚未结束便提前撤离。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发言人在11月16日的回应中,仅以 “全球兵力调整” 为由解释,未提及与中方行动的关联,但外界注意到,撤离前 “里根” 号曾多次出动 E-2D 预警机,对南海北部空域进行密集侦察,显然已感知到中方军事活动的强度。


11月15日凌晨,“里根” 号航母战斗群从黄岩岛附近海域启航

从更大背景看,美军此次 “避险” 符合其近期战略调整。11月17日,部署于日本岩国基地的美军 “堤丰” 中程导弹系统完成撤离,此前美军还减少了在台海周边的舰机活动频次。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迈克尔・奥汉隆指出,美军在西太平洋的部署调整,反映出其 “不愿被盟友绑定卷入冲突” 的考量,尤其在中日互动升级时,避免直接介入成为优先选项。


日方高官访华

三方互动的深层逻辑

中日军方的 “隔空叫阵”,本质是双方战略诉求的碰撞。日本试图通过电磁炮等新型装备,强化 “西南诸岛防卫” 能力,同时借美军同盟框架提升地区话语权,但其11月16日的测试也暴露短板 —— 电磁炮持续射击能力不足,且尚未解决复杂海况下的精度问题,实际威慑效果有限。中方则通过巡航与扩大落弹区,明确主权立场的同时,展现对新型装备的成熟应用能力,11月14日巡航的轰 - 6K 便搭载了新型空地 - 88C 巡航导弹,射程覆盖南海全域。

美军的 “懂事撤离”,凸显其在西太平洋的战略矛盾。一方面,美国需依托日本、菲律宾等盟友推进 “印太战略”,另一方面又不愿因盟友的激进政策陷入与中国的直接对抗。11月15日撤离南海后,“里根” 号虽仍停留在菲律宾周边,但已与敏感海域保持安全距离,这种 “既参与又避险” 的姿态,既想维持对盟友的支持,又避免成为中方反制的目标。


高市早苗参加会议

结语

局势的后续发展仍需关注。11月18日,中方东海实弹射击如期启动,日本自卫队出动 “出云” 号直升机航母在周边海域监测;同日,美军宣布 “里根” 号将与澳大利亚海军在菲律宾以东海域开展联合训练,避开南海与东海核心区域。三方的动作表明,西太平洋的军事互动正从 “直接对峙” 转向 “间接牵制”,但潜在风险仍未消除,任何误判都可能引发局势升级。

参考信源:中国南部战区官网:11月14日轰炸机巡航通报(2025年11月14日发布,巡航科目与目标)
日本防卫省:11月16日电磁炮测试及报告(2025年11月16日发布,测试参数与画面)
中国海事局:11月17日东海实弹射击航行警告(2025年11月17日发布,落弹区范围)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11月15日 “里根” 号航母轨迹(2025年11月15日发布,航母撤离路线)
菲律宾国防部:11月10-14日美菲联合演习通报(2025年11月10日发布,演习科目与参与力量)

责任编辑:史建磊_NBJ1133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梁讯
梁讯
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哦
7611文章数 15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