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几个老伙计喝茶聊天,说起咱们国家现在的发展,大家都竖起大拇指。高铁通到了家门口,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军舰航母也下饺子似的建造。
有个老哥说:"现在日本哪是咱们的对手?一个小岛国,老龄化严重,经济停滞三十年,不足为虑。"这话听起来在理,可仔细琢磨琢磨,事情还真没这么简单。
![]()
咱们这个邻居,从古至今就没让人省心过。记得唐朝那会儿,公元663年白江口一战,日本就敢跟当时世界最强的大唐叫板。虽说被打退了,可这股子劲儿实在让人惊讶。
元朝的时候,忽必烈两次派大军东征,都因为台风无功而返。到了明朝万历年间,丰臣秀吉更是发兵朝鲜,妄图以朝鲜为跳板进攻大明。
最近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咱们更是记忆犹新。1894年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赔款2.3亿两白银。
这笔钱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财政收入,他们用这笔巨款大力发展教育、军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这段苦难历史,咱们永远不能忘记。
现在很多人说日本"失去了三十年",经济停滞不前。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确实,日本的GDP增长速度是慢了,年均增长不到1%。
但是咱们得看清楚另一面:日本的人均GDP仍然是中国的三倍多,失业率长期保持在2%以下,这个数字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更重要的是,日本企业在这三十年里完成了一场静悄悄的转型。
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东芝现在不怎么生产电视了,但它转型做核电设备和半导体,在这个领域依然是世界领先。夏普的手机咱们很少见到了,可它在医疗影像设备领域却是全球的隐形冠军。
还有咱们日常用的手机、开的汽车,里面关键零部件很多都来自日本。比如手机摄像头里的图像传感器,全球一半以上都是日本企业生产的。
日本企业有个特点,就是善于从台前退到幕后。以前咱们熟知的日本家电品牌,现在看似市场份额不如从前,但实际上它们掌控着产业链上游的核心技术。
比如说,生产芯片必需的光刻胶,日本企业占了全球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还有碳纤维材料,无论是航空航天还是高级自行车,都离不开日本的技术。
![]()
我认识一个在日企工作的年轻人,他说日本企业特别重视研发投入。丰田公司一年的研发经费就超过1万亿日元,比咱们很多知名企业的营收还多。这些投入不一定立竿见影,但在关键时候就能发挥重要作用。
这几年,日本的军事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2014年安倍政府修改宪法解释,解禁了集体自卫权。这意味着日本自卫队可以在海外参与军事行动。2022年,日本的防卫预算突破了GDP的2%,创下战后新高。这个数字看似不高,但考虑到日本庞大的经济总量,实际金额是相当可观的。
日本现在已经购买了147架F35战机,数量排在全球第三。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正在改造,很快就能起降固定翼战机,成为真正的航母。日本还大力发展远程导弹、网络战部队和太空部队,军事力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在外交上,日本和美国、澳大利亚、印度频繁举行联合军演,还在积极拉拢东南亚国家。从地图上看,日本正在编织一张环绕中国的安全网。
说到日本的文化影响,咱们这辈人可能感触不深,但年轻人可就大不一样了。日本的动漫、游戏、日剧,在年轻人中特别受欢迎。我孙子就特别爱看日本动漫,还老说要学日语。这种文化渗透看似无害,实际上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一代对日本的认知。
日本料理更是开遍了大街小巷。寿司、拉面、烤肉,成了年轻人聚餐的首选。这种通过美食进行文化输出的方式,确实很巧妙。
最近日本政坛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上任的首相高市早苗是日本第一位女首相,但也是近几十年来最鹰派的政治人物。
她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公开否认侵略历史,主张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让日本重新拥有宣战权。她还公开表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种干涉中国内政的言论极其危险。
更值得警惕的是,她的这些主张在日本国内获得了不少支持。特别是年轻选民,认为她"强硬又务实"。这说明日本的右倾化已经不是个别政客的行为,而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基础。
面对这样的日本,咱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大。首先要认识到,日本确实是个值得重视的对手。它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质量管理等方面,仍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但更重要的是,咱们要坚持走好自己的路。在科技创新上要加大投入,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现在国家大力支持芯片产业发展,就是这个道理。在产业链建设上,要补齐短板,强化优势,让咱们的产业链像磐石一样稳固。
![]()
国防建设更不能松懈。人民海军这几年下饺子般的造舰速度,空军战机的更新换代,火箭军新型导弹的列装,这些都让咱们有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底气。但要记住,强军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不让别人欺负咱们。
文化自信同样重要。咱们中华五千年文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要让年轻人了解并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老人们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用在对待日本这个问题上特别合适。咱们不记仇,但也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回顾中日交往的历史,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当中国强大时,日本就会表现得谦逊有礼,积极学习;当中国出现衰弱时,日本就可能趁虚而入。
唐朝强盛时,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来华学习。明朝中期国力开始衰弱,日本倭寇就频繁骚扰东南沿海。清末积贫积弱,日本就发动甲午战争。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自身强大,才能确保和平。
日本就像咱们身边的一个特殊邻居,既要正常往来,又要保持警惕。在经济上,该合作还是要合作,取长补短。在安全上,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特别是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绝不能有丝毫退让。
![]()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国,咱们有足够的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但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要保持战略定力,既要坚定自信,又要谨慎务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各位老伙计,咱们这代人经历得多,看得明白。要把这些道理告诉年轻人,让他们既要有民族自信,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国家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咱们虽然年纪大了,但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把历史的经验教训传承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