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26日,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接到了蒋介石的一封密电,内容让他都感到莫名其妙:立即将卫立煌押送南京处置。
有人说,这是因为卫立煌就是那个传说中的“七路半”将军。
“支那虎将”的东北按兵不动之谜
“七路半”这个绰号,确实响亮,但国民党内部竟然出了两个“七路半”。
一位“七路半”将军,是当时驻守华北、后来和平解放北平的傅作义。另一位就是被怀疑为共产党卧底的卫立煌。
为啥傅作义也叫“七路半”?
![]()
意思很简单,说他治军打仗,像极了“八路军”。但问题是,他还差“半路”——他效忠的是山西的阎锡山,不是延安。
傅作义顶多算个“高仿”,可卫立煌在辽沈战役中的表现,已经不是“像”的问题了。
他那根本就是“神似”。
1948年初,国民党在东北战场节节败退,蒋介石焦头烂额,紧急把尚在法国考察的卫立煌召回国,任命他为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总揽东北党政军大权。
老蒋指望这位“虎将”能力挽狂澜。可卫立煌一到沈阳,就给老蒋来了个“按兵不动”。
![]()
他的策略很明确:“集中兵力,固守要点”。不管外围据点如何告急,也不管蒋介石如何电令,他就是把主力部队牢牢集中在沈阳、锦州、长春附近,拒不出战。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解放军迅猛切断北宁路,锦州告急。
蒋介石急得飞到北平亲自指挥,严令卫立煌立刻出辽西解锦州之围。卫立煌却借口“沈阳只能固守以自保”,拒不执行。
9月24日,锦州守将范汉杰连电告急。蒋介石急召卫立煌到南京,当面迫令他由沈阳出兵西进。卫立煌当场顶了回去,说沈阳兵力不足,要老蒋你“就近从关内调援军”。
老蒋气得没办法,又派参谋总长顾祝同去沈阳“监军”。
10月3日,蒋介石实在忍不了,亲飞沈阳,在会上撇开卫立煌,直接授命廖耀湘组织机动兵团,南下解锦州之围。
![]()
卫立煌没法明着抗命,就玩起了“阳奉阴违”。他对廖耀湘兵团的燃料弹药供应,只准给“不超过一星期”的量。
他还抽空飞到葫芦岛,悄悄告诉负责东进兵团的侯镜如:“你这个兵团解锦州之围……是不容易办到的。”他再三嘱咐侯镜如,要“稳扎稳打”,“不要强行攻坚,徒作无益的牺牲”。
结果可想而知,行动迟缓的廖耀湘兵团全军覆没,锦州解放。
国民党战后总结,痛斥卫立煌“贻误戎机达13日之久”,“古今中外,除非作乱造反,否则,断未见有此种不受节制之将领”。
蒋介石终于明白过来,这已经不是“迟疑”了,这就是“反了”。
![]()
“红色卧底”之谜
卫立煌为什么敢这么干?
因为早在1947年秋,他人还在法国巴黎,蒋介石电催他回国时,他就干了一件掉脑袋的大事。
他通过苏联驻法国大使馆,主动和延安的中共中央取得了联系。他还通过留法学生领袖汪德昭发电,明确表示:“为了尽快结束中国内战,我愿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求与中共合作;因个人环境关系,希望绝对保守秘密。”
中央给他的回复也很有意思:“相机行事”。
卫立煌的“红”,可不是1947年才开始的,他的“前科”能把蒋介石气活过来。
早在抗日战争初期,卫立煌的思想就发生了巨变。1937年忻口会战,他指挥正面战场,朱德指挥八路军配合侧翼。这是国共合作的典范,也让他见识了共产党的厉害。
![]()
1938年4月17日,卫立煌携参谋长郭寄峤等人访问延安,受到了倾城出迎。
在延安,他与毛泽东会谈,盛赞八路军打得好。毛泽东也夸他抗日坚决,并提到了八路军弹药、器材困难。
卫立煌二话不说。19日,他一返回西安,立刻下达手谕:
“即发八路军步枪子弹一百万发,手榴弹二十五万发。”
除此之外,还补发了180箱牛肉罐头。这在当时,简直是“通共”的铁证。
![]()
共产党的“编外同志”
更猛的还在后面。
据卫立煌当时的秘书赵荣声回忆,1938年下半年,卫立煌曾问他:“我参加共产党好吗?怎么参加呢?”
1939年春天,卫立煌在洛阳,深夜用自己的汽车,把第14军军长陈铁召到寓所。当时在座的,还有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明和中共河北省委负责人刘公侠。
卫立煌当着王明的面,对陈铁说:“有人要我们入党(中国共产党),你看怎样?”
陈铁吓坏了,说老蒋特务太厉害,化名也不保险。卫立煌还坚持说:“我们化名,不用真名就不要紧。”
![]()
就连1939年邓小平、杨尚昆路过时,卫立煌也再次提出了入党要求,搞得二位首长都感到奇怪,未敢表态。
所以,当1940年第一次反共高潮来临时,蒋介石的“剿共”密令到了卫立煌手里,就成了一纸空文。
从3月12日到15日,蒋介石4天之内连发4封电报,严令卫立煌“用晋南中央军之全力剿除之,勿稍犹豫”,甚至叫嚣“日军进攻,也要先消灭‘叛军’”。
卫立煌当面在电话里顶撞蒋介石,说“这样内战就打大了”,被老蒋痛骂一顿。他表面遵命渡河,私下却对陈铁说:“我们不能打八路军”。
![]()
转过头,在同年8月的八路军“百团大战”中,卫立煌不仅不“剿”,反而两次致电朱德,称赞此举“不惟予敌寇以致命的打击,且予友军以精神上的鼓舞”,并保证出动部队“加紧动作,策应牵制”。
这哪里是国民党的“五虎上将”,这简直是共产党的“编外同志”。
1948年11月26日,蒋介石终于下达了那份“撤职查办”的命令。12月15日,新华社公布了43名国民党战争罪犯名单,卫立煌的名字赫然在列,位居第28位。
1949年初,卫立煌趁蒋介石下野,监视松懈,辗转逃到了香港。
![]()
当他听说自己被列为“战犯”时,这位“虎将”长叹一声,说出了一句让身边人震惊不已的话:
“我有救了!”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卫立煌在香港住处,亲笔拟就了致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的贺电。
1955年3月15日,卫立煌夫妇秘密返回广州。4月6日,抵达北京,周恩来、朱德亲到车站迎接。4月25日,毛泽东会见并宴请了他。
![]()
不久后,这位曾经的“五虎上将”和“第28号战犯”,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