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份,江苏科技大学教授郭某,因为涉嫌学术不端,被举报。经过2个月左右的调查,学校已经发布通告,解除该教授职务。
学校表示,郭某存在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不仅学术上造假弄假,学历有问题,还侵占了学校和国家,宝贵的科研经费和资源。
事情发生后,学校妥善的安排了项目的后续,郭某下面的学生,并不会影响其他人的进展。但这件事情,远没有结束,也没有那么简单!
![]()
“造的这么假,怎么过的学校审查?”江苏科技大学郭某学术造假案尘埃落定,已解聘!
大学教授代表我国最高等级教育资源,大学教授学术不端,立刻引来了大家的好奇,具体,他都做了什么?
翻看这位教授的简历会发现,里面的内容,简直可以用“辉煌”来形容。首先他的起点就非常高,他是以陕西省高考状元的身份,被西安交大录取的。
![]()
不深究,就说他是热爱家长,以省状元的身份,入读西安交大。深究之后发现,当年的状元,根本不是他,人家在清华的电子工程系就读。
状元的身份是假的,那学术上的成就是真的吗?也不是。简历上说,他发表了170多篇sci论文,其中“孪晶界密度与强度非线性关联”理论,震惊了行业,被称为“郭氏模型”。
这个听起来炫酷的成绩,深究后发现,从2006年开始,一直到2023年,一共有27篇关于纳米孪晶的论文,但没有一个作者姓郭。
![]()
再看他获得的奖项,简历里说,他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13年的时候是二等奖。2016年的时候,是一等奖。
搜索发现,2013年和2016年,确实都有和郭教授同名的人获奖,但两个人都不是他。获奖单位也不是他,而且,研究方向和他的研究方向,一点关系都没有。
也就是说,这个奖项如果不深究,只是上网看看,确实有他的获奖信息。但只要多看看就会发现,他只是个蹭名字的人而已。
![]()
而且,他什么都蹭。简历里说,他是三一集团欧洲公司的总工程师,听起来很牛。人家公司,也确实有和他同名的工程师,但不是他。
也就是说,这份简历,是他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同名人的成就,硬塞给自己的。而且,塞的毫无逻辑。
他甚至说,自己的德国红堡青年学者,而事实上,人家根本没有这个学者。是德国的“红堡基金会”,是一个科学基金会,入选后,会被授予“红堡学者”称号。
![]()
笔者寄语:
江苏科技大学表示,郭教授现在已经被带走了。后续事情,学校也安排好了。以后会举一反三,杜绝这样的事情出现。
但大家很不理解,这样一份漏洞百出的简历,学校在招聘的时候,没有审查过吗?这造假的手段,堪比小学生吹牛,只要用点心思验证一下,就会找到问题所在。
![]()
但话说回来,学校可能也没想到,都到了这个级别了。还会有人,在这么明显的地方造假,学术圈,把人的智商想的太深了,偶尔遇见一个这么草率的,还有点不适应。
当然,郭某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学校也长个记性,虽然很理解,现在各大高校,都继续这样“优秀”的人才来撑门面,在国际上站稳脚跟。
但不是所有的人才,都是真正的人才。以后遇见好的老师,还是先慎重,考虑一下合理性,在签下来也不迟。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