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白天强撑可以装得精神,晚上一到静下来的时候,毛病可就藏不住了,尤其是肺虚、肺寒、肺气不调,外人看不出来,床头你自己最清楚。常有老病号来我这儿说:“医生,我白天还好好的,一到夜里不是咳嗽就是喘,还有时候被闷醒。”我叹口气告诉他,这不是梦,这是肺在“提醒你”,别再忽略了。很多肺的问题,不是拍个片一眼就能定的,而是要靠自己夜里“听身体的声音”。
那晚上睡觉到底哪些表现,是肺出了问题留下的“脚印”?咱一条条说。
一、夜里咳、晨起痰,说明“肺阴失润,津亏起火”
如果晚上刚躺下就喉咙发紧、有痰卡着咳几声,而且清晨痰稠色白、黏得像胶,十有八九是肺部阴液不足、热邪内扰。
![]()
中医有句老话:“津不润肺,咳由内起。”津液虚了,肺叶干涩,阳火一动,就刺激性地咳。再加上夜属阴,阴中夹火,更让症状明显。
你有没有试过一觉醒来满喉咙都是痰,早饭咽不下?那你的肺多半是不润了。别拿清水冲,那冲不进去肺气。山药百合粥、冰糖蒸梨,多用些滋润的食物,慢慢调调。
二、夜里醒得早,总是三四点睁眼,属“肺气郁闭、子时耗津”
中医讲子时一阳初生,午时一阴初生,凌晨三四点,是肺经当令之时。如果你老是这个时候惊醒、胸闷、无法再入睡,就是肺气运行失常或者阴明被扰了。
这类人多伴有白天低气短、懒得说话、手脚冰冷,说明肺气不固,夜间运行无力,不能推动心神归藏。
平时可以在睡前敷一块温热艾叶包在胸前,有调理肺气、舒心安神的作用。你有没有觉得,只要一早醒,白天精神都恍恍惚惚的?留个言说说看,咱对照一下。
三、打呼噜、嘴巴张,肺气弱的人,呼吸乏力才张口取气
不少人睡着了鼾声如雷,甚至半夜憋醒,说自己“呼吸不畅”,其实是肺气不足,不能推动自然的鼻呼吸。不是真睡得香,而是体内阳虚,被困在“昏沉”里。
虽然说,呼噜声大不等于身体差,可张口呼吸、夜间流口水、喉咙干燥这些,都说明肺无力向上摄清,靠嘴抢气息。
你有没有这一类习惯?白天一打瞌睡就张嘴?喉咙老感冒发炎?那就不是个简单的“呼噜”问题,肺得加强锻炼。
我常推荐早晨吸清气之法:站在窗前,双手抚胸,口吸鼻呼,缓慢调气。别小瞧了,每日三分钟,养肺的法宝可不是药片能替的。
四、睡时出虚汗,小被都挡不住,是肺卫不固、阴阳不和
中医说“肺主一身之表”。肺气一虚,外卫不坚,津液外泄,表现就是夜里作虚汗。
这种人常常刚睡着不久就出一身汗,醒来感觉湿淋淋,身体发怯寒。尤其大病过后、病后体虚、老慢支里的人群特别多见。
我经常劝这样的人,别只想着盖厚被子,不如先把内因调好。可以饭后喝点参麦炖梨水或甘草黄芪煮枣,补脾固表,缓缓止汗。
你是不是也有过盖几层都不见干的夜?身边人都说你“发热体质”?可你明明知道是从骨子里发虚。
五、夜里烦躁、心口热、翻来覆去,这也是“肺主皮毛”出了问题
有些人觉得腰不痛、腿不酸,怎么晚上还总失眠、全身烦热?这叫“内热扰心、肺气不敛”。
肺属金,心属火,金不胜火的情况下,心火不降,肺失收敛。整个人像老是冒汗似的,精神头也难集中。
中医讲“肺收不下,火炎于上”,正是这理儿。平时可以用丝瓜络泡水(可加几片莲子),疏通肺络且祛湿安心。
你最近晚上翻来覆去,是天气热呢?还是心头压着事儿?如果身上还偶尔瘙痒、烦躁,可能就是肺火未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