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杆哥这篇国际评论,主要来分析毒网红接连栽了!炫富、仿罪犯、摆拍绑架,谁在纵容?
![]()
11月短短几天,三个网红事件接连引爆网络。11月6日郭美美炫富账号被永久封禁,11月7日“劳枝数到三”因模仿死刑犯被无限期封禁,同期还有4名博主因摆拍绑架被行政拘留。
这些“毒网红”为流量突破底线,不仅污染网络,更挑战公序良俗。这背后,到底是谁在给他们提供生存土壤?
三类“毒操作”触目惊心,底线早已荡然无存
![]()
郭美美算是“屡教不改”的典型。2023年9月刑满释放后,她注册新账号重拾炫富老本行,晒劳斯莱斯、三层别墅里的爱马仕和名表。
面对网友质疑,她还回怼“穷得买不起就别关注”,最终因宣扬拜金和歧视言论被封。要知道,这已是她第二次因越界付出代价。
比炫富更恶劣的是消费罪恶。主播“劳枝数到三”刻意模仿2023年被执行死刑的劳荣枝,复刻其法庭辩解场景。
要知道劳荣枝与同伙曾杀害7人,这样的模仿既是对受害者家属的二次伤害,更践踏了司法尊严。
![]()
更有甚者公然挑战法律。4名博主摆拍“直播绑架、贩卖器官”的惊悚场景,用逼真画面制造恐慌,最终被行政拘留。
这些操作早已不是“低俗”那么简单,而是触碰了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红线。
![]()
“唯流量论”是祸根,平台算法在推波助澜
![]()
“毒网红”层出不穷,核心原因就是“流量能变现”的畸形逻辑。在部分MCN机构和主播眼里,只要能火,良知和规则都可抛弃。
平台的审核缺位难辞其咎。为了用户时长和活跃度,不少平台把“热度”当核心指标,对炫富、低俗内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更关键的是算法的助推,会把这些不良内容精准推送给感兴趣的用户,让“毒流量”不断发酵。
监管协同不足也加剧了乱象。不同平台信息不互通,违规网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甚至跑到海外平台继续传播。
法律监管已亮剑,多管齐下才能除根
![]()
其实相关法规早已明确,《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都有约束条款。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还专项整治短恶意营销。
针对近期乱象,监管部门也精准出手。不仅封禁账号,还深挖背后利益链,比如核查炫富网红的财富来源是否合法。
![]()
跨平台联合惩戒也在推进,建立劣迹网红黑名单后,能实现“一处违规、处处受限”,彻底堵死复出之路。
清朗网络需合力,你我都有一份责任
![]()
治理“毒网红”不能只靠监管,平台、行业和公众必须形成合力。平台要摒弃流量崇拜,把公序良俗作为审核核心指标。
优化算法也很关键,多给正能量内容权重,让优质创作者得到更多关注。MCN机构更要加强管理,别再走“劣迹炒作”的歪路。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态度很重要。遇到无底线网红,做到不点击、不转发、不打赏,他们就失去了生存土壤。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流量也从来不是越界的借口。只有守住底线,网红经济才能走得长远,网络环境才能真正清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