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谭闯 张格
“烂路很快修好了!以前孩子放学没去处,现在‘儿童之家’啥都有,政协的‘一线协商’,真是办到了我们心坎上!”11月6日,站在湖北省鹤峰县太平镇雷家岭安置点新硬化的水泥路上,徐大姐满脸喜悦地说道。这番话道出了当地群众对县政协“院坝协商”工作的共同认可。
今年以来,鹤峰县政协打破传统协商模式,将协商平台直接搭到群众“家门口”,以“院坝协商”精准对接民生需求,让一桩桩“急愁难盼”在一线得到高效解决。
![]()
中营镇政协委员活动小组在冷竹村开展“协商在一线”活动
协商会开在路边,现场商讨解决方案
走马镇有一条连接15个村的公路,因路窄坡陡成为出行与农产品运输的“堵点”,大型车辆会车时更是让人“心惊胆战”。县政协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协商会直接搬到公路现场,组织相关部门、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共18人实地勘察、当面商议。
“协商会开在路边,问题解决在眼前,这才是真为老百姓办事!”村民代表赵大发说,众人现场研讨,将回头线扩建、错车台硬化的解决方案快速确定,困扰多年的道路安全问题终于有了突破口。
中营镇冷竹村也受益于这种“靶向协商”。暴雨导致道路受损后,镇政协委员活动小组迅速组建14人工作队,通过现场勘察、召开院坝协商会等方式,快速化解了50户138名村民“出行难”“运输难”困境。
![]()
鹤峰县政协调研专班到太平镇湖北省绿竹新材料公司开展“以竹代塑”产业发展调研
160余名政协委员在田间地头建立“服务清单”
“有了这笔助学金,我就能顺利报到了!”八月开学季前,五里乡紫荆村一名困境学子从县政协委员手中接过助学款时,难掩激动之情。
这份温暖源于委员的主动下沉。张韬委员在“走基层、访民情”中,发现部分学子面临学费难题,随即联动界别委员自发筹集万余元爱心款,及时化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如今,委员下沉已成为鹤峰县政协的工作常态。全县160余名政协委员深入田间地头、社区院落,累计走访群众超1200人次,将破损井盖、箬叶病虫害、乡村学校科普需求等“小事情”精准转化为“服务清单”。同时,开展60余场农文旅推介、健康知识宣讲等惠民服务,让协商成果真正看得见、摸得着。
“院坝协商”解决实际问题50余个
鹤峰县政协负责人介绍,他们创新“点上突破、面上推广”的协商模式,以试点打造可复制的“样板间”,再逐步辐射全域。太平镇雷家岭安置点是首批试点受益者。通过多元协作机制,当地多渠道筹资升级“友好型儿童之家”硬件设施,还配套推出心理健康辅导、家长培训等暖心服务。“以前娃放假没人管,现在托管班能写作业、学画画,我们打工也安心!”王女士说。
![]()
太平镇雷家岭的留守儿童在爱心托管班上课
这一成功经验很快铺开,全县推动建成35个儿童微乐园,将25处农村闲置校舍改造为儿童活动中心。
截至目前,鹤峰县通过“院坝协商”模式,已有效解决人居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茶叶收购保障等实际问题58个,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家门口不断升级。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