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是浙江省杭州市著名的旅游和文化景点,要去这里游玩,之前是一直收费的。但是据《红星新闻》等媒体11月19日的报道,杭州西湖景区官方当日对外发布重磅消息称:自2025年12月1日起,灵隐飞来峰景区(含灵隐寺、永福寺、韬光寺)正式实行免票政策,也就是说从今年12月份开始,这些地方将不再收取门票,可以免费参观了。
![]()
据报道,杭州这一决定不仅覆盖了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中国十大古刹”灵隐寺,还包含了以390余尊石窟造像、300余品摩崖题刻闻名的飞来峰——这里既是我国内地现存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艺术遗迹之一,也是杭州乃至浙江摩崖题刻最集中的文化地标。
![]()
为平衡免票后的客流与文物保护,景区同步推出“实名预约、分时游览”机制:工作日每日限流3.5万人次、双休日5万人次、节假日6.5万人次,70周岁以上老人等特殊群体可免预约直接入园,可以说涵盖了所有有需要的群体。
![]()
此消息一出,不仅在浙江杭州本地市民中引发欢呼,更在全国游客社交平台上被频繁转发,“终于能无门槛感受杭州文化”“为杭州文旅格局点赞”的声音刷屏评论区。
![]()
为何免票这么受欢迎?景区收费实在无理
杭州此次免票决策,看似是单一景区的政策调整,实则戳中了全国大众对“公共资源收费”的长期关切——历史文化景点与自然景观本是全民共有的财富,为何长期被地方“圈地收费”?
从现实来看,这种“收费现象”已成为全国性普遍问题:如泰山、黄山、九寨沟、张家界等等著名景点,门票动辄几百元,再如一些长城、运河、古建筑、古桥梁、古工程等相关的景点几乎没有不收费,即便以“文化保护”为名的古城古镇,也常将核心街区纳入收费范围,甚至出现“不买通票连古桥都无法靠近”的荒诞情况,还有一些国家或地方的自然保护区,被一些逐利之徒用于某些名义弄到手,然后他们就圈地收费。
![]()
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景点门票价格逐年上涨,远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想带父母看一次长城,光门票就要花掉半个月退休金”的吐槽,成了普通家庭的共同困扰。
去景点意味着交费,为何弄成了“凡是景点都收费”?
追根溯源,地方对景点收费的“依赖”,本质上与“税收贡献”的短期利益挂钩。不少景区将门票收入的一部分纳入地方财政,甚至作为文旅部门的“业绩指标”,在“保护成本”“运营开支”的名义下,逐渐形成“收费-创收-再涨价”的恶性循环。
但这种模式恰恰违背了公共资源的属性:泰山、黄山、五台山等名山大川,是亿万年自然演化与数千年历史沉淀的产物,并非地方“私有财产”;灵隐寺、少林寺等古刹,承载的是全民族的文化记忆,而非某一地区的“摇钱树”。
![]()
放眼古今中外,完全不是“景点就得收费”
历史上,这些景点并没有“圈地收费”的传统——古代文人雅士登临泰山、华山、黄山等,均是自由出入,作品中都没讲到这些地方收费,也没有史料记载某些景点收费;即便是近代,多数自然与文化景点都是不收费的,从上世纪开始,很多景点起初收一些所谓的管理费,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
放眼全球,“公共景点免费”才是正常现象,也是世界的主流共识。在法国,埃菲尔铁塔可免费进入广场区域,登顶仅需支付电梯费,凯旋门下边随便玩,卢浮宫对26岁以下欧盟公民免费,每月第一个周日对所有游客免票;巴黎圣母院和科隆大教堂等众多文化建筑也都免费。
![]()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一辆车(含4名乘客)7天通票仅35美元,且对老年人、残障人士推出终身免费卡;日本富士山作为“国民圣山”,从山脚到山顶全程无任何门票;意大利罗马斗兽场虽收费,但对18岁以下青少年、欧盟教师等群体完全免费,且门票收入需全额公示用于文物修复,接受公众监督。
![]()
对比之下,我国部分景点“高价门票+强制观光车”的模式,不仅与全球文旅发展趋势脱节,也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相悖。
更关键的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全民所有”是公共资源的核心属性。我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但并未赋予地方“以保护为名收费”的权利;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也强调,风景名胜区管理的核心是“保护和合理利用”,而非“盈利创收”。
![]()
全民点赞杭州景点免费,期待全国推广
杭州的实践已经证明,免票不仅不会导致“保护失控”,反而能通过“流量转化”实现更高层次的价值:灵隐寺免票后,预计将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文创消费增长,形成“免门票赚人气、人气带消费”的良性循环,这种“舍小利换大局”的思路,远比“靠门票赚快钱”更具可持续性,才是正确的景点运营之道。
![]()
从灵隐寺免票的全民点赞,到网友呼吁“全国景点跟进”,背后是大众对“公共资源回归公益”的强烈期待。我们期待更多地方能跳出“收费依赖”的短期思维,像杭州一样,将历史文化与自然景点真正还给全民——当长城不再被门票“拦在门外”,当九寨沟不再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当每一个人都能自由走进千年古刹感受文化温度,这样的“文旅图景”,才是应有的样子。所以杭州取消灵隐寺门票之举,请我国历史文化与自然景点都学习。
![]()
毕竟,衡量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从来不是看门票卖了多少钱,而是看它是否愿意将最珍贵的资源,与每一个人共享。
消息来源:《红星新闻》11月19日报道《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