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后,很多人既有视同缴费年限,又有实际缴费年限。在养老保险制度中,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都要累计计算为累计缴费年限。但在养老金计算中,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对养老金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
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前,国家承认的工龄,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后,要视同为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是指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后,要从本人的工资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拿出真金白银实际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
同样都是缴费年限,在计算基本养老金时,二者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作为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要累计计算缴费年限来计算基础养老金。比如张三在退休时有视同缴费年限10年,实际缴费年限15年,那么累计缴费年限35年,这35年都是累计计算基础养老金的缴费年限。
![]()
实际缴费年限除了要计算基础养老金以外,要按照本人缴费基数的8‘%计入个人账户,所以还要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只有实际缴费年限的人,退休养老金只有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
视同缴费年限,除了要和实际缴费年限计算基础养老金以外,还要单独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作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一种弥补办法,相当于实际缴费年限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但由于计算办法不同,实际上视同缴费年限一年,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要高于实际缴费年限一年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凡是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养老金包括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个部分。
比如,一个累计缴费年限35年的人,2024年在四川办理退休,张三是视同缴费年限10年,实际缴费年限15年;李四是视同缴费年限20年,实际缴费年限15年,那么他们的养老金差距有多大呢?
按照四川省企业职工的养老金计算办法,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增发养老金四个部分。而且四川的视同缴费指数是按照实际缴费的平均指数来计算的,比如实际平均缴费指数为1.5,那么视同缴费指数也是1.5,四川的过渡性养老金就是按照平均缴费指数来计算的。
![]()
假如平均缴费指数为1.5,按照四川2024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8321元来计算,平均指数化缴费工资为8321元乘以1.5,等于12481.5元。张三实际缴费年限25年,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为299556元;李四实际缴费年限15年,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为179733.6元。
基础养老金部分,张三和李四的累计缴费年限都是35年,平均缴费指数都是1.5,基础养老金部分两人是相同的。
基础养老金 =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8321元+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2381.5÷ 2 × 缴费年限 35年× 1% =3640.44元。
张三实际缴费年限25年,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299556元,计发月数为139个月,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2155.08元。
李四实际缴费年限15年,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为179733.6元,计发月数为139个月,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293.05元。
从个人账户养老金来看,张三的实际缴费年限比李四多了10年,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比李四多了119822.4元,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比李四多了862.03元。
过渡性养老金部分,张三的视同缴费年限只有10年,李四的视同缴费年限为20年,比李四多了10年,他们的过渡性养老金分别为:
张三: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8321元+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2381.5÷ 2 × 视同缴费年限 10年× 过渡系数1.3% =1345.66元。
李四: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8321元+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2381.5÷ 2 × 视同缴费年限 20年× 过渡系数1.3% =2691.33元。
过渡性养老金,李四的视同缴费年限比张三多了10年,过渡性养老金比张三高了1345.66元。刚好多了一倍。
从整体养老金来看:
张三:
基础养老金为3640.44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2155.08元,过渡性养老金为1345.66元,合计每月养老金为7141.18元。
![]()
李四:
基础养老金为3640.44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293.05元元,过渡性养老金为2691.33元,合计每月养老金为7724.82元。
从对比计算的结果来看,李四的视同缴费年限比张三多了10年,实际缴费年限比张三少了10年,总体养老金李四比张三高了583.64元。
此外,在四川退休后还有独生子女的增发养老金,增发养老金为每缴费一年按照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的0.1%增加,两人的增发养老金为436.85元。这个部分是没有差别的。
综上所述,从张三和李四的例子可以看出,二人的累计缴费年限都是35年,张三的视同年限为10年,实际缴费年限为25年;李四的视同缴费年限为25年,实际缴费年限为10年,平均缴费指数的都是1.5,同一年在四川办理退休,每月养老金相差583.64元,这个部分刚好是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产生的差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