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事实清楚、并不复杂的案子,如今被告请来了一位北京的王牌律师——兼具医学和法律背景,这一步操作,立刻赢得了无数网友的喝彩,都说申家大姐干得漂亮,有魄力。
可我想说,我和大家一样赞成,但赞成之余,心里却泛起一阵苦涩。(这份苦涩,我想她本人最能体会,她只是没时间品味罢了。)她哪里是为了博个“高明”的称赞?她这是被逼到了绝境,不惜压上一切,用这种破釜沉舟的方式,去赌一个本该就属于她的正义。
我理解她,但正因如此,我才为她感到心疼。
![]()
长治,山西的一座人杰地灵的城市。难道在这里,就找不到一位能堪当大任的律师吗?申家大姐为何要舍近求远,不惜重金去北京请大牌律师?
她当然知道请律师要花钱,而且律师的声望越高,费用也必然水涨船高。北京顶尖律师的费用,比起长治本地,恐怕高出不止一个量级。具体高多少?我查阅后得知:在北京,处理不涉及财产关系的刑事案件,基准收费就在5,000至30,000元/件,并且还能上浮。
![]()
相比之下,地级市律师的收费就要低不少。在一些三线城市,同样性质的案子,律师费可能只有北京的十分之一。
所以说白了,最好的律师资源和最高的价格都集中在北京。您想想,首都嘛,案子多、资源好,律师费自然水涨船高。
这么一算就明白了:申家大姐决定请北京律师的那一刻,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要付的律师费,大概是本地价格的十倍左右。
![]()
更何况,北京到长治往返近600公里,光一趟路费就得一两千。这对普通家庭来说,绝不是个小数目。
但申家大姐还是坚持要请北京律师。这来回奔波的交通成本,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见为了一个公正的判决,她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了。
那她是因为钱多“烧得慌”吗?肯定不是。从两家房子的对比就能看出:郭家住着宽敞的二层楼,申家只是普通平房。谁更富裕,一目了然。
既然不富裕,为什么还非要砸重金去北京请律师?根本原因在于,这个案子从一开始,双方的社会资源和经济地位就不对等。如果只在当地请律师,申家很可能无法保障最终的判决能真正公平公正。
![]()
想到这儿,心里真不是滋味。
明明是个法治社会,一起有社区和警方多次介入的普通纠纷,最后却彻底失控了。法治,在那一刻仿佛失灵了。
于是,申家只能按警方的建议,退守家中——这是他们最后的堡垒。他们锁上门,让孩子别回家,尽力避免冲突,等待警察。
这已经是普通人最守法、最克制的做法了。按理说,事情到这儿就该平息了。
但谁都没想到,冲突竟急剧升级:郭家组织人手,持械上门。门锁着,就拼命砸;门开了,就冲进去打砸。
申家为了保护家人,在混乱中被迫防卫。结果是惨烈的:申家人受伤,郭家一死三伤。
现在,郭家提起了诉讼,检察院以故意伤害罪对申家提起公诉。尽管北京的李律师从专业角度力辩护卫性质,但结局如何,无人知晓。
我心里为申家感到苦涩,更为我们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感到担忧:家,这个最后的安全港湾,还安全吗?
当有人破门而入,威胁你的家人时,你还得冷静计算防卫的“限度”?不能慌乱,要精准反击,既保命又不“过度”?
申家老人只是普通百姓,他们哪受过这种训练?法律设计的这种“限度”,是不是在苛求那些最善良、最底层的人?
我想问问那些苛求“防卫限度”的人:你们能不能站出来,亲自演示一下?让别人来砸你的家,侵犯你的亲人,请你精准地“防卫”一个给我们看看。
如果你都做不到,又凭什么来苛求老百姓?
![]()
这分明是一起破门而入、持械侵入私人住宅的案件,本应适用无限防卫权。如今,却需要千里迢迢从北京请律师,在无数打斗细节里反复争辩,甚至要靠全国舆论来关注——每想到此,便感到一阵无力与苦涩。
试想,如果法律能明确规定:任何非法的、强行的侵入,主人都拥有无限防卫的权利。那么,这类悲剧或许从一开始就不会发生,更不必耗费巨资去寻求顶尖的法律援助。
我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否顺利发出,但我仍想呼吁:除了执法人员,任何私人都无权闯入他人的家。如果你认为有必要,请让警察带你进去。否则,请止步于门外。不要用你的侵犯,去逼迫他人行使捍卫家园的天赋权利。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法律必须首先赋予公民在自家门内,那不容置疑的无限防卫之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