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究竟想干什么?
![]()
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辞还没平息怒火,国安部又曝光了一个惊人内幕,近年来破获了一批针对我国的日本间谍案件。
此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引起大量网友关注,这边日本刚公然叫嚣,那边间谍案就被曝光。
![]()
而这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其实背后藏着国家安全最凶险的明暗双线博弈。
两个真实案例
先说说那个被判无期的“80后”干部郝某,他的堕落轨迹简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间谍渗透教科书。
2006年郝某在日留学期间,想办赴美签证时认识了美驻日使馆的一位男子。
![]()
一开始这人一开始特别“够意思”,经常请郝某吃饭送礼,还说自己在写论文让郝某帮忙查点资料,承诺给“稿费”。
郝某一开始也没什么顾虑,想着两个人是好友而且还有钱赚于是就答应了。
而没多久泰德选择了辞职,在此之前将同事李某介绍给了他,直到郝某快毕业时李某才亮出底牌,我是美国中情局东京站的,想让你回国后进入核心要害单位工作。
![]()
这时候的郝某已经被温水煮青蛙煮熟了,不仅同意还接受了专门的考核和培训。
而他提供的情报非常致命,经鉴定包含某部敏感项目、内部人员情况,其中机密级国家秘密5项,秘密级2项,还有14项符合《刑法》间谍罪认定的情报。
![]()
如果说郝某是被"长期培养"的典型,那科技高管王某某的案例就更值得警惕。
他是某重要科技企业的海外市场负责人,2016年去国外出差时,被境外机构以"有偿咨询"的名义盯上,一开始每次咨询就给1000块,后来涨到3000块一次。
而尝到甜头的王某某彻底失控了,三年里他接受了600多次"咨询",获利200多万,甚至还怂恿同事和亲戚一起参与泄密。
![]()
而这两个案例揭穿了境外间谍最常用的套路,先以小恩小惠拉近距离,用"兼职""咨询""稿费"当幌子,等你放松警惕了再亮底牌,一旦上钩就很难脱身。
除了他们外,今天国安部再度严厉发声,近年来破获了一批针对我国的日本间谍案,并怒斥了高市早苗的言行举止。
高市早苗这个日本首相,到底有多危险?
就在郝某案公开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段时间的言辞引发热议。
![]()
她的外交发言极其玩火,明明中方多次严正交涉,高市早苗居然拒不撤回,还说这是“政府立场”。
值得一提的是,高市早苗是1945年日本战败后唯一敢如此玩火的人,而她的嚣张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右翼本色”。
早在1994年,她就敢在国会质问时任首相村山富市“你为啥要承认日本当年的侵略是错误的”。
![]()
2007年8月开始,她就成了靖国神社的常客,年年去参拜那些二战战犯。
高市早苗最近的言行举止,再加上国安部近些年来破获一批针对我国的日本间谍案件,这种种迹象说明了日本“不太老实”。
而她的发言也引起了日本国内的不满,近日上百名日本民众自发聚集在首相官邸前抗议,举着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的牌子,喊了好几个小时。
![]()
而那些潜伏在黑暗处的间谍,就是为这种公开挑衅提供“弹药”的。
无论是敏感项目情报,还是泄露的技术信息,一旦到了境外势力手里,就可能变成针对我国的技术封锁。
普通人该怎么守好安全防线?
可能有人觉得国家安全是大事,离咱们普通人太远,但从郝某和王某某的案例就能看出来,间谍渗透可能就藏在一次“兼职”、一顿饭、一份”稿费”里。
![]()
遇到外国使领馆人员、境外机构人员过分热情,主动请客送礼、提供“兼职”机会的,一定要保持理智的头脑。
不管是核心技术资料,还是单位的内部情况、人员信息,这都属于敏感信息。
境外机构常以“高额咨询费”“行业调研”为幌子套话,千万别为了赚钱泄露秘密,企业也要建立保密制度,定期给员工做安全培训。
![]()
最后想说,高市早苗之流的挑衅,还有那些潜伏的间谍,看似来势汹汹,但本质都是螳臂当车。
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守住自己心中的那道防线,为祖国献出一份无形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