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那些击穿我的东西,也击穿过其他人|《世界的一日》

0
分享至


这本即将出版的书源自小红书发起的全民写作计划:世界的一日——它邀请全球写作者记录下9月19日这平常一天里发生的故事,以无数“个体的一日”拼凑出“世界的一日”。“世界的一日”特别单元受到近百年前一项全民写作计划的启发。

89年前,1936年4月,作家茅盾在《大公报》上向全国民众发起征文,以5月21日为题,记录这一天内身边所发生之事。

茅盾通过报纸发起“中国的一日”写作活动,与彼时相比,如今的媒介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的一日”具有社交媒体时代的独特气质。但从“生命写作”的脉络来看,它又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如何理解“生命写作”在当下的火热?《世界的一日》与其他的“生命写作”相比,有着怎样的不同?

撰文 | 张婷

“生命写作”的传统

《世界的一日》中的文章都有着“生命写作”(life writing)的特质。生命写作即是以叙述者自身或者他人的生命经历为核心的写作,它是对个体真实经验的文学化记录与表达。

从词源上看,life对应希腊语的bios(生命,人生),writing的核心语义则可关联到希腊语的graphein(书写,记录)。可以看到,life writing与英语中的biography(传记)同源。作为一个明确的学术术语,“生命写作”兴起于20世纪70-80年代的西方学界,这一命名将自传、回忆录、口述史、传记、家族史、自传式小说等文体都整合到一起成为一个研究领域。

虽然“生命写作”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在国内并未得到太多重视,但实际上,国内出版市场上的“生命写作”实践已经相当火热。近年来引起广泛反响的书籍,有许多都可以看作是“生命写作”的范畴。比如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扎十一惹《我是寨子里长大的女孩》,亚力《我用中文做了场梦》等等。去年出版的《我不擅长的生活》——《世界的一日》的姊妹篇,聚焦的也是11个真实的生命故事。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的作品也接续着“生命写作”的传统。她的作品《事件》聚焦一次堕胎事件,彼时法国禁止堕胎,女性对此没有主动选择的权利,作家本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真实记录下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一个女人的故事》写的是作家的母亲,以及母亲与女儿之间摇摇欲坠又坚如磐石的纽带。《一个男人的位置》则描写了作家父亲的一生。《悠悠岁月》是作家个体经验与集体记忆的融合。


《悠悠岁月》

作者:[法] 安妮·埃尔诺

译者:吴岳添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整个创作版图、出版市场、学术研究,会发现:生命写作仍然是一个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领域。在诺贝尔文学奖的一百多位得主中,如同安妮·埃尔诺这样将自身生命经历作为直接写作素材的作家,仍然是极少数。

文学内部常常有着自身的“鄙视链”,尽管大家讳莫如深,不愿承认,但许多作家与读者都会或隐或现地触摸到那个链条。在写作中完全敞开自身,描绘自身的经历,很容易被认为写作的视野过于狭窄、局促。因而,袒露常常给不少写作者带来障碍,甚至是羞耻。刻板印象中的严肃文学似乎更青睐那些宏大而厚重的主题——这与我们对宏大叙事的偏爱如出一辙。

但这二者之间真的存在所谓“高下”吗?抑或说,它们真的对立吗?“自我”从来不是孤立的,人类也从来不是孤岛式地存在。我与你与世界,本就是一体。

与传统的生命写作相比,《世界的一日》中的文字最初先行发表在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它们源自小红书发起的同名写作大赛。这些文字带着小红书社区特有的“笔记体”基因,每篇文字之后都有着更多同频读者给予即时反馈。由此决定了写作者与读者的高度互动与共情。

全球与附近并存

今年年初,由于美国颁发限制令,Tiktok出现了许多互联网“难民”,他们集体逃向小红书,用户们经历了一场久违的其乐融融的互联网狂欢。本以为这是一场转瞬即逝的聚会,但它的确或多或少地改变了我们的冲浪体验。《世界的一日》中,我们看到了当下互联网写作中不太寻常的一种现象:许多非母语写作者也加入了这场生活写作。

意大利作家、《我用中文做了场梦》的作者亚力用《和小锁子的下午》记录下9月19日,意大利北方的一个宁静下午。亚力和妈妈带着外甥小锁子去公园玩耍,偶遇了公园里的酒鬼老头,有些愤世嫉俗的老头看着小锁子说:他们以后可是完蛋了。如同亚力所说,“谁能理性、有底气地去否定这位老人的观点呢?气候变化、多地战争,日渐跟不上AI的人类,未来到底有什么可期待。”经历过“经济上行时期的美”,当下的确难以忍受。

但是当事人小锁子并没有被这“判词”打扰,专注地挑选着地上的树叶,继而又坐上秋千,望向天空。小锁子以不完整的语言表示一个不能再简单的愿望:他想飞得很高,和飞机一样高。在老人的忧心与孩童的无邪之中,是生命的张力。这个意大利北方的宁静下午,竟让读者读到“环球同此凉热”。

这种感受,也体现在法国人类学学生魏玉波(Victor)的笔下。他的文章《世界的一日——火车的一夜》写的是中国的夜间火车。火车不仅可作为公共交通工具,更是某种审美体验的媒介。魏玉波观察到,有经验的中国乘客,可以把火车当成一个临时的家:准备好保温杯、拖鞋、各种各样的食物。与魏玉波同在一个车厢的天津旅客,打开一罐啤酒,送给他,在喝完一罐凉啤酒的时间里,他们分享了彼此的生命故事。


在交谈中,魏玉波感受到与在法国乘坐TGV(高速列车)时诸多不同的体验,但也有动人的共通之处:“这(乘坐火车)是一种无声的、与法国土地产生共鸣的体验,而这片土地本身就是我们最伟大的集体创作。”他乘坐中国的夜间火车时也唤起同样的动情,他想把这种与土地产生共鸣的体验分享给天津乘客,但不确定自己是否表达清楚。通过写作与记录,现在他把这种共鸣分享给了更多读者。

如同魏玉波所说,土地本身就是我们最伟大的集体创作。这也是为什么生命总是有它自己的方式与世界互动。我们不只是被动地存在,也不只是原子化的个体。人类学家项飙提出“附近的消失”,他认为个人有时关心自己,有时一下子跳到大事件的宏大评论,却对中间这一层没有兴趣,这是附近的消失。但在《世界的一日》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附近”。

“我是肖大妹”的文字,写的都是她的附近。这是一位来自广西桂北小镇的70岁老人,务了半生农,磨了半生豆腐。65岁那年,她开始拿起笔,写作和画画,记录下自己的人生。她写身边的泥土和花草,劳作与饮食,还有邻居的笑脸与天上的太阳。关于“人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肖大妹的答案是:从你喘着气的那天起,就可以。“我六十二岁才重新拿起笔,就像我春天种下的瓜,它从不问现在是不是太晚了。”


“我是肖大妹”与她的创作。

在《世界的一日》这本书里,我们能够读到全球与附近的并存。全球化在当今世界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政治、经济、生活、文化与身份的不同观点愈加分裂对立。但事实上,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一直是并行的。我们可能从未抵达真正“稳定”的全球化,但也难以回到前现代。全球化与附近,都是我们的生活。

写下来:

为了自我,更为了连接

《世界的一日》并非志在发现下一个文学大家,抑或营造文学圈层,而是一次扩宽文学意义的尝试,它注目的是细致而具体的个人。这种扩宽首先就体现在“连接”上。

这一点在《世界的一日》中的文章与小红书文学节的线下活动中都有体现。阿丁丁是一位工人,同时也写作诗歌。他在诗歌《暮色镀层》中写道:

洗手时水流变浊

手上粘着灰色的钢珠

镜子照见下颌处

防尘口罩压出的沟壑

正慢慢坍缩成陨石坑

更衣室的铁柜嗡嗡作响

锁孔里积着多年金属尘

突然一声咳嗽

震亮廊灯

所有的影子骤然起身

与许立志、绳子等更广为人知的诗人一样,阿丁丁的诗歌也围绕着工厂的流水线与机器的轰鸣声展开。他在领奖时握着话筒的手在抖动,事先准备的获奖感言无法“背诵”完全。他的沉默和无措,与对于谈论文学驾轻就熟的作家群体形成鲜明的对照。或许,这种精神气质正是动人之处。

打破所谓的“文学圈层”,创造属于每个人的生命写作,正是《世界的一日》传递给读者的理想。阿丁丁的诗歌也是他的生活。而他笔下工厂生活所带来的异化、压抑,其实与都市“打工人”别无二致。工人诗歌在此时,正是我们连接彼此的力量。

在数千篇“世界的一日”作品中,《交易成功,五星好评》是被提及率很高的一篇作品。作者吕坦坦是一名新手妈妈,她写下了自己经历的一次泵奶器配件交易。作为卖家,吕坦坦回忆自己的母乳经历,也共情着买家的感受。因为她们同为母亲。“疼,恼,激素下降,尚未从生产的恐怖记忆中解脱,就陷入了母乳魔咒,所有显性或隐性的付出,都被视作‘为人母’的通行证。母职是一种惩罚吗?我们颤颤巍巍,不敢妄言。……担心着未来的某一天,我会因为没有在哺乳期尽全力而后悔。女性,时常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同胞们产生非凡的要求。”透过这样一次二手交易,两个素不相识的新手妈妈建立了珍贵的连接。而这个连接让我们在心理意义上走出个体的困境,看到他人的生活。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袁长庚对《交易成功,五星好评》印象深刻,他提及女性的乳房很多时候被作为色情凝视的对象,但这样一个新手妈妈的故事,还原了乳房的物质属性。这个物质性是生活中本该注意到的现实。“很多作者试图让我们意识到,世界的一角,是什么样子的。它既有抵御性、防御性的一面,又邀请你进入一个新的尺度。这可能恰恰是今天的素人写作独特的,不可被取代的东西。 其中的脆弱性,往往是连接我们和他人的起点。”

扩宽文学的意义,这似乎是一个理所应当的理想。但实际上,围绕着“写作何为”,一直有着激烈的观念竞争。

一种观点认为,写作本身即意义,它不一定需要被看到、被传播。这样的观点不乏名家拥趸。苏珊·桑塔格曾表达她的写作观:“我写作不是因为有读者,而是因为有文学。”文学本身即提供了所有动力。

但《世界的一日》是一种介入世界的尝试。它召唤对话与理解,试图走出自身并抵达他者。或许它们本身就是写作的一体两面。《世界的一日》想做的,正接续了“生命写作”一直以来的“传统”。写下我的一日,不仅是为了表达自我,更是为了建立连接。

这让人想到安妮·埃尔诺的写作理想:写作从来不是独自的快乐,“写作是为了抓住曾经击穿我的东西,而那些东西,也曾经击穿过其他人。”

作者/张婷

编辑/走走

校对/柳宝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公民赴俄将免签,飞莫斯科、圣彼得堡搜索量激增3倍以上

中国公民赴俄将免签,飞莫斯科、圣彼得堡搜索量激增3倍以上

纵相新闻
2025-11-19 15:05:03
向高市早苗提问日本议员吐露:听到她的回答,我心想“糟了”,不敢接着问下去

向高市早苗提问日本议员吐露:听到她的回答,我心想“糟了”,不敢接着问下去

环球网资讯
2025-11-19 16:29:32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姩姩有娱
2025-11-10 17:49:18
特斯拉起诉30多家中国公司!

特斯拉起诉30多家中国公司!

鞭牛士
2025-11-19 21:15:57
央视唯一承认的“灵异事件”,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央视唯一承认的“灵异事件”,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8 12:52:07
日官员沉默离华,日媒称中方一个举动罕见,这次会谈信息有点多

日官员沉默离华,日媒称中方一个举动罕见,这次会谈信息有点多

之乎者也小鱼儿
2025-11-19 15:50:30
全世界在等的Gemini 3终于来了!强到断崖领先,连马斯克OpenAI都夸好

全世界在等的Gemini 3终于来了!强到断崖领先,连马斯克OpenAI都夸好

智东西
2025-11-19 03:25:59
孙颖莎独得2分难救主,山东时隔12年再度加冕,陈梦夺全运会第2金

孙颖莎独得2分难救主,山东时隔12年再度加冕,陈梦夺全运会第2金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9 21:26:07
前日军退将曾扬言:若不考虑弹道导弹,日本海自一周全歼中国舰队

前日军退将曾扬言:若不考虑弹道导弹,日本海自一周全歼中国舰队

不掉线电波
2025-11-19 16:31:08
已确认是张颂文!从车祸现场离去后被官媒报道,高群书果然没说错

已确认是张颂文!从车祸现场离去后被官媒报道,高群书果然没说错

鹿楠
2025-11-18 22:45:03
施一公:这是中国潜伏的最大危机!(发人深省)

施一公:这是中国潜伏的最大危机!(发人深省)

霹雳炮
2025-11-18 20:38:34
噩耗,广东美女陈俊玲去世,年仅33岁,入职体检时查出癌症

噩耗,广东美女陈俊玲去世,年仅33岁,入职体检时查出癌症

熠熠生辉的生活
2025-11-18 09:14:21
日本炒作“击沉福建舰”,军事专家傅前哨:哪里来的底气?

日本炒作“击沉福建舰”,军事专家傅前哨:哪里来的底气?

南方都市报
2025-11-19 20:18:06
人口不到16万的库拉索首进世界杯!

人口不到16万的库拉索首进世界杯!

扬子晚报
2025-11-19 17:47:44
喻恩泰和妻子婚内双出轨,聊天记录不堪入目,妻子约P喜欢大的

喻恩泰和妻子婚内双出轨,聊天记录不堪入目,妻子约P喜欢大的

社会酱
2025-11-19 17:42:35
遗憾!吴艳妮给自己打0分:跑出赛季最佳+只能拿第2 3战全运0金牌

遗憾!吴艳妮给自己打0分:跑出赛季最佳+只能拿第2 3战全运0金牌

风过乡
2025-11-19 22:05:53
中集环科张毅:董秘不只是资本桥梁,更是企业价值“翻译官”与战略“推动者”

中集环科张毅:董秘不只是资本桥梁,更是企业价值“翻译官”与战略“推动者”

时代投研
2025-11-19 18:12:14
广东模特冠军的事,后续更加劲爆!

广东模特冠军的事,后续更加劲爆!

麦杰逊
2025-11-19 15:31:05
重磅:四川男篮联名讨薪引发热议:全运会为何一掷千金

重磅:四川男篮联名讨薪引发热议:全运会为何一掷千金

姜大叔侃球
2025-11-19 12:06:07
小米法务背刺雷军,一次社会性死亡

小米法务背刺雷军,一次社会性死亡

李东阳朋友圈
2025-11-19 14:09:15
2025-11-20 00:55:00
新京报 incentive-icons
新京报
好新闻,无止境
548900文章数 25055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惊呆了!外国画家如何颠覆水浒108将的形象?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荣耀GT2 Pro再次被确认:8500mAh电池+骁龙8E5,12月发布引期待!

亲子要闻

3岁女娃坑爹日常,吸粉超500w:东北人的家庭氛围,究竟有多搞笑?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