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一场原本看似普通的国际舆论风向突然转了个弯,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一番带火药味的表态,瞬间点燃中日舆论战,成了互联网里的“顶流热点”。
而原本在国际舞台上自带主角光环的欧洲,却意外地“掉线”了,这种被冷落的落差感,显然让一些欧洲媒体情绪上来了。
英国一家主流报纸突然发文,直接甩出一句刺耳的比喻,“中国把欧洲当成被美国抛弃的妾室”,这话虽然不好听,但背后显然藏着不少情绪和现实困境。
![]()
欧洲人坐不住了
事情的起点,是高市早苗在就任日本首相后的一次公开讲话,她提到,若中国大陆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可能构成日本可实施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
这番话一出口,立刻在中国国内引发强烈反弹,中国媒体接连发声,批评她企图为日本军国主义历史翻案,社交平台上网友们讨论激烈,连日霸榜热搜。
而在这场亚洲舆论风暴席卷之际,欧洲似乎成了“观众席”里无人问津的一角,原本欧洲惯于占据国际话题中心,这回却被日本抢了头条。
![]()
更让欧洲媒体“上头”的,是中国网友和媒体的关注重心几乎完全转向中日关系,对欧洲的议题反应冷淡,有点像戏台上突然换了主角,原来的老演员只能坐在后台干着急。
就在这种“被忽视”的氛围中,一家英国知名媒体突然发出一篇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文章,称中国已经不把欧洲当回事了,把它看作“年纪大了又不受宠的妾室”。
还说欧洲现在为了重新赢得美国的重视,只能在对中国的问题上表现得更强硬一点,文章甚至拿出一些欧洲商界代表在中国“受冷遇”的经历,作为“中国不尊重欧洲”的例证。
![]()
但这篇文章真正让人警觉的,不是它用了什么比喻,而是它流露出的那种“欧洲已经不被重视”的失落感,这种情绪不只是媒体的发泄,更是反映出欧洲在当前国际格局中越来越难找到自己的位置。
美欧关系变了味
把欧洲比作“被美国冷落的妾室”,听着确实难堪,甚至有些夸张,但细看眼下的美欧关系,这话也不是全然空穴来风。
过去几十年,美欧是典型的“盟友组合”:美国负责安全,欧洲则在经济、文化领域提供支持和认同,但最近几年,特别是美国战略重心明显转向亚洲之后,这种关系开始变味了。
![]()
无论是特朗普的“多掏军费论”,还是拜登政府推行的《通胀削减法案》,都在一步步压缩欧洲的利益空间。
比如,美国要求欧洲国家增加国防开支,把更多资源投入到北约框架内,但同时又在经济政策上对欧洲企业“下绊子”。
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多次提出“欧洲要有自己的安全战略”,但欧洲内部意见分歧严重,东欧国家更依赖美国,德国则保持谨慎,这种内部分裂,让“战略自主”成了一句空话。
![]()
在这种背景下,欧洲的外交选择空间越来越小,面对美国的“既要又要”,欧洲既不能真正说“不”,也难以提出替代方案。
于是,很多时候,欧洲选择在对华政策上“做姿态”来向美国示好,比如在涉台、涉疆等议题上,欧盟不断加码批评中国,有时甚至超出以往立场。
这种“对华强硬”在外交上未必带来实质好处,却在某些欧美媒体看来,是一种“表忠心”的方式,这么一看,英国媒体那句“像妾室一样讨好美国”,虽然粗俗。
![]()
但却说出了一个尴尬现实:欧洲越来越不像一个独立的战略力量,反倒像是美国全球布局中的一个“被动角色”。
中欧关系紧张?
文章里还提到,中国对欧洲“不够重视”,甚至“态度冷漠”,但这个说法经不起细看,从官方表态来看,中国一直把欧洲当作重要的合作伙伴。
不论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中欧峰会上的讲话,还是对外政策文件,都明确表达过支持欧洲走“战略自主”的路,中国也不断强调愿意在气候变化、绿色转型、科技创新等领域加强与欧洲的合作。
![]()
但问题出在现实操作上,欧洲方面在对华议题上反复无常,让中国很难判断其真实意图,比如,几年前中欧达成的《投资协定》原本被视为双边关系的里程碑,但后来欧盟却以“人权问题”为由冻结审批。
再比如,像“安世半导体事件”,就是在荷兰政府压力下交易被迫中止,引发中方不满,从中国企业和政策制定者视角来看,欧洲一方面说要合作。
一方面又对中国企业设限,说一套做一套,这种态度自然会让中方感到疑虑,久而久之,中方对欧洲的信任度下降,合作热情自然也会打折。
![]()
欧洲媒体选择性引用这些观点,然后放大、渲染,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制造“被冒犯”的感觉,好借此掩盖自身政策上的不连贯。
这场“英媒破防”事件,说到底不是中欧之间发生了什么大冲突,而是欧洲在当前国际格局中越来越迷失方向。
美国对欧洲的态度已经变得功利化、工具化,欧洲又始终没能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于是,当亚洲国家在国际议题中越来越主动时,欧洲那种“主角感”正在被削弱。
![]()
中国并没有主动去“贬低”欧洲,相反,中国一直希望欧洲能成为一个独立、理性的合作伙伴,但如果欧洲自己在美中之间左右摇摆,一会儿跟风制裁,一会儿又喊着要合作,
这种不可靠的姿态,不是中国看不起你,而是合作起来确实难度太大了,归根结底,欧洲的问题不在于别人怎么看它,而在于它自己怎么看自己。
如果总是把自己的定位建立在“美国喜欢我”这种心理上,那只会越来越焦虑,要想被尊重,首先得有自我认知和独立判断,否则,被谁“宠”都只能是短暂的幻觉。
![]()
而对中国来说,合作的门永远是开着的,只要欧洲愿意真正从自身利益出发,放下那些不必要的“情绪化操作”,中欧关系还是有很大空间的,但这份主动权,掌握在欧洲自己手里。
信息来源:
英媒破防:中国瞧不起欧洲,觉得是被美国抛弃的妾室 2025-11-18 16:19·观察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