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沈伯洋窜德不到24小时,中方宣布德财长访华,中德是该好好谈谈了

0
分享至

2025年11月,一出“前脚挑衅、后脚求合作”的戏码在中德关系舞台上上演了。

台岛“台独”分子沈伯洋,刚在德国议会露面不到一天,连视频都拍好了,中方这边就宣布:德国财政部长克林拜尔要来访,准备重启中断多年的中德财金对话。



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不仅让人迷惑,更像是德国在对我国说:你先别生气,我们可以谈谈。

可问题是,合作归合作,红线归红线。德国这波操作,像是左手在点火,右手拿着灭火器。德国到底想干嘛?是真想合作,还是两头试探,想从中捞点好处?

沈伯洋窜德这事,不是闹剧,而是挑衅

先来说说沈伯洋这个人,他不是明星,也不是学者,而是个被我国公安机关以涉嫌“分裂国家罪”进行调查的人。说白了,就是他长期在外煽动“台独”,想把台岛从我国领土中分出去。



这样一个人,11月12日突然出现在德国联邦议会,不仅受邀参加听证会,还堂而皇之地在德国议会办公楼里拍了段视频,公开宣扬“台独”立场,镜头一推开,大厅上方赫然是德国国徽和国旗。说实话,这不只是挑衅我国,而是借德国议会的手,给“台独”披上一层“国际支持”的外衣。

更离谱的是,德国议会居然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帮忙“制造场地”,这就不只是“言论自由”那么简单了。这事儿在我国国内引发了极大关注,大家的反应也很一致:德国这是在玩火。

要知道,台湾地区是我国的一部分,这是写进联合国文件里的,不容置疑。德国政府嘴上也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但这次议会的行为明显是没把“统一”当回事,甚至还在变相拆台。



你要说德国人不了解台海情况,那也不至于。就在上个月,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因为评论台海问题不当,原本计划好的访华行程被紧急取消。结果这边刚被“冷处理”,那边议会又带着“台独”分子出场,是不是有点故意添堵的意思?

德国这一年来,对华态度确实越来越“分裂”:一边是政界里一些人高喊“去风险”“少依赖”,拉着美国一起打“中国牌”;另一边是企业界不断喊话,说离不开我国市场,尤其是在当前德国经济日子不好过的情况下。



德国嘴上说“去风险”,心里还想吃中国饭

德国现在的经济状况,说好听点是“承压”,说直接点就是“有点吃紧”。能源贵,通胀高,消费疲软,企业投资也不积极。就在这样大环境下,德国对我国出口却逆势上涨,2025年前8个月,中德贸易额已经超过1600亿欧元,我国重新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这说明什么?说明德国经济在“去风险”的同时,还真的“离不开”我国。德国几大支柱产业——汽车、化工、机械制造,在我国都有深度布局。大众汽车在我国的销量撑起了它全球利润的大半壁江山;巴斯夫在我国广东湛江的投资高达百亿欧元,堪称德国海外最大单体项目。



这些企业高管早就话说得很明白了:要发展,就不能和我国脱钩。可政界那边呢?一边跟着美国走,炒作“中国威胁论”,一边又派人来谈合作,搞得自己都快分裂了。

德国政坛内部其实也挺乱的,尤其是今年新上任的总理默茨上台后,外交风格更趋保守,对华政策也时常“左摇右晃”。外长访华被取消,议会又出幺蛾子,现在财政部长又要来“修复关系”,怎么看都有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味道。

财长访华,德国想“修复关系”?得先表明态度

11月17日,德国财政部长克林拜尔即将访华。按理说,这次行程是件大事。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曾经是两国合作的重要平台,过去几年因为政治摩擦一直中断,如今能重启,说明双方都有意缓和关系。



但问题是,克林拜尔这次来的“时机”实在太敏感。沈伯洋刚在德国议会“露脸”,话音未落,德国高官就要来北京谈合作。这就像刚在别人家门口扔了块石头,转头却敲门说“我们还是朋友”。你说,这事儿搁谁身上都难不膈应。

我国这边之所以还愿意接待,是因为我们始终把中德关系看得很重,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保持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合作,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但合作不是单方面的好意,更不是对挑衅的妥协

我国对外早就说得明明白白:合作可以有,但前提是互相尊重,尤其是在涉及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问题上,不能有模糊空间。台湾地区问题就是其中最核心的一条红线,谁踩了这条线,后果自负。



如果德国真心想谈、真心想合作,那就得先把“立场”摆清楚,把“人”管住。政界不能再放任议会搞小动作,媒体也不能再给“台独”分子提供舞台。否则,哪怕克林拜尔访华谈得再热闹,成果也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

中德关系,是时候摊牌了

现在的中德关系,说白了就是到了一个“拐点”:继续搞“左右开弓”,只会让信任越来越少,合作越来越难;但如果能回到理性务实的轨道上来,双方其实还有很多可以一起做的事。

德国经济的未来,离不开全球化,更离不开我国市场这个“压舱石”;而我国也需要一个稳定可靠的欧洲伙伴,共同推动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与升级。大家其实是命运相连的,不是零和博弈。



但这前提是,德国不能一边说合作,一边给“台独”递话筒;不能嘴上讲“一个中国”,手上却在扶持分裂分子。这种“分裂式外交”,只会让我们更加警惕,也更加果断。

过去几年,我们已经见识过不少国家在台海问题上“试水温”,但我国的态度始终没变:不管是谁,不管你说得多漂亮,只要踩了红线,我们就会坚定反制。这不是情绪,而是主权。

沈伯洋窜德不到24小时,德国财长就要访华。这种时间上的“巧合”,其实早已说明了问题:德国内部对我国的态度,正在拉扯、摇摆,甚至自相矛盾。



是继续一边挑衅一边求合作,还是干脆放下包袱,坐下来好好谈?这不是我国的问题,而是德国自己的选择题。

中德关系走到今天,已经不是单靠经济利益就能维系的阶段了,更重要的是政治信任。德国要想继续在我国市场分一杯羹,就得拿出态度、守住规矩,别再玩“红脸白脸”的戏码

克林拜尔来了,谈合作可以,但别指望我们会忘了沈伯洋在德国议会那段视频。合作不等于纵容,谈判也不是随便妥协。中德,是时候摊牌了。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 德国要重审对华贸易政策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历史求知所 incentive-icons
历史求知所
历史并不枯燥。
7074文章数 662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