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转自:中国中医药网
本报讯(记者张霄)近年来,四川富顺县中医医院主动融入富顺县医共体架构体系,积极履行医共体成员单位职责,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核心,向上牵引技术水平、向下辐射服务能力、横向融合中西医资源、纵向贯穿“预防—治疗—康复”全链条,医院作为县域中医药服务“龙头”,推动中医药特色优势有效发挥和服务可持续发展。2024年全院中医优势病种增至59种,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达到90%以上。
富顺县中医医院建强医院服务能力,形成富达路院区、同心院区“一院两区”发展格局,新增中医经典病房、中医美容科、治未病中心等特色科室,建成全县首个中医特色医养中心。引进省级名中医及中医临床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15名,培育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等高层次人才8人。推进“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医院肾病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培育省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常态化开展十大类69种中医医疗技术。
巩固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针对中医药工作薄弱乡镇,选派9名医院骨干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驻点帮扶,组建中医专家团队12个,下沉专家635人次,与3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共建中医肛肠、中医骨伤、血液透析等科室9个,在2个乡镇卫生院建成省级基层中医特色科室2个。同时开展培训指导,建成“西学中”培训基地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各1个,开展专题培训30场次,培训8000余人次,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建成中医馆20个、中医阁52个,均能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
富顺县中医医院还推出体质辨识、经络检测等中医特色共享服务,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作建立中医药健康档案8万余份,推出亚健康人群三伏贴、三九贴等中医特色调理项目,形成全周期健康闭环管理;制定12种常见慢性病中医协定处方供医共体成员单位应用推广,医共体内中医药规范管理慢性病患者达10万余人。
此外,调配设备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根据“需求摸排—统一调度—精准下沉”的设备统筹机制,调配CT、彩超、远程心电等医疗设备到有需求的基层单位。依托县域资源共享及远程会诊中心,免费出具远程诊断报告4万余份。积极融入“健康书记”工程,依托10个“健康小屋”,常态化开展中医药帮扶、巡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