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梳子姐
先聊点搞笑的,刚刚刷到一条热搜:广东选美冠军出炉。
我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被川渝、陕辽、华南历届冠军把审美阈值拉满,结果广东小姐姐一亮相,还是让我原地揉眼,一山更比一山高,一美更比一美强,直接让你怀疑人生。
既然是最重量级冠军,我也不藏着掖着,就有福同享,有“美女”共看吧。
接下来这件事儿没那么好笑,有点严肃,它关乎“抄作业”,不过抄的不是数学题,而是政府机关的公文材料。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
会抄的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不会抄的生硬蹩脚,味同嚼蜡。
最近,一些地方开始对公文材料照搬照抄问题开刀,巡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且要求认真整改。
比如,有个区的巡察组要求水利局上报纪检工作汇报,结果他们偷懒耍滑直接拿着已经写好的“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综合研判报告及政治生态分析报告”上交了事。
还有个区的水利局开民主生活会时,会议记录过于简单,并且个人检视剖析材料部分内容一致,甚至有些发言直接从网上复制粘贴过来。
还有个县民宗局写的材料也是照搬照抄、东拼西凑,最后让相关当事人把2022年的理论学习发言材料重新写了一遍,宛如穿梭于时光隧道。
石家庄有个街道党工委,近三年多名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报告连年雷同,甚至互相抄袭,去年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写体会,11名班子成员中7人从网上下载照搬拼凑而成。
这个街道制定的一些实施方案还与实际结合不紧,上下一般粗,甚至直接套用市区两级文件,出现许多低级文字错误。
有个省的红十字会,出台的文件照搬照抄、穿靴戴帽,与上位文件重复、与往年文件雷同,到处都是空话套话,如同玩“文字游戏”,被公开通报。
有网友评论说,一个连文件都不会起草的公务员,要他何用?
不可否认,撰写文字材料确实是机关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既体现能力素质,也彰显态度作风,潦草对待实不应该。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撰写每份材料都认真对待,基层有那么多的人力和精力吗?
以石家庄那个街道办为例,街道办是干啥的?是天天起草文件的吗?是研究琢磨文字材料的机构吗?
如果一些工作部署到街道办还没法落实,还需要街道办的人再去制定不重样的文字方案,那么这项工作的指导是不是存在严重问题呢?
还有红十字会,他们的职责是什么?工作界面在哪里?是深入一线访贫问苦重要,还是猫在办公室里抓耳挠腮写材料重要?
最近不少笔杆子都感到非常挠头,说是他们起草的文字材料都要查重,重复率不能超过一定比例,这就难为死人了。
很多事情就那么简单,再怎么讲也就那几个方面,还能写出花来不成?
更重要的是,现在文字材料铺天盖地,接踵而至,应接不暇,领导们又不亲自写,笔杆子们就算三头六臂也招架不住,现在又要求不能有太多重复,而且还采取大数据手段进行查重,实在想不通这种搞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曾经看到一个干部的先进事迹,他最大特点是爱写材料、能写材料,号称“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妙笔生花写了许多重大文字材料。
然而反过来看,那些所谓的文字材料与文字垃圾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可不可以换个思路,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文字材料,有些东西讲完就讲完了,非得之乎者也形成八股般的书面文字吗?
现在最核心的问题不是写材料照搬照抄,而是压根就没必要写那么多文字材料,制造那么多文字垃圾。
就算把每个人都逼成大学教授,都能写出辞藻华丽的文章,又有多少意义呢?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面对冗繁无聊的文牍主义,敢于做减法才是真正的勇士。
真正有思路、有思想的领导,把事讲清楚就完了,不会啰里巴嗦念稿子讲废话,更不会高谈阔论那些听起来无比正确,实际空洞无物的废话。
特别是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最喜欢听接地气的话,喜欢听真话听人话,而不是文字材料如何标新立异,如何与众不同,并且越是妙笔生花,嘴上抹油的,越需要保持高度警惕,这些人往往虚头八脑,啥事都干不成。
不看广告看疗效,不看辞藻看实绩,工作成效和群众满意是最重要的检验标准。
已经年底了,千万不能再瞎折腾了,老老实实干点具体事吧。
-完-
笔不阿贵,文不奉承
yanbaoer2024
比较犀利的文我会发这个备号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