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国家脚底下踩着金山银山,老百姓却要在冰天雪地里饿肚子?
这事儿听着就离谱,但它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北边,那个曾经诞生过一代天骄的蒙古国。
这故事得从一个冰冷的冬天说起。
![]()
2022年底,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气温零下三十多度,泼出去的水都能瞬间结成冰碴子。
可就在这样的严寒里,成千上万的人们涌上了街头,他们把能穿的衣服都裹在了身上,脸冻得像熟透的苹果,嘴里呼出的每一口白气,都带着一股子压不住的怒火。
他们喊着口号,要揪出那些把国家掏空的“煤炭硕鼠”。
这事儿的导火索,就是一桩惊天大案——“煤炭盗窃案”。
说白了,就是有人把国有的煤矿当成了自家的提款机,成吨成吨的优质煤炭,没经过任何海关记录,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被运到了国外卖掉。
这批黑金到底有多少?
传闻中的数字能吓人一跟头,高达上百亿美元。
老百姓一听就炸了锅:我们在这儿为了买几块取暖的煤炭算计半天,你们却拿着国家的命脉中饱私囊?
这简直就是骑在大家脖子上作威作福,谁能忍?
其实,这把火早就憋在蒙古人心里了,偷煤的事儿不过是点燃了引线。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背后,是早就烂到根子里的问题。
早在“煤炭硕鼠”被曝光前,蒙古国发展银行的丑闻就已经闹得沸沸扬扬。
这家银行,本该是支持国家建设的“钱袋子”,结果呢?
一查账,发现它放出去大概十三亿美元的贷款,大部分都给了那些有头有脸的政客和他们的“关系户”,最后全成了收不回来的烂账。
国家的钱,就这么变成了少数人的狂欢资本。
你以为这就完了?
更早的时候,还有一出“额尔登特”铜矿的私有化大戏。
这可是蒙古国另一大“吃饭的家当”,长期由国家和俄罗斯合资。
2016年,俄罗斯要卖掉手里那49%的股份,按理说,这么重要的资产,国家怎么也得想办法回购吧?
结果,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私人公司,以一种极其可疑的方式,用说不清道不明的钱,闪电般地拿下了这部分股份。
这操作,跟明抢没什么两样,立刻引爆了蒙古政坛。
![]()
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背后要是没有通天的关系,谁信?
国家的钱袋子被这么折腾,政治上的方向盘也早就失灵了。
蒙古国的政治体制,说得形象点,就像一辆车里坐着两个司机,一个叫总统,一个叫总理。
俩人谁也不服谁,你往东打方向盘,我就非要往西掰。
结果就是,国家大事全在无休止的扯皮中耽搁了。
反腐败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可每次调查到关键人物,就好像泥牛入海,没了下文。
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2019年,当时的总统巴特图勒嘎,居然推动通过了一项法律,让自己有权直接罢免看不顺眼的法官和反腐机构的头头。
这不就等于说,运动员亲自下场当裁判,顺便还能把不听话的裁判给开了?
当法律的“遮羞布”被这么一把扯下,老百姓看着那些挂着特殊牌照、在街上横冲直撞的豪车,心里那股邪火能不往上窜吗?
家里乱成一锅粥,想在外面交朋友、找活路,也变得异常艰难。
蒙古国夹在中俄两个大国之间,地理位置可以说是得天独厚。
![]()
它也想得美,搞了个“第三邻国”战略,意思是不光跟你们俩玩,我还要跟美国、日本、韩国这些远方的朋友拉关系,搞个“朋友圈多元化”,免得被谁拿捏住。
想法很好,但现实是骨感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曾不止一次地警告过,一个国家如果政策稳定性太差,今天一个规定,明天一个说法,就很难吸引到真正的大规模长期投资。
就说那个叫“奥尤陶勒盖”的超级铜金矿,这可是老天爷赏饭吃的聚宝盆,世界级的储量。
蒙古政府跟国际矿业巨头力拓集团合伙开发,可这俩“合伙人”从项目开始就没消停过,为了股份、为了利润分成,吵了十几年。
蒙古国内的政客更是把这项目当成了政治牌,每到选举就跳出来高喊“维护国家利益”,要求重新谈判,结果就是项目一拖再拖。
黄金没挖出来多少,投资者的心倒是凉了半截。
另一个世界级的煤矿“塔奔陶勒盖”也是同样的剧本,本来中国神华、美国博地能源这些国际大咖都想来投资,结果蒙古内部自己吵翻了天,硬生生把合作搅黄了。
俄罗斯曾计划修一条过境蒙古的天然气管道,光是“过路费”就能让蒙古赚得盆满钵满,结果呢?
蒙古内部犹犹豫豫,俄罗斯等不及,扭头研究别的路线去了。
![]()
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
所有这些国家层面的闹剧,最终的账单,都得由每一个普通人来付。
最让人揪心的,是那些世代逐水草而居的牧民。
畜牧业是蒙古的根。
可这些年,极端天气越来越多,一种叫“白灾”的现象尤其致命。
一场大雪下来,气温骤降,成千上万的牛羊一夜之间就被冻死。
2023到2024年的这个冬天,更是创了纪录,超过700万头牲畜就这么没了。
对于一个牧民家庭来说,这等于天塌了。
银行的贷款还不上了,孩子的学费也没了着落。
大批破产的牧民只能涌进首都的棚户区,加剧了城市的贫困和混乱。
![]()
一个在乌兰巴托开出租的小伙子说得实在:“新闻里天天说我们又卖了多少矿,可我这车份子钱一分没少,路上的坑还是那么多。”国家的富有,如果不能变成你家餐桌上多出来的一盘肉,那它就只是个冷冰冰的数字。
2017年,由于挥霍无度和外资撤离,蒙古国一度走到了国家破产的边缘,最后不得不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紧急救助。
代价是什么?
是政府必须勒紧裤腰带,削减公共开支,增加税收。
这痛苦,最终还是转嫁到了普通人身上。
街上的抗议火焰或许会暂时熄灭,但只要人们家里的炉子是冷的,心里的火是热的,这个故事就远远没有结束。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