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L.Y
前言
一场 12 天的伊朗 - 以色列空战,把伊朗空军的老底彻底打出来了!曾经迷信美制战机的伊朗,直到自家最先进的 F-14 “雄猫” 锁定以军 F-15 后全打偏,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看不上的中国歼 - 10CE,才是能打硬仗的真家伙。
![]()
冲突的导火索源于 6 月 13 日以色列对伊朗本土的空袭。当日凌晨 3 时许,以色列空军出动 50 余架 F-15I 战斗轰炸机,在 F-35I 隐形战机掩护下,对德黑兰郊区的离心机生产基地及反坦克导弹制造设施实施打击,造成 4 处核心厂房损毁。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迅速回应,于当日上午 7 时启动 “真实承诺 - 3” 行动,一场持续 12 天的空战就此拉开序幕。
6 月 13 日上午 9 时,伊朗空军从伊斯法罕空军基地起飞 6 架 F-14 “雄猫” 战机,携带 AIM-54 “不死鸟” 导弹前往德黑兰西南空域巡逻,试图拦截以军返航战机。根据伊朗军方 9 月披露的作战记录,9 时 28 分,F-14 机组通过 AN/AWG-9 雷达发现 8 架以军 F-15I 战机,立即开启火控雷达锁定目标。9 时 32 分,4 架 F-14 各发射 1 枚 AIM-54 导弹,然而导弹在飞行至距目标 15 公里处时,因以军 AN/ALQ-135 电子战系统干扰,全部偏离航向坠入沙漠。此次拦截失败,成为美制装备 “实战失灵” 的首次信号。
![]()
以色列随即扩大攻势。6 月 18 日晚,以军出动 60 架战机发动第三轮大规模袭击,重点打击德黑兰周边军事目标及帕亚姆机场。伊朗空军出动 8 架 F-14 和 6 架米格 - 29 应对,双方在德黑兰上空展开长达 1.5 小时的近距格斗。
激战中,1 架 F-14 成功咬尾锁定以军 F-15I,发射的 AIM-9L “响尾蛇” 导弹却因红外导引头受干扰脱靶,反而被 F-15I 发射的 “怪蛇 - 5” 导弹锁定,F-14 机组紧急释放干扰弹并机动规避才得以脱险。6 月 21 日至 22 日,以军空袭进一步升级,在迪兹富勒机场和伊斯法罕机场摧毁 2 架 F-5、3 架 F-14 战机,德黑兰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的 2 架 F-14 也在袭击中损毁。
![]()
6 月空战中的美制战机困境
连续的作战失利,让伊朗空军直面美制战机的 “老化危机”。伊朗装备的 F-14 均为 1979 年前引进,服役已超 46 年,尽管通过逆向工程维持运转,但核心部件严重短缺。6 月 25 日,伊朗空军技术部门发布的战后分析报告显示,F-14 此次空战中的核心问题集中在三方面:一是火控雷达失效,AN/AWG-9 雷达在强电磁环境下目标丢失率达 40%,对低空目标探测精度不足 20 公里;二是导弹性能衰减,库存 AIM-54 导弹因储存超 30 年,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下降 20%,有效射程缩减至设计值的 60%;三是航电系统脱节,无法兼容新型电子对抗吊舱,面对以军战机的电磁压制毫无还手之力。
![]()
以军战机的技术代差进一步放大了伊朗的劣势。以色列现役 F-15I 搭载 AN/APG-82 (V) 1 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达 160 公里,可同时跟踪 24 个目标;配备的 “怪蛇 - 5” 导弹采用双波段红外导引头,抗干扰能力是伊朗 AIM-9L 的 3 倍,6 月 18 日的交锋中曾精准命中 1 架米格 - 29。更关键的是,F-35I 隐形战机在冲突初期摧毁伊朗多处防空预警雷达,为后续空袭开辟 “安全走廊”,而伊朗现有装备完全不具备反隐形探测能力。
装备断供更让伊朗陷入绝境。自 1979 年美国实施武器禁运以来,伊朗无法获得 F-14 原厂配件,只能通过黑市拆解旧机获取零件。2024 年,伊朗曾试图从第三国采购雷达部件,却因美国施压导致交易失败。6 月空战中,3 架 F-14 因雷达故障被迫提前返航,2 架因发动机问题中途停车,暴露出美制战机 “无以为继” 的现实。
![]()
歼 10CE 的实战口碑与伊朗考量
美制战机的溃败,让伊朗将目光投向中式装备。早在 5 月 31 日,中国国防部就间接证实歼 - 10CE 取得实战战果,在印巴空战中击落多架战机且自身无一损失,这一消息引发伊朗军方高度关注。歼 - 10CE 搭载的 KLJ-7A 有源相控阵雷达,对空中目标探测距离达 140 公里,可同时跟踪 15 个目标并打击 4 个,在强电磁环境下目标跟踪精度是 F-14 的 2.5 倍。配备的 PL-15E 中远程空空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导引头,有效射程超 145 公里,抗干扰能力显著优于伊朗现役美制导弹。
![]()
更让伊朗动心的是中式装备的体系化优势。中国可提供从战机到防空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歼 - 10CE 能与红旗 - 9 防空系统、预警机通过数据链协同作战,形成 “空防一体” 作战体系。相比之下,俄罗斯装备体系兼容性不足,且交付周期长达 3 年以上,难以满足伊朗的紧急需求。此外,歼 - 10CE 机体单价约 6000 万美元,二手歼 - 10A 仅 2000 万美元,处于伊朗可承受范围,且配件供应有长期协议保障,无需担心外部制裁断供。
伊朗飞行员对中式装备的认可度也在提升。9 月 6 日,伊朗武装部队总司令视察空军基地时,参与 6 月空战的飞行员明确表示,老旧 F-14 难以对抗以军先进战机,急需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和强电子战性能的现代化机型。这一诉求与歼 - 10CE 的性能特点高度契合,成为伊朗推动军购的重要推力。
![]()
11 月的大规模采购计划
经过近 5 个月的评估,伊朗在 11 月正式敲定军购方案。11 月 8 日,中东媒体《半岛电视台》报道,伊朗计划采购数百架歼 - 10 系列战机及苏 - 35 战机,同步引进红旗 - 9 防空系统。这一消息得到伊朗官方间接证实,11 月 10 日,伊朗国防部长阿什蒂亚尼在议会听证会上表示,将 “加速空军现代化进程,选择能快速形成战斗力的成熟装备”。
采购计划采取 “两步走” 策略:首先引进二手歼 - 10A 战机,单价不超过 2000 万美元,预计 2026 年第一季度完成首批交付,快速补充机队规模;同时与中国协商增购全新歼 - 10CE 战机,配套引进 PL-10E 近距空空导弹、KG300G 电子战吊舱等装备,计划 2026 年底前部署 48 架。此外,伊朗还计划在国内建立歼 - 10 系列战机的维修保养中心,实现核心部件的自主维护,彻底摆脱对外部配件的依赖。
![]()
结语
这一决策已引发中东军备连锁反应。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已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表达对歼 - 10CE 的兴趣,埃及空军计划派代表团赴巴基斯坦考察该型战机的实战数据,评估其与本国防空体系的兼容性。以色列则对此高度警惕,11 月 15 日,以色列国防军发布评估报告指出,歼 - 10CE 性能接近以军 F-15I,若伊朗大规模列装,将迫使以军加快 F-35I 部署速度,并升级电子战系统。
参考信源:新华网:6 月 19 日以伊互袭事件报道(2025 年 6 月 19 日发布,冲突进程与损失数据)
澎湃新闻:6 月 22 日以军摧毁伊朗战机报道(2025 年 6 月 22 日发布,战机损毁细节)
环球网军事:5 月 31 日歼 - 10CE 实战战果报道(2025 年 5 月 31 日发布,战机实战性能佐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