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结束了!在尾声时段,降温比预期也强了,其江南,西南,湖南等部分区域最高是超过了14度气温下滑,局部甚至18度,所以,比10度以上稍微强了一点,加上降雨的叠加,体感寒冷明显提升了不少。
然而呢?寒潮之后并不是说就不冷了,新一轮的冷空气又来了,同时更强的冷空气也在准备,又出现了寒潮的味道,那如何发展的?
![]()
当然,西北太平洋区域也没有消停,热带扰动的活跃程度还是存在的,今年第27号台风天琴是不是争议要结束了?要生成,还是不生成?我们就一步一步看看。
新一轮较强冷空气准备,又有寒潮趋势?
在才结束的这一波寒潮之下,我国南北大范围区域都出现了气温的下滑,实力还是相对较强,是一波通透性的降温,当然,回顾一下,其南海的热带扰动,副热带高压退缩,西南气旋的配合等发展,也都是带来了一定的连锁效应,承担了整个寒潮南下的发展。
降温最强是在北方为主,但是南方也不弱,在最终的时段,也出现了超14度的气温下滑,部分区域更强,这足以说明了寒潮实力存在。

虽然这是今年下半年第一波寒潮,但也还是真正的感受到了冬季味道,并且猫哥也要唠叨一下,在寒潮之前,我国冷空气就比较活跃,导致不少区域气温本身都不高,所以,其实也有寒潮,冷空气的叠加,这里提一下,大家知道就行。
而在寒潮之下,南北大范围区域降温,但气温的反弹的确存在,只是没有那么疯狂,而且冷空气的活跃程度也明显提升了,我国发布了新一轮预警,较强冷空气又要来了。
![]()
在22日起,一股较强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长江以北大部地区将有6~8℃降温,局地降温10~12℃,不过看了一下,也会一部分冷空气南下,加上寒潮之后不会快速反弹,这冷会继续,同时在发展之下,并伴有4~6级偏北风,会出现寒风。
这一波之后,更强的一波趋势还会出现,就是远了一点,就是说得有寒潮的趋势,至少当下看到了这个势头,就是在26日前后,我国会出现一波更强的冷空气,从趋势发展来看, 先锋队已经呈现出进入南方,同样西南气旋又在配合发展,预计我国大部地区将有6~8℃降温,部分地区降温10~12℃。
![]()
所以,这个状态来看,还真的可能出现下半年第二波寒潮,但是这个怎么说呢?时间太远了,先观察一下,波动性概率存在,当下注意新一轮冷空气就行,而且南方区域虽然看到寒潮影响结束了,但冷还要继续,这个要注意一下。
新一轮阴雨雪也来了,在哪里分布?
寒潮之下,我国大部区域都没有出现降雪过程,这冬季就像是少了一点什么,但是少部分区域也迎来了今年下半年第一波降雪,而虽然新一轮冷空气的发展,我国暖湿气流的条件满足,还是在我国西部方向明显一点,并且持续的雨雪过程还是不错。
![]()
但是分布的省市区也就那么几个地方,中东部大范围区域没有希望,在黑吉辽,新疆,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等地有阴雨雪的发展,除此之外,其他地方也就没有了。
![]()
从中期数据也可以看到,中东部大范围区域都是没有雨水的,所以,只有西部方向多一点,干冷很激烈了。
所以,这冬季进入状态了,降雨明显减少了,这一点是没有什么争议的,这也让我想起了三峡大坝的事情,也给大家说过,我国蓄水175米,保障冬季,明年春季用水,这完全是没有任何的问题,这下雨水稀少,就知道后面发挥的调水作用了。
回到这里,继续看看台风的问题。
27号台风天琴生成迹象变强?
的确,在新一轮的挑战之下,传统数据上也给出了台风的发展趋势,但是也不是同一个热带扰动。
按照EC(欧洲数值)来看,其偏西进入南海的热带扰动变多,但是都是低压为主。
![]()
而GFS(美国数值)认为在11月下旬有台风出现,是一个西北太平洋中部区域的热带扰动,在偏西发展之下出现,有概率在23日左右出来,并且在登陆菲律宾前,给出981hPa气压值,预计不会靠近华南,而是偏西南下,在南海消失,但有可能带动冷空气活动。
但是其它人工智能数据保持前面的热带扰动发展,FNV3给出的势头依然很强,而GENC也认为要出来,在南海给出982hPa,而AIFS的线路也变多了,但只是低压活动为主。
![]()
所以,综合性来说,27号台风天琴生成迹象变强,但是在哪个身上出来,这还不确定,只能说综合判断趋势变大了,大家还是要注意一下台风,后续迹象明显一点再来看看情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