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网)
转自:安徽网
“勤致富,俭持家;邻里间,和为贵;讲卫生,爱环境……”这是桂林镇连川村的《村规民约》。这份凝聚村民共识的“小公约”,已成为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
连川村有个村史馆,这里不仅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移风易俗的“主阵地”。在小广场的墙壁上,清晰地写着《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涵盖村容整治、孝道传承等方方面面,成了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重要载体。
![]()
为推动民风转变,连川村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成员由村干部、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乡贤组成,他们成为文明新风的“宣传员”和村民办理红白事宜的“贴心管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村规民约关系到咱每家每户,能帮咱解难题……。”“以前办事讲究排场负担重,为了面子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现在有了村规民约,倡导节俭办事,大家都不攀比,也不用为难了。”在连川村的院落间、广场上,红白理事会成员常常用村民听得懂的俏皮话,把节俭办事、孝道传承的道理送到家门口,让移风易俗的理念在欢声笑语中浸润人心。
村规民约的践行,离不开村民的主动参与;乡风文明的涵养,更需要典型的示范引领。在连川村,村民黄步忠就是践行村规民约、传递文明善意的“标杆”。隔壁老人家的灯泡坏了、购买的大米扛不动,“好邻居”黄步忠很快就来帮忙的事情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上演。“勤俭才能持家,善良方能睦邻”,这是黄步忠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以此教育两个女儿,叮嘱她们不与条件优渥者盲目攀比,对困难家庭要力所能及伸出援手,人情往来重心意轻物质,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份理念。
![]()
“一纸公约”里,不只有邻里互助的温暖约定,更写着勤劳致富、诚信处事、爱护环境的生活准则,已深深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下一步,桂林镇将引导广大村民用实际行动践行好村规民约,让文明乡风浸润乡土,让基层治理充满活力,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凌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