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迎来小雪节气,风里裹着的寒气一天比一天重,这时候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可不是简单多穿衣服就能应对的。
脾胃虚弱的人,冬季对“冷”的耐受度极低。《本草纲目》中提到“脾胃喜温恶寒”,脾胃天生偏爱温暖,冬季本就阳气弱,再受冷刺激,功能只会更弱,就像冻住的机器转不动。
很多人冬天会手脚冰凉,以为是“体寒”,却没注意到同时还伴着肚子胀。“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冬季脾胃功能弱,气血生成少,既暖不了手脚,也消化不了食物,所以这两种情况总凑在一起。
冬季脾胃虚弱的人,大便也会“跟着捣乱”。《黄帝内经》中提到“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胃既管“运水”又管“运粮”,一旦虚弱,水液和食物代谢紊乱,大便自然不正常。
还有的人总觉得“没力气”、犯懒。《脾胃论》中说“脾胃虚则元气不足,元气不足则诸病生”,脾胃是身体的“能量工厂”,冬天工厂效率低,身体没了能量供应,自然没胃口也容易累。
![]()
总有人问我用什么来调理脾胃比较好,我觉得除了药物等方法调理,采用食疗的方法也非常好,因为脾胃的功能,就是接纳运化食物,因此用食疗的方法调理脾胃,最为直接,我推荐大家可以吃小米。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经典,提出“五谷为养”,将小米(古称“粟”)与稻、麦、黍、菽并列为五谷,强调其是维持生命、滋养脾胃的基础食物,适合脾胃功能虚弱者长期食用。
《本草纲目》中也详细记载了小米,称其“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小米:百谷之长
中医讲究“归经”,即食物或药物作用于人体的特定脏腑。
小米主归脾、胃经,意味着它的营养成分能“精准直达”脾胃,无需经过其他脏腑“中转”,最大程度减少了营养损耗。对脾胃虚弱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虚弱的脾胃本就“运化无力”,若食物需要“绕路”才能被吸收,只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而小米的“归经优势”,让它的滋养力直接作用于脾胃。
在五行学说中,“黄色入脾”,小米色泽金黄,正是对脾胃最有益的谷物之一。
另外,小米味甘, “甘味”对应中医“甘入脾”理论,能直接补益脾阴、滋养脾阳,为脾胃的运化提供“动力”,且甘味食材多不峻猛,哪怕长期食用也不会给脾胃造成负担。
![]()
脾胃虚弱的核心问题,是“运化能力下降”,就像一台老化的机器,无法高效处理“复杂任务”,而小米的质地,恰好为这台“老机器”减轻了负担。
小米颗粒细小,煮成粥后会变得黏糯软烂,无需脾胃过度“研磨”就能被分解吸收,大大降低了脾胃的工作强度。
小米粥上层的“米油”也是精华所在,是有滋阴强身、调补脾胃的效果的,对产后女性体质恢复大有裨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建议只喝“米油”,但是如果您胃酸分泌过少,吃五谷杂粮容易腹胀,可以选择只喝“米油”来进行调理。
《黄帝内经》记载的“失眠第一方”:半夏秫米汤,至今已沿用2000多年!方中的秫米即现代多用的小米。
科学研究显示,小米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色氨酸,色氨酸在人体内代谢可生成5-羟色胺,这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能够抑制中枢神经兴奋度,产生一定的困倦感。
我们可能经常会听说“褪黑素”这样一种促进睡眠的物质,小米代谢产生的5-羟色胺也可转化生成褪黑素,从而发挥镇静和促眠之功。
![]()
另外,现代营养学通过实验分析,也证实了小米对脾胃的好处。
小米含有维生素B1、B2、B6等多种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是身体“能量代谢的辅酶”,能促进肠胃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帮助脾胃将食物转化为营养,从根本上改善“吃了不吸收”的问题;小米中膳食纤维含量约是大米的2.5倍,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是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缓解脾胃虚弱人群常见的便秘或腹泻。
并且,小米汁黏度较高,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保护胃黏膜,这与古籍中“治反胃热痢”的记载不谋而合。
对于小米的选择,我推荐沁州“黄小米”。
在山西太行山深处,沁州黄镇的核心产区,一片片金黄的谷穗在阳光下摇曳,这里孕育着被誉为“金珠子”的沁州黄小米,一种承载着千年历史与养生智慧的珍贵谷物。
![]()
沁州黄小米生长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这里海拔适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特有的红褐土壤富含矿物质,为黄小米的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
这里遵循古法种植,坚持不使用农药、化肥,严格按照有机标准耕种。收获后的黄小米不经过任何染色、抛光处理,完全保留天然本色。正是这样的匠心坚守,造就了沁州黄小米独特的厚脂质地和浓郁米香,每一粒都饱含着大自然的精华。
![]()
![]()
![]()
沁州黄小米的历史荣耀,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相传乾隆皇帝微服私访至山西沁州,当地官员献上特产黄小米。乾隆品尝后,见其色泽金黄,粒粒饱满,粥浆浓郁,龙颜大悦,当即赐名“沁州黄”,并钦定为宫廷贡米,年年上供。
这一历史典故在《沁州志》中有所记载:“乾隆年间,沁州小米得御赐之名,遂为贡品,名扬天下。”从此,沁州黄小米便以其皇家贡品的身份享誉全国,成为山西的骄傲。
如今,沁州黄小米的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秋收时节,当地还会举行隆重的开镰仪式,传承着这份千年不变的农耕文化。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熬上一锅小米粥,这一粒粒金黄,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更是我们现代人回归自然、寻味传统的健康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