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约评,时事快评
![]()
自1988年我国提出并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第一阶段(1988 - 1993年),是集中在大中城市郊区建立副食品生产基地,增加肉、蛋、奶、鱼、菜等产品的供应。
第二阶段(1994 - 1999年),主要是向纵深发展,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扩大生产基地规模,加强市场体系和流通体系。如被称为“中国蔬菜之乡”的山东寿光就是在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其种植面积多达60万亩,产量更是高达450万吨,供应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
![]()
另外山东莘县、河北邯郸、四川彭州、甘肃张掖、河南新野、河北张北、广东湛江、云南元谋、甘肃兰州的蔬菜生产基地也纷纷崛起。它们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实现蔬菜的反季节生产和全年不断档,既保障了全国十几亿人口的蔬菜基本需求,也丰富了品类多样。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则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质量安全。富起来的中国人,更加注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国家不断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严格控制农药、化肥、兽药等使用。
![]()
然而,为了保证肉蛋果蔬等食品在物流过程中有更长的流通时间和更好的“卖相”,许多生产企业和商家开始热衷于大量使用保鲜剂、添加剂和防腐剂。常见的有苯甲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酯)、亚硫酸盐、壳聚糖、植物提取物、乳酸链球菌素、山梨酸钾、双乙酸钠、胭脂红、柠檬黄、甜蜜素、瘦肉精,糖精钠、反式脂肪等。
以上这些添加剂、防腐剂,只有少量安全无害,大部分都有一定毒性,必须严格控制剂量。可是为了保鲜、增色、提亮,一些企业、农户和商家无视国家规定,常常超标超量使用。甚至采用添加硼砂、硫熏、打蜡,甚至喷洒敌敌畏、杀虫剂等高毒性手段非法牟利,可谓丧尽天良。
![]()
比如亚硝酸盐,对腌制肉类有保鲜和护色作用,但极易转化为高致癌物亚硝胺,可导致人体缺氧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大量摄入会严重增加患癌风险。
如胭脂红、柠檬黄等人工合成色素,能引发皮肤瘙痒、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尤其是对于儿童,能明显影响注意力和行为,导致多动症等问题。
甜蜜素在蜜饯、饮料中最为常见,过量摄入可对人体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尤其对老人、孕妇、儿童危害更加明显。苯甲酸钠,经胃酸反应生成苯甲酸,可对人体肝脏和肾脏产生危害,对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更为不利。
![]()
硼砂、熏硫、打蜡、喷敌敌畏杀虫剂等这些更不用说了,在果蔬、面食、肉类方面的使用并不鲜见,严格来说跟“故意投毒”无异。
作为国家的主管部门,市场监管总局以及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多年来一直不断加强监管和执法,坚决打击非法生产和经营,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
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生产和流通市场,漏网之鱼比比皆是,消费者在购买果蔬肉蛋等食品时总是提心吊胆。尤其在这个网购时代,大家已经习惯了从网上购买各类果蔬食品,电商、网红带货者说的再天花乱坠也不过是为了营销,网购食品的监管难度更大。
![]()
吃到肚子里的东西是否真的安全可靠,大家都希望能及时便捷地看到实实在在的检测结果。可是真的提着一兜蔬菜,或者一块肉一袋面包跑到质监部门去专门检测,又太费时费力,大部分消费者往往也就想想而已。这更加让非法生产和经营行为有了投机心理和钻空子的机会。
因此作者在此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发起一场变革,那就是在规模较大的便民农贸市场和社区广泛设置免费的食品安全检测服务点。
![]()
一是配备快捷高效的检测设备,对常见的添加剂、保鲜剂,尽量做到当场检测,当场出结果。
二是服务点要设置在街头路口,不要深藏在角落的办公室里,以方便群众想检就检。
三是被检测出的超标违规食品,工作人员要主动对生产者和经营者上门追责,不要检出问题推给消费者自行处理。
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相信这个建议应该无不妥之处。(东方约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