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每日幸运签#
近日,上海 25 岁的体育大学在读研究生姚先生,靠上门教骑自行车的兼职火了。这项他做了两年的服务,原本以为学员会以小朋友为主,实际接触后才发现,二三十岁的成年人占了大多数。
![]()
这些成年学员大多带着明确的通勤需求,想解决从家到地铁站或公司的 “最后一公里” 难题。姚先生介绍,学得快的学员 1 小时就能掌握要领,慢一些的两节课也能学会。现在市面上不少人都在提供类似服务,收费标准很清晰,线下教学 800 元包会,成人和青少年每节课 2 到 3 小时,儿童是 1 到 2 小时,90% 的人两节课内都能学会,线上课程则是 400 元包会,姚先生已经教过超过 200 名学员。
![]()
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和美团单车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上海青年春日骑行日均订单量环比上涨超 42%,其中工作日通勤骑行占比接近六成。这些骑行大多是短途高频,平均每次骑行距离 1400 多米,时长不到 10 分钟,正好对应了 “最后一公里” 的接驳需求。大量青年居住在轨道交通沿线的远郊站点,为了降低居住成本选择远距离通勤,骑车成为衔接地铁和目的地最便捷的方式。
对此,有人感叹果然再小众的需求也有市场。也有不少人觉得不可思议,自行车还用花钱学吗?有人称,小时候父亲扶着后座,骑了几分钟回头才发现手早就松开了,自然而然就会了;还有人回忆起骑大梁自行车的日子,刚开始在大梁下面骑,遇到情况就直接扔车,后来尝试骑到梁上,下不来就往沙子堆上倒,摔一次就学会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意思。但也有网友表示理解,成年后再学骑车确实不容易,安全意识强了怕摔,独自尝试很容易产生挫败感,需要人帮着克服心理障碍。
![]()
为什么成年人愿意花几百块学一项看似简单的技能?这背后是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后,人们对效率和安全的重视。现在城市里车多人杂,成年人不像小时候那样敢随便尝试,怕受伤、怕出意外,而专业教练能提供科学的方法和安全防护,快速纠正骑行姿势,比自己摸索省事得多。而且这种上门服务时间地点灵活,教练带着经验上门,正好契合了年轻人对个性化、便捷化服务的需求。
这项服务走红不是偶然,而是市场精细化发展的结果。现在的消费市场不再只满足大众需求,只要能精准抓住细分痛点,再小的领域也能开辟出赛道。姚先生的专业背景让他能提供更系统的教学,这就是服务的核心价值,也是区别于自我摸索的关键。
其实这项看似普通的上门服务,藏着当下市场发展的核心逻辑:精准对接需求,用专业创造价值。成年人学骑车的需求长期存在,只是之前没人针对性提供服务,姚先生抓住了这个缺口,用自己的专业技能解决了别人的难题,既获得了合理报酬,也让更多人享受到了便捷出行的好处。
这也启发人们,生活中很多被忽视的小众需求,其实都是潜在的市场。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元化、精细化,只要愿意去发现、去深耕,用专业能力满足这些需求,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