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吴文婷
银行带着“骨折价”房源杀进楼市。
近日,“银行亲自下场卖房”的相关话题出圈了,同时,“银行直供房”正通过阿里、京东等线上平台席卷市场。据媒体统计显示,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均通过线上平台大量直接销售房产。
其中,国有大行如农业银行挂牌直售的房产标的达3436个(未去重,下同),城商行如吉林银行挂牌直售的房产标的超2000个,农信系统如广东农信挂牌直售的房产标的超1.2万个,贵州农信挂牌直售的房产标的9618个。
所谓“银行直供房”,大多是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产物,当企业或个人借款人无力还贷时,银行通过债权剥离取得完整产权,随后以房东身份直接出售或出租,通常价格低于市场价。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加速处置房产,主要是为了提升债权回收率。在房地产市场调整期,这种直售模式正在成为银行快速盘活资产的新选择。
而低价,则是银行直供房最突出的标签。与普通二手房相比,这类房产普遍以低于市场价10%-30%的价格销售,有的甚至低至市价的一半。报道指出,兰州农商行某套125平米住宅成交价仅151万元,而同地段中介挂牌价达180-220万元,价差高达30%。
有分析人士认为,银行直供房的低价特征会在局部、短期内对二手房报价和中介业务造成冲击,但体量与房源质量决定了它很难成为压低全国房价的长期主因。
“从对房价的影响来看,目前银行直供房实际成交量只占同城二手房总成交的极低比例,普遍在1%—3%,尚不足以决定大盘价格,但低价挂牌会拉低小区或板块内的‘最新锚定价’,对业主和买家的心理预期形成压制。”上述人士谈到。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在存量房时代,关注房子的居住属性尤其重要。以年轻人、新市民、外来人群为主的刚需及改善性刚需占主导,二手房具有区位较好、配套相对完善、即买即住等优势,逐渐成为交易的主导。
按照其说法,对比传统法拍房,银行“直售房产”本质上与法拍房区别不大,但交易风险相对较小,有利于加速资产处置。
不过,银行直供房虽具备多种优势,但仍不能忽视其风险。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建议,首先,房屋的具体状况需要仔细评估,此类房源可能会因为空置较久存在维护问题或者房屋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其次,产权核实仍是必要步骤,在购房前最好到相关部门对房屋的性质、产权情况、查封抵押情况等进行核实,确认完全没有问题后再考虑购房;最后,需要警惕是否存在特殊限制的条款,个别房源可能附带交易条件,例如要求一次性付款、限制办贷时间、过户时间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