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拜登政府官员杰克·沙利文在一档节目中直言:特朗普已被中国“拿捏”,对于中美未来,沙利文分析,共存是大势所趋!
那么,沙利文是如何分析的,他为何认为特朗普已被中国“拿捏”?
![]()
沙利文
沙利文直言:特朗普打不动了
沙利文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拜登政府的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熟悉白宫的底牌也清楚特朗普的套路。
这次他在一档播客节目中毫不含糊地指出,特朗普在面对强劲对手时“遇强则弱”,“中方已经准确掌握了他的行为模式”,这句话,说得扎心但真实。
![]()
特朗普的外交风格大家都不陌生——喜欢打“交易牌”,尤其擅长用威胁开场,等对方慌了再抛出条件达成协议。
这一套在墨西哥、欧盟身上或许还能奏效,但碰到中国,水土不服,中方根本不吃这一套,反而反制得干脆利落,于是,特朗普的“压迫性交易”变成了“自我拆台”。
沙利文指出,特朗普在面对中俄这种战略级对手时,反应是迟钝的,甚至有些慌乱。
![]()
他不敢轻易开战,不敢彻底脱钩,更不敢真的跟中国“拼到底”,因为他知道,一旦中国反击,美国民众首先吃苦。
短期内供应链断裂、通货膨胀上升、资本市场震荡,哪一样不是票仓的致命打击?
所以说,特朗普不是不想硬,而是硬不起来,沙利文的这番话,既是对特朗普的评估,也是对中国策略的肯定,中方摸准了特朗普的“软肋”,在博弈中一步步把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
![]()
还记得今年4月沸沸扬扬的贸易战吗?特朗普政府当时甩出一堆关税清单,声称要“让中国受教训”。
芯片、钢铁、大豆,几乎没有领域能幸免,白宫摆出的架势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甚至扬言要把产业链“搬回美国”。
但结果呢?美方的高压政策并没有换来胜利,中国没有退缩,而是连出反制牌,一边加征关税一边在稀土、制造业等关键领域“以牙还牙”。
![]()
特别是在稀土供应上,中国的精准出击让美国科技企业措手不及,芯片产业链差点断了线。
到了十月,中美元首在釜山会晤,气氛突然缓和,不到一周,白宫就公布了经贸共识落实时间表。
之前咬死不放的关税,被一项项取消,芯片管制也悄然松口,不再谈“不可谈判的国家安全议题”。
这才是真正的转折点,特朗普从“强硬对华”的高调开战,走到了“低调认输”的默默撤退,他的态度变化,不是因为他想合作,而是因为他别无选择。
![]()
11月初的一次电视采访中,特朗普突然说:“我们和中国相处得非常好,我们可以合作,”这话放在几个月前,简直不可想象。
而财政部长贝森特更进一步,表示美方“无意与中国脱钩”,希望保持“稳定的经贸关系”。
这不是“态度转变”,这是战略退却,特朗普不再高喊“让中国付出代价”,而是开始想办法“维持平衡”,这背后,显然是中方的博弈策略起了效果。
![]()
中方步步为营,拿捏住特朗普的“交易底线”
沙利文之所以敢说特朗普被中方拿捏,不是瞎猜,而是有迹可循,中方这次在博弈中,确实掌握了两个关键主动权。
一是对特朗普“交易型人格”的精准洞察,特朗普讲究“得失算计”,而不是“长期战略”。
只要让他感觉到“眼下代价太高”,他就会转身妥协,中国正是通过精准反击,让特朗普看到“强硬带不来胜利”,反而可能赔了选票。
![]()
比如稀土控制政策,直接打到了美国高科技和军工行业的痛点,再比如对美农产品的限制,直击特朗普票仓。
这些反制措施没有情绪化,而是非常“理性且精准”,沙利文指出,这种反制方式让特朗普意识到:硬碰硬不划算,谈判才是出路。
中方通过耐心、战略性布局,把这道“红线”变成了“灰线”,再变成可以协商的“共识”,这背后的战略智慧,不是硬碰硬,而是软中带刚。
![]()
而这些变化,沙利文看得很明白,他说:“中方知道特朗普害怕供应链混乱,所以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他:如果不谈,就别想要稳定,”这句话,说白了就是中方用现实逼着特朗普低头。
如果说,沙利文的批评是对过去的总结,那他对未来的判断,就更值得关注。
他说:“中国不会成为第二个苏联,中美之间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结局,”这句话道出了一个大实话:两国要么一起合作,要么一起受损,没得选。
![]()
美国可以搞脱钩,但脱钩的代价,是自己也要断筋断骨,当今世界,产业链交错,资本流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这是现实,不是政治口号。
11月17日,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香港中美论坛上表示:“中美合作清单可以更长,合作蛋糕可以做得更大,”这不是喊话,而是提醒。
中国正加快推进“十五五”规划,建设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消费市场,美国如果继续封锁,只会错失商机。
![]()
从实际层面看,两国的合作也已经开始恢复:美国农产品出口增加了,中国企业重新进入美方供应链,这不是“谁赢谁输”的分账,而是双赢的结果。
沙利文的那句“中美共存是大势所趋”,并非外交辞令,而是现实逻辑,没有哪个国家能独自定义全球游戏规则,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完全摆脱另一个大国的影响,中美关系不是“零和”,而是“共存的博弈”。
![]()
特朗普的态度转变,正是这种大势下被迫做出的回应,他不是突然变得友善,而是现实逼他低头。
当沙利文说出“特朗普被中方拿捏”这句话时,或许他也没想到,这句话会成为中美博弈新阶段的注脚。
贸易战打了几年,最终还是回到合作的起点,中国没有被打垮,反而在博弈中稳住了节奏,掌握了主动,而特朗普,从强硬到妥协,从叫板到合作,彻底暴露了他的“交易底牌”。
![]()
中美共存,不是理想主义,而是生存逻辑,在全球格局重构的关口,理解这一点,比喊口号重要得多。
谁能适应变化,谁就能引领未来,说到底,谁把握了合作的钥匙,谁就拥有了决定世界方向的能力。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沙利文称特朗普遇强则弱被中方精准拿捏,中美贸易冲突回归原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