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高市早苗正式成为日本第104任首相。 她上任才两周,一句话就把东亚的火药味调到最大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可动集体自卫权。”
这不是媒体断章取义,而是她在国会答询时的原话,白纸黑字写进会议记录。 上一次日本领导人把“台湾”与“日本生存”画等号,还要追溯到1945年以前。
**一句话,为什么炸锅?** 1. 它把“台海冲突”自动升级成“日本参战”,中国外交部连夜召见日本大使。 2. 它把“集体自卫权”从纸面条款变成一触即发的按钮,周边国家股市隔天全绿。 3. 它把日本国内“和平宪法”的防火墙拆得七零八落,连自民党 coalition 小伙伴公明党都跳出来喊“刹车”。
**高市到底想要什么?** 看三份人事名单就懂。 - 防卫省:一口气换上“敌基地攻击能力”派军官,海上幕僚监部直接给潜艇部队加预算。 - 经济财政咨询会议:把“安倍经济学”里最爱放水的若田部昌澄请回来,市场解读为“军备扩张先得有钱”。 - 新设“成长战略会议”:把修宪、强军、半导体回流、能源自主打包成同一道菜。
![]()
用她自己在党大会上的话说:“日本不能再靠别人给的伞,要自己做铁伞,还要能撑出去。” 翻译一下:战后“专守防卫”路线要翻篇,军费、武器、甚至核讨论都重新上桌。
![]()
**国内真跟得上吗?** 街头先说“不”。 - 10月25日晚,东京永田町,3000支荧光棒包围首相官邸,口号只有一句“别把儿子送去台海”。 - 共同社民调:高内阁支持率43%,不支持率48%,女性首相光环抵不过“战争想象”的恐惧。 - 公明党代表石井启一公开放话:“集体自卫权动用,非得先过国会两重门槛,别幻想一句口号就能出门打仗。”
![]()
**中国怎么反?** 三步走,层层加压。 1. 外交:11月1日公布“赴日旅游安全提醒”,用旅游警告这种软刀子,让日本零售业先疼——疫情后中国游客占日本入境消费近20%。 2. 海警:11月3日,2300吨级海警船“钓鱼岛编队”连续巡航56小时,日方称“雷达瞬间开机”,这是今年第38次,比去年全年还多。 3. 法理:对外友协抛出“琉球再议”旧档案,把历史牌重新洗进桌面,警告日本“别在旧伤上撒盐”。
![]()
**美国呢?** 五角大楼发言人一句“欢迎盟友承担更多区域责任”,等于给高市打强心针。 但同日,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悄悄把原定11月下旬的台海双航母演练改到菲律宾海,留出安全距离。 翻译一下:放话可以,真起火别把我拖进去。
![]()
**普通人该担心什么?** - 钱包:日元兑美元跌破155,创37年新低,进口能源涨价,电费明年4月预计再涨14%。 - 行程:赴华签证审核从严,日企员工出差中国平均多等5个工作日,商务成本肉眼可见。 - 安全:高市正在推动“移动式反导装备”部署到西南诸岛,靶场就在那霸市区30公里外,当地居民说“一觉醒来,导弹车停满小学门口”。
![]()
**故事写到这儿,结局未定。** 高市政权的逻辑很直白:用“外部危机”倒逼“内部改革”,先让国家机器转成药铺,再让社会习惯火药味。 但历史经验显示,把安全阀一次拧到底之前,最好先看看减压阀在哪儿——宪法程序、民意反弹、邻国红线,一个都绕不开。
![]()
下一场节点:12月特别国会,防卫省将提交“2025岁暮补充预算案”,里面藏着潜艇改装、远程导弹、甚至核共享研究费的代码。 能不能通过,不只决定高市个人的政治生命,也决定东亚是不是真把“台海—钓鱼岛—自卫权”串成一条燃爆线。
如果你只记得一句话—— **当政治家把“战争”说成“自卫”,普通人就得把“和平”当成工作,盯住每一次预算、每一张投票、每一句“为了你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