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镜头前表示:“只要我还担任总统,他们就不会有任何行动。”岛内很多声音马上将“他们”对应到大陆上,把这句话当作给民进党打强心针。但是这句话就是那个意思吗?
中美会晤之后,特朗普返回美国后连续被媒体追问台湾海峡问题,他一度想回避,但是最后还是在被追问的时候说出了这样的话:“他们不会采取行动。”话音刚落,岛内一些政客就高声表态,表现出“有人庇护”的姿态。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日本政客高市早苗,她借势炒作,公开表示“自卫队出兵”,拒绝撤回有关表述,话里话外都透露出日本已经做好准备的意思。
![]()
随后特朗普做出回应,在一次犀利的问答中,被问到中国是不是美国的朋友,还被问到对日本政客的言论怎么看。特朗普突然表示,美国的很多盟友并不是朋友,而且否认高市早苗的说法和美国有关。这盆冷水给出来的信号很直接:不要替美国说话,更不要把自己当成了别人的主场。
大陆方面看得很清楚:避而不谈也好、小心谨慎也罢,本质上都是“不想被卷入、不想点燃台海”。等到摊牌的时候,美国还是会往降温的方向走。真正使岛内一些人算计被打乱的是会面。
11月12日,国民党“立委”郑丽文接见了美方代表谷立言,谈到了民进党当局喊了好久的“国防预算”。赖清德计划到2030年把军费提高到GDP的5%,这是实打实的大手笔。郑丽文当场泼冷水说:台湾不是一只下蛋的母鸡,台湾也没有印钞机。财政撑不住了,全世界找不出一个把军费提高到这种地步的例子。民进党不退反进,萧美琴到欧洲四处奔走,希望拉更多的国家加入进来,用“增加预算、加强防务合作”作为筹码。
![]()
结果不按剧本发展,美方代表这一次没有打太极,直接表态:美国不希望发生台海冲突,目前的目标是和平。郑丽文称这是意外之喜,岛内节奏则视之为降火信号。美国方面把球轻轻推给“和平”,民进党那边的算盘打得不好使了。它本意是内外兼修,对内表现强硬,对外争取支持;现在美国的说法很明确,和“和平”路线一致的是国民党,不是民进党。
从时间线上看,一开始用“不采取行动”的态度推高舆情,然后用日本政客的极端言论加火,接着用军费预算来控制节奏,准备拿出重头戏;转眼之间,美国方面给出“降温”,不愿意卷入冲突当中,岛内这股冲劲也难以为继。
![]()
预算问题直接牵涉到每一个普通人,不是几个数字,而是医疗、教育、养老、交通是否要压缩一些,给军费腾出更大的空间。“母鸡”、“印钞机”的比喻虽然尖锐但是现实:财政上没有那么多蛋,印钞也不是解决办法。有人认为安全无价,但是账本只认数字。
赖清德的“防务自主”配套话术绕不开对美防务合作、扩大对美设备采购,说穿了就是支付一笔不小的“保护费”。军费占到5%的时候,这笔订单就非常丰厚了,很多人都心知肚明。现在美国不接球了,而是把基调放在和平上,民进党对外背书的难度明显增加。
再来聊聊政治操作,民进党习惯利用外部势力作为靠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向外求助,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支持。这一次美国方面说了一句“和平”,在重要的时候按下了刹车。美国对于自身的利益很明白:台海不能被点着。
![]()
美国都已经看明白了的事情,岛内不应该回避。高市早苗强硬的言论在日本国内可能会吸粉,但是特朗普说了一句“很多盟友不是朋友”,热度就下来了。把国内的选票和内部的斗争强行和美中战略大盘联系在一起,不成立,也会被当作筹码,随时可以撇清。
再者特朗普的“他们”,由于这句话的模糊性,所以很容易被拿来使用。有人把它当成承诺,有人把它当成威慑。但从他之后保守的态度来看,应该是“在我任期内不想出事”,而不是具体的保证。把模糊当作承诺,把自我定位当作他人的意志,那么下一步就很容易产生误判。
不要对依靠外部势力抱有幻想,把安全和民生放在同一个桌面上来算账,把账算清楚了再制定方案。靠口号拉预算、靠对抗找存在,路只会越走越窄。走上统一的大道,顺应大势才是正确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