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气温持续走低,宁夏正面临流感、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态势,11月18日,自治区疾控中心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据当前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显示,自11月份以来,随着气温下降,我区中小学生呼吸道传染病就诊人数呈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5至14岁年龄组。为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各地疾控机构坚持“监测预警、风险研判、精准防控、科学处置”的原则,全面推进各项防控工作。
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副科长、副主任医师王秀琴表示,根据我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病原监测结果显示,当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流感病毒是我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病原体,主要流行型别为甲型H3N2亚型;同时,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也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形成“流感为主、多病原叠加”的流行格局。现阶段,多病原监测过程中检出的所有病原体均为已知常见类型,没有发现未知病原体,疫情整体处于可防可控范围。
结合宁夏的气候规律与历史监测数据,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是我区流感的流行高峰,预计未来1至2个月内,我区仍将以甲型 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同时伴随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共同或叠加流行,流行强度会进一步上升。托幼机构、学校因人员密集、通风相对不足,且低龄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防护意识薄弱,是聚集性疫情的高风险场所,需重点加强防控。
针对近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情况,王秀琴表示,在监测预警方面,全区各级疾控机构强化多渠道监测体系,统筹开展流感、呼吸道多病原及不明原因肺炎监测,规范病例网络直报流程,通过增加流感样病例标本采集频次、优化检测流程,实时追踪病原谱变化与毒株变异情况,确保监测数据“及时、准确、全面”,为临床诊疗方案调整和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在疫情处置方面,建立“日监测、周分析、月评估”的疫情分析机制,及时识别疫情风险点。针对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一旦接到聚集性疫情报告,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学校落实健康监测、环境清洁消毒等措施,实现 “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严防疫情在校园内扩散蔓延。
在疫苗接种方面,聚焦重点人群与场所,积极动员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儿童、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接种流感、肺炎球菌等疫苗,着力构建免疫屏障。
在诊疗保障方面,落实疾控监督员制度,选派专业人员进驻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指导医疗机构规范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流程,严格执行院感防控与传染病报告管理要求,助力提升临床诊疗和医疗救治能力。
在健康宣传方面,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平台,以专家访谈、公益宣传等形式开展针对性科普,内容涵盖 “流感传播途径”“疫苗接种必要性”“日常防护方法”等核心知识,重点倡导“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健康习惯,帮助公众建立科学的防病意识,提升自我防护能力。(宁夏日报记者 尚陵彬 李宏亮 文/视频)
近期
流感
已成为
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
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
检测阳性率第一的病原体
占比达到17.5%
同时
鼻病毒感染率也较高
什么是鼻病毒?
感染鼻病毒后有哪些危害?
如何预防和应对?
什么是鼻病毒?
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有何区别?
鼻病毒又称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 HRV),是一种很小的单链RNA病毒,它是引发普通感冒的主要“元凶”之一,在成人和儿童中非常常见,是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占30%至50%)。
HRV全年均可发病,其主要通过飞沫进行呼吸道传播,可在器物表面存活数日,因此也可通过器物—手—鼻的接触而传播。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人群对HRV普遍易感,特别是3岁以下儿童。
一般来说,秋冬季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普遍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咽喉疼痛、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但不同病毒感染也有不同特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公丕花介绍:
- 呼吸道合胞病毒常见于幼儿发病,2岁以内的孩子更为高发,表现为流涕、低热、咳嗽等症状,婴幼儿可能出现明显喘息、哮鸣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 流感主要为全身症状居多,一般症状较重;
- 鼻病毒主要表现为轻症感冒,会有较为明显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典型症状
值得关注的是,不同疾病在用药上有较大区别。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均无对应抗病毒药物,感染后主要采取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手段;而流感确诊后尽快服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公丕花提醒,针对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对其他病毒感染没有帮助,同时,无论是哪种病毒感染,盲目使用抗生素都是没有益处的。
感染鼻病毒后有哪些危害?
鼻病毒主要“攻击”我们的上呼吸道,对于成人来说,主要会引起普通感冒,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鼻痒、喉咙痛等症状。同时,还可能伴随轻微发烧、头痛和疲劳等。大多数人症状持续7至10天后会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
然而,对于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慢性病患者或免疫缺陷者)来说,鼻病毒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
- 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特别是婴幼儿和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已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可能加重病情。
- 眼部不适: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眼睑肿胀等症状。
- 并发症:部分人可能发展为鼻窦炎、中耳炎等。
尤其是儿童,鼻病毒感染后的症状可能比成年人更严重,还可能伴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问题。
如何预防和应对鼻病毒?
想要远离鼻病毒,“预防”是最关键的一步: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外出归来或接触公共物品后,应遵循六步洗手法,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手20秒。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纸巾或手肘遮挡,避免飞沫传播。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减少病毒在室内的传播机会。
- 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每天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 减少接触感染源:如果身边有感冒患者,尽量避免与其近距离接触,并做好相关防护。
如果不幸中招,出现了感冒症状,不要慌张,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自愈的。以下是一些应对小技巧:
- 多饮水,多休息:帮助身体恢复,减轻症状。
- 对症治疗:根据具体症状使用感冒药,但不需要滥用抗生素,因为鼻病毒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对它无效。
- 避免传染给他人:注意手部卫生,使用过的纸巾要妥善丢弃,丢弃后立即洗手;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 严重时及时就医:如果症状持续恶化,如高烧不退或呼吸困难,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应立即就医。
冬季是鼻病毒感染高发期
也是感冒“扎堆”的时候
日常注意勤洗手、多通风、增强体质
如果感冒症状已经出现
也不用过于紧张
科学应对、多多休息
来源: 宁夏新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