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甘肃网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刘延海 苏黎明
“十四五”期间,白银市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充分发挥本地优质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力军”和“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定期走访重点企业,精准把握企业发展需求与产业链配套短板,明确招商方向,为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甘肃一帆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工人忙碌,一派争分夺秒、全力冲刺的建设场景。甘肃一帆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敦告诉记者:“目前,一期工程基本建成,预计12月投产,二期工程明年投产。”
总投资2.4亿元的甘肃一帆新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氧化铁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这家远道而来的企业为何选择落户白银呢?
近年来,白银高新区建立了“链主出题、政府解题”机制。白银高新区经济合作部部长王德磊告诉记者:“我们主动与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深度对接,深入调研产业发展现状,重点筛选硫酸亚铁资源化利用企业,最终在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的引荐下,锁定了在新材料领域具备技术与产能优势的甘肃一帆新材料有限公司。”
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谢立纲说:“甘肃一帆新材料有限公司利用我们公司的副产品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高价值的氧化铁新材料,有力补强了本地循环化工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甘肃一帆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敦表示:“我们主要用的是硫酸亚铁液氨,而这些白银本地都有,并且距离都不超过10公里。这解决了我们的生产要素供应问题,让我们能够安心落户白银。”
项目签约只是开端,服务保障才是关键。为推进签约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白银高新区推行“项目管家”制度,优化审批流程,使项目落地周期较常规压缩30%以上。
白银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庆国介绍:“园区创新推出手续代跑、系统代填、材料代拟‘三代’服务模式,为项目提供全流程帮代办服务,实现了材料精简、环节减少、时限缩短,企业办事平均时间缩短20%。”
“这种招商方式既能依托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壮大产业集群规模,又能借助项目落地吸引技术、资金与人才。同时,企业之间捆绑在链上,产品、副产可互相循环复用,实现了降本增效,提升了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还极大地降低了安全环保风险。”王德磊说。
“十四五”以来,白银市着力开展地企联合招商,中科云图低空经济、中车锦源智慧能源装备制造等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相继落户,以有效投资夯实了发展基础。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以来,白银市累计签约项目461个、签约资金1450.53亿元,增长121.06%;完成到位资金1210.01亿元,增长56.89%;其中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48个、签约资金606.04亿元,增长220.41%。
白银市同时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持续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S35景礼高速纳入全省“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开工建设,中兰客专引领白银进入“高铁时代”,通用机场实现了白银人的“飞天梦”,甘肃中部生态移民供水工程全线贯通……“十四五”以来,白银累计实施省市列重点项目1055个,完成投资1964.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张庆国表示:“下一步,白银高新区将以精准招商、以链引商为核心,优化服务为支撑,机制创新为动力,持续提升招商工作实效。搭建立体化招商体系,聚焦循环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细化产业链、资源、基金等招商图谱,主动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通过‘以商招商’‘以链引商’等模式,靶向招引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头部企业与优质项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