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胡歌带着新电影《三滴血》来到武汉路演。 现场,胡歌分享了一个深刻的转变:因为如今他已为人父,电影中那个失去孩子的痛苦角色,若是现在接到剧本,他可能会犹豫,甚至没有勇气去演绎。
![]()
“好闺蜜”袁弘和难学的方言
一站上路演舞台,胡歌就打开了话匣子,细数他和武汉的特殊缘分。他告诉在场的观众,自己人生中第一部主演的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就是在武汉拍摄的,而且全程使用了武汉方言。回忆起当初学武汉话的经历,他皱着眉头笑着说:“费了老大的劲儿了! ”随即,他现场秀了一句“蒜鸟蒜鸟,都不容易”(意为“算了算了,都不容易”),地道的发音赢得了满堂彩。
说到兴起,胡歌还忍不住爆料:“我的好闺蜜也是武汉人。 ”他笑着补充,不知道这位“好闺蜜”武汉籍演员袁弘当天有没有“打喷嚏”。 这已不是胡歌第一次在武汉提及袁弘,此前他来汉宣传其他作品时,就曾表示对武汉印象最深的元素就是这位大学室友。 这份深厚的友情,也成了他与武汉这座城市之间一条有趣的纽带。
![]()
《三滴血》一个父亲深入人贩团伙的艰难抉择
电影《三滴血》由新人导演康博编剧并执导,胡歌、文淇、高子淇领衔主演,闫妮特别出演。 影片讲述了胡歌饰演的朱邵玉(代号“驯鹿”),为了寻找被拐卖的儿子,不惜潜入人贩团伙内部。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得不以人贩子的女友,一位怀孕的年轻女孩李棋(文淇饰)作为筹码,来交换线索,从而揭开一个家族式人口贩卖产业链的黑幕。
导演康博在路演现场透露,当初他决定找胡歌出演时,身边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因为他只是一个初次执导电影的新人导演。 他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死的精神”,将剧本递到了胡歌手中。 令人惊喜的是,胡歌真的接下了这个角色。 胡歌解释说,他被剧本的社会意义所打动。
他认为康博选择这样一个缺乏娱乐和商业元素的打拐题材,需要很大的勇气。 他在这部影片的文本中看到了社会责任和影片上映后可能产生的社会意义。 同时,他在“驯鹿”这个角色身上,看到了复杂的人性多面性,这对演员而言是难得的挑战机会。
![]()
从演员到父亲,心态巨变让角色体验更具冲击
胡歌透露,《三滴血》这部电影实际上是六年前拍摄的,当时他还没有成为父亲。 他坦诚地表示,如果是在当下已经身为人父的情况下拿到这个剧本,他很可能会犹豫要不要接演。 “因为有了孩子,你才真正感受到亲情意味着什么,”
胡歌解释道,“我可能就没有勇气去进入这个角色,去体会失去孩子的那种痛苦。 ”他甚至觉得,哪怕只是在电影世界里,要去感受失去孩子的痛苦,作为父亲的他都是不愿意去面对和尝试的。
![]()
最好的礼物是陪伴
就在武汉路演的前一天,胡歌在杭州站活动中破例收下了粉丝的一份礼物,全运会的公仔“大湾鸡”。 原因很简单,他觉得女儿肯定会喜欢。 这件事迅速登上热搜,再次验证了胡歌“女儿奴”的属性。
在武汉,当记者顺势问他,除了“大湾鸡”还想给女儿带什么礼物时,胡歌几乎没有犹豫,他想了想认真地回答:“其实我最想带的是我自己,因为我不在的时候她才需要公仔,我觉得最好的陪伴当然是我了。 ”这个充满温情的回答,比起任何昂贵的礼物,都更能体现他对女儿深沉的爱。
![]()
影片背后的真实故事
《三滴血》的创作灵感源于导演康博多年前看到的一则真实新闻事件。 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失踪的儿子,用尽各种方法,甚至尝试潜入犯罪团伙内部获取线索。 然而,进去之后他才发现这个团伙的复杂程度远超想象。最终,这位父亲没能找到自己的孩子,却不得不协助人贩子转移其他孩子,这让他陷入人生最黑暗的时刻。在随后的数年里,他通过间接举报等方式,陆续救助了十几个孩子。
带着“蒜鸟”和期待离开
活动最后,胡歌带着武汉粉丝赠送的“蒜鸟”离开了现场。 这个颇具地方特色的小礼物,连同他与武汉这座城市、与现场观众之间的情感互动,为这次路演画上了一个温暖的句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