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4月24日顾建忠回归担任上海银行董事长以来,至10月30日发布的三季度报告期间,上海银行实现了过去四年中最快的营收增速,并创下了过去三年来最高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其中,营业收入的增速,也是上海国资委旗下三家银行中最高的。
很可惜的是,这一本来足以光耀上海银行业的业绩,却被一点瑕疵遮掩了光彩。根据沪深交易所最新公布的2024-2025年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结果,上海银行成为A股上市银行中唯一一家信息披露评价等级下降的银行,由A类降至B类。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2家获评A类,20家为B类。上海银行的评级下降可能与其近年来境外业务的风险暴露有关,包括子公司业绩亏损和监管处罚等问题。
这多少让上海银行的股东意难平,本来凭借业绩的持续走高,上海银行股价曾在今年7月刷新了自2019年以来的历史最高价,达到11.17元/股,11月股价经过盘整后又再次上扬。但信披质量的降级,带来了一定的资本市场信誉损失 ,也让上涨的预期减弱。导致信披降级的“猪队友”“拉后腿”,让顾建忠团队的150个日夜的努力成果,大打折扣,实在令人遗憾。不过,古语有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上海银行能借机把导致信批降级的“猪队友”及时“清理”,对该行中长期的股价表现也是好事。
![]()
营收、净利均达今年来最高水平
![]()
尽管和头部的其他城商行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但从营收和利润看,在顾建忠回归上海银行后,上海银行展现出营收和净利润向上走的趋势。
以营业收入为例,前三季度的总营收达到411.4元,是过去三年最高水平,同比较2024年增长4.04%,也是最近四年来最高的。较高的营收增幅,让上海银行不用像其他银行那样,靠削减人力成本和减少不良贷款的资产处置来提升净利润。净利润保持在2.77%,虽然和头部的江苏银行、宁波银行相比仍有差距,但却是最近三年以来最高的一次。
![]()
营收和净利的上佳水平,也直接带动了公司的股价。今年7月,上海银行股价曾创造过去五年来历史新高,达到11.17元/股。随后虽然经市场调整,股价略有下滑,但至11月,又回到了10元/股以上。
![]()
尽管,受息差收紧、债券市场动荡的不利因素影响,上海银行今年前9月依然在利息净收入、投资收益两项收入上持续保持增长。
根据半年报,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银行今年新投放贷款定价下降,叠加存量业务重定价因素影响,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同比下降 0.60 个百分点。其中,公司贷款和垫款、个人贷款和垫款、票据贴现平均收益率分别下降 0.45 个百分点、0.84 个百分点、0.53 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存款平均付息率同比下降0.38个百分点,其中公司存款平均付息率同比下降0.39个百分点,个人存款平均付息率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面对利差、息差进一步收窄的不利局面,上海银行一方面推动中长期存款向短期限转化,优化存款结构,降低存款付息率;另一方面降低了同业拆借和向央行拆借资金的规模,最终通过规模因素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长12.39亿元,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78亿元。
相比利息净收入,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是上海营收增长的关键。与2024年前9月相比,投资收益的增幅接近六成,是营收增长的“头号功臣”。
在债券市场波动下,取得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实属不易。
![]()
不靠降薪增利
![]()
正是因为营收的增长创造了过去四年来的历史最佳成绩,上海银行可以不靠降薪和减少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依然实现净利增长,这在上市银行中实属难得。
根据该行披露信息,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较2024年同期增加超1600万元,员工人数则从上一年年末的14194人减少至今年6月末的14036人。
![]()
与此同时,该行较上一年同期多计提了9.87%的信用减值损失,以将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18%的水平以下。
营收和净利的增长,让上海银行有能力加强拨备覆盖率。截至9月末,上海银行拨备覆盖率达255%,较6月末提升了11个基点。
这与部分上市银行通过下调拨备覆盖率来增加净利润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反差。中期分红比率也因此提升至32.22%,达上市以来最高水平。华泰证券,预言上海银行2025年至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可以分别2.8%、4.6%、5.9%,给出了12.38元的目标价。平安证券给出的盈利增速预期更为激进,认为2025—2027年的盈利增速分别是3.6%、5.7%、6.0%。浙商证券给出的目标价甚至达到了14.22元,对应2025年的PB0.84倍。
![]()
“猪队友”拖累预期
![]()
让投资者看好上海银行的原因,还在于顾建忠为首的高管团队积极增持。7月25日晚间,上海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 A 股股票,总金额约为460万元至470万元。其中,董事长顾建忠买的最多,高达10万股,耗资超过100万元。
然而,在投资者普遍看好上海银行之时,一场意外,差一点葬送了资本市场的良好局面。
近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布了2024-2025年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结果,上海银行(601229)成为A股上市银行中唯一一家信息披露评价等级下降的银行,由A类(优秀)降至B类(良好)。这一变动在整体表现较好的上市银行板块中尤为引人关注。据分析,上海银行此次评级下调可能与其近年来境外业务出现的经营波动和合规问题有关。
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信披评级均保持在B级及以上,其中22家获评A类(优秀),20家为B类(良好)。例如,上海银行在2024-2025年度的信披评级由A类(优秀)降至B类(良好),成为唯一一家评级下降的银行。评级上升方面,光大银行(601818)、华夏银行(600015)、浙商银行(601916)、杭州银行(600926)和张家港银行(002839)共5家银行实现从B类到A类的提升,唯有上海银行被降级。
对该行的降级,媒体给出的原因说法不一。
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对该行开出80万元罚单,明确指出其存在“境外机构重大投资事项未经行政许可”的违规行为;同年9月,监管部门进一步作出追责决定,时任上海银行海外业务部相关人员因对该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被给予警告处分。
不过,2025年4月25日,国泰海通证券发布《关于上海银行2024年度持续督导书》,指出上海银行在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其信息披露评价等级由A类降至B类。截至报告签署日,上海银行已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国泰海通作为保荐机构已按规定审阅其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确认公司向上交所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在信息披露文件审阅流程上,上海银行根据保荐机构建议对信息披露文件进行适当调整,截至报告签署日,不存在因信息披露出现重大问题而需公司更正或补充的情形。针对社交媒体传闻核查工作,国泰海通持续跟踪市场对上海银行的报道与传闻,督导公司及时澄清并准确进行信息披露。上海银行也不存在应当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也不存在披露信息与事实不符的情形。
这使得导致上海银行信披评价降级的原因更加扑朔迷离。
不过,对上海银行来说,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及时发现“拉胯”的“猪队友”,并及时“扫雷”,才能在业绩持续创新高时,保障股价的持续上升。从这点看,信披降级虽为不利情况,但也是上海银行的一个机遇。
![]()
版权声明:所有Y角兽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Y角兽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