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管理投喂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办法是禁止投喂!

0
分享至

一项花了17年时间、追踪了439头大象的研究建议:游客别再投喂野生大象了


研究者花了17年追踪斯里兰卡乌达瓦拉维国家公园(UNP)和印度尼尔吉里生物圈保护区(NBR)的野生亚洲象,结果发现,游客的投喂行为,正在系统性地将这些聪明独立的巨兽,变成依赖人类、具有攻击性的“路边乞丐”,并最终将它们推向死亡


乌达瓦拉维国家公园的大象|Thrillophilia


爱护野生动物,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距离,别投喂”。

这项研究也向政府和旅游业发出了一个明确警告:试图“管理”投喂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办法是严格禁止,没有例外。


乞食会传染

乞食会在大象中间传染,而且大象一旦学会,它们就会乞食一辈子。


对于大象这样聪明的动物,一次成功的“奖赏”(得到食物),就可能形成难以磨灭的记忆。

在斯里兰卡的乌达瓦拉维国家公园(UNP),研究人员观察到至少66头雄性大象在公园边界的电围栏处向人类乞讨食物。这个数字占到了当地被识别雄性大象总数的9%~15%——这在生态学上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表明该行为已成为一个显著的种群现象,而非孤立事件。

更可怕的是,这种行为非常持久。有14头大象在超过11年的时间里,被持续观察到有乞食行为。这已经不是临时的觅食策略,而是它们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

乞食给大象和人都带来了危险。


在乌达瓦拉维国家公园里和围栏边的大象|参考文献[1]

研究发现,在围栏处出现的倾向与个体被观察到的总天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至少有三头大象和一个人在围栏附近死亡。一只未成年雄性大象在冲破并穿过道路后被一辆公共汽车撞死。另一只未成年雄性在破坏围栏觅食甘蔗后被非法射杀。第三只雄性大象在掉入附近村庄的水井后死亡。2021年,一名成年男子在靠近另一处围栏时被一头大象杀死。

在印度的尼尔吉里生物圈保护区(NBR),2007-2022年间观察到11头被游客食物驯化的雄性大象,其中:

  • 4头(36%)因人为原因死亡。

  • 1头(Rivaldo)严重受伤但幸存。

  • 6头仍然存活,其中5头在2020年新冠疫情后不再寻求人类食物。


从乞食到死亡的“三步曲”

在斯里兰卡,至少有三头大象的死亡与围栏区域的活动直接相关(一头被公交车撞死,一头因闯入农田被非法射杀,一头掉入村庄的水井)。在印度,11头被投喂的大象中,有4头死于非正常的人为原因,死亡率高达36%。

这些大象是怎么死的?

第一步:被食物吸引到危险地带

围栏通常紧挨着公路和村庄。大象为了乞讨,长时间在这些地方徘徊。一头年轻的公象在冲破围栏穿越马路时,被一辆飞驰的公交车撞死。

第二步:对人类失去敬畏,行为升级

习惯了从人类手中获取食物后,大象会觉得人类=食物来源,从而不再害怕人类,会主动接近人类,甚至拦截车辆索要“过路费”(这种行为在泰国等地被称为“大象收税”)。


投喂大象|Udawalawe Elephant Research Project

当大象得不到满足时,攻击性就会显现。2021年,在乌达瓦拉维,就有一名男子被大象杀死在围栏附近。

当乞讨不到时,它们就会开始尝试闯入农田。一头年轻公象因此被愤怒的农民射杀。

第三步:在人类活动区遭遇各种意外

一头大象在村庄附近游荡时,不幸掉进了一口深井里淹死。如果它一直待在森林深处,根本不会遇到这种人造陷阱

科学家们还在围栏附近的大象粪便中发现了塑料袋,因为有些游客直接把还包着塑料袋的芒果喂给了大象。


明星大象的悲剧

兰波是一头成年雄象,曾是当地的动物明星。早在公园架起电围栏之前,它就是最早学会向人类讨食的“开山鼻祖”之一。它很聪明,知道如何摆出可怜的姿势,用鼻子温柔地接过食物。游客们觉得它温顺又可爱。


经常与人类互动的明星大象兰波| Ilja Van Braeckel(d);其它图片来自Udawalawe Elephant Research Project

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兰波的生活就是白天在围栏边乞讨,晚上回公园里休息。甚至在雄象的“狂暴发情期”(Musth)也常常留在围栏行乞。

所谓“狂暴发情期”,是成年雄象周期性进入的一种生理状态,期间它们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升高,变得极具攻击性,唯一的本能就是大范围游走、击败竞争者并寻找雌性交配。

对于兰波来说,食物的诱惑,竟然战胜了发情期的激素。

转折点在2020年到来了。由于新冠疫情和经济危机,斯里兰卡的游客数量锐减。突然之间,兰波没有了游客的投喂。

兰波开始在夜间冲撞并破坏曾经困住它的电围栏,闯入附近的甘蔗地大吃大喝。它的行为从“乞讨”升级为了“抢劫”。它甚至闯入过一个水库的发电站,虽然那里并没有食物。这表明它的行为已经变得混乱和不可预测。

最终,这头曾经的明星大象,因为其日益增长的危险性,多次被提议捕捉或转移。虽然在民众的反对下得以幸免,但它也曾两次被愤怒的村民所伤。

2023年4月后,科学家们再也没有见过它,他们推测,这头传奇而又悲剧的大象,很可能已经不在了。

另外一头大象“利瓦尔多”(Rivaldo)则幸运地得到了康复计划的支持。

利瓦尔多是印度研究点一头因爆炸物导致象鼻严重受伤的成年雄象。

2013年,它的象鼻末端被人为设置的爆炸物(可能是为了驱赶或偷猎)炸掉了约30厘米。

然而,正因为它之前被游客喂习惯了,对人类有一定信任。这使得兽医团队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们用甘蔗和水果分散它的注意力,在它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近距离为它清理和治疗伤口。这在野生大象的救助中极为罕见。

利瓦尔多继续在老地方接受投喂,成了当地的“残疾明星大象”。有居民认为它“残疾”无法在野外生存,发起运动要求将它圈养。于是,2021年5月,利瓦尔多被捕,关进了狭小围栏里接受训练。科学家认为,这是对一头能够独立生活的野生动物的非法监禁。他们将此事诉诸法庭。最终,法院做出了判决,释放“利瓦尔多”


利瓦尔多在喂食时接受治疗(a);2021年,利瓦尔多在护林员的近距离监视下(b);2024年,利瓦尔多不再戴着项圈,正在森林里觅食|SigurNature Trust

2021年8月,被释放的利瓦尔多第一时间就跑回了它被投喂的老地方。但这次,护林员们介入了。他们不再让游客靠近,并用温和的方式将它驱离。

同时,一个详细的康复计划开始实施。奇迹发生了。在没有了人类食物来源后,利瓦尔多开始重新完全依靠自己觅食。 如今,它看起来比以前更健康,很少再进入村庄。护林员们仍然像保镖一样远远地跟着它,确保它不再被人打扰。


为什么“有管理的投喂”行不通?

既然完全禁止这么难,那能不能搞一个“有管理的投喂”呢?比如,设立专门的投喂点,规定只能喂健康的食物,由专业人员管理,这样既能满足游客,又能保证安全,岂不两全其美?

科学家们用一个被称为“野生动物旅游可持续性黄金五问”的评估工具,对这个想法进行了评估。

第一问:行业可操作性(Industry Tractability)

这事管得住吗?

答案:管不住。(得分:低 -)

谁来喂?不是少数几个专业人士,而是成千上万、背景各异、语言不通的游客。你不可能给每个游客都配一个监督员。怎么保证他们不喂塑料袋?怎么保证他们不因为大象没“配合”而扔石头?

这种“全民参与”的活动,从本质上就是失控的。它激励的是游客的冒险行为和动物的依赖行为,根本无法有效管理。


游客投喂非常常见|Udawalawe Elephant Research Project

第二问:社会经济效益(Socio-economic Benefits)

谁赚钱,谁倒霉?

答案:极少数人赚钱,大多数人倒霉。(得分:低 -)

投喂带来的经济收益,主要流向了少数旅游经营者和路边小贩的口袋。但它带来的成本,是全社会在承担。

大象破坏农作物,农民血本无归。

大象攻击人类,造成伤亡,受害者家庭承受巨大痛苦。

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去处理冲突、救助动物、修复设施。

一项研究发现,在乌达瓦拉维,大象旅游带来的收益只有三分之一留在了当地社区。而那些不住在公路边,无法从游客身上直接赚钱的村民,则只承担了风险,却得不到任何好处。

第三问:保育成果(Conservation Outcomes)

这是在保护还是在破坏?

答案:彻头彻尾的破坏。(得分:极低 --)

这项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一些大象陷入危险,甚至死亡。更严重的是,大象们通过“社会学习”传播了有害行为,污染了整个种群的“文化”

大象和人类一样,拥有“文化”。它们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很多生存技能,比如去哪里找水、什么季节吃什么植物、如何躲避危险,都是通过向族群里经验丰富的长辈学习得来的。这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智慧。这种动物间的“有样学样”,在科学上被称为“社会性传播”。

“文化”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也存在于许多高智商动物群体中。保护一个物种,不仅是保护它的基因,更是保护它独特的、赖以生存的“文化”。而投喂,正在从根基上摧毁和污染这种文化。

游客们短暂的“积极体验”,是以当地社区长期的负面影响和物种整体的生存风险为代价的。在当地居民因为不堪其扰而发起运动要求挖沟渠、捕捉大象时,“人象和谐”就已经无法实现了。

第四问: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

大象真的“开心”吗?

答案:非常不开心,而且很不健康。(得分:极低 --)

垃圾食品的危害: 人类给的食物(水果、甘蔗、面包)糖分极高,就像让一个天天吃粗粮的健身达人改吃薯片和可乐。这会导致它们营养不良、患上代谢疾病(比如,有研究发现被游客投喂的海鬣蜥更容易得高血糖)。


人类经常投喂水果给大象吃|Udawalawe Elephant Research Project

生活习性紊乱: 野生大象的食谱极其复杂,包含数百种不同的植物,它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广阔的区域里觅食。这是一种复杂的、与季节变化紧密相关的行为。乞食完全破坏了它们自然的生活节律。

疾病传播风险: 人类与大象的近距离接触,增加了疾病(如结核病)相互传播的风险。这在过去十几年里一直被视为一个潜在的致命威胁。

第五问:生态系统影响(Environmental Impacts)

森林会怎么样?

答案:未知,但很可能很糟糕。(得分:未知/负面)

大象是“生态系统工程师”。它们通过采食、迁徙和排泄,塑造着森林的结构。它们吃掉一些植物,为另一些植物创造生长空间;它们长途跋涉,把植物的种子带到远方,是高效的播种者。

如果一个区域的大象都跑到围栏边“上班”了,那么森林里谁来做这些重要的工作呢?树木的生长、种子的传播都会受到影响。虽然具体影响多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生态系统会受到影响。

“有管理的投喂”是一个伪命题,它难以持续,弊大于利。

管理者应当对喂食者实施现场罚款,对鼓励喂食的旅游经营者采取措施,与当地利益相关者合作教育游客,通过栖息地管理和恢复解决栖息地退化问题。

那普通人能做什么?

  • 成为一个“不投喂”的旅行者:无论动物看起来多么可爱、多么可怜,都请管住手,不投喂。

  • 用你的消费投票: 选择那些明确承诺“不投喂、不打扰”野生动物的、负责任的旅游公司。让市场知道,专业比噱头更受欢迎。

  • 保持敬畏,远远欣赏: 真正的美,在于距离。用望远镜去观察一头在远处从容觅食的大象,感受它的自由与力量,远比用一根香蕉换来它卑微的乞讨,要震撼得多。

对野生动物的爱,必须建立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让它们远离人类,就是对它们最大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de Silva, S., Davidar, P., & Puyravaud, J. P. (2025). Don't feed the elephant: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food‐provisioning wild elephants. Ecological Solutions and Evidence, 6(3), e70060.

作者:游识猷

编辑:黄线狭鳕

题图来源:Udawalawe Elephant Research Project


本文来自果壳自然(ID:GuokrNature)

如需转载请联系sns@guokr.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出乎意料!继王曼昱后,陈梦也避开跟孙颖莎打比赛,放弃女单一号

出乎意料!继王曼昱后,陈梦也避开跟孙颖莎打比赛,放弃女单一号

侃球熊弟
2025-11-19 17:44:51
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

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

界面新闻
2025-11-19 10:37:00
美国制裁即将生效 俄罗斯原油价格暴跌至每桶40美元以下!

美国制裁即将生效 俄罗斯原油价格暴跌至每桶40美元以下!

财联社
2025-11-19 16:11:19
54.3万人取消赴日机票,俄罗斯泰国争抢中国客源

54.3万人取消赴日机票,俄罗斯泰国争抢中国客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9 20:20:05
施一公:这是中国潜伏的最大危机!(发人深省)

施一公:这是中国潜伏的最大危机!(发人深省)

霹雳炮
2025-11-18 20:38:34
击败吴艳妮的 “黑马” 刘景扬是谁?

击败吴艳妮的 “黑马” 刘景扬是谁?

后体工队长
2025-11-19 23:09:38
黄晓明和杨颖的结婚照,当时真是挺大胆的

黄晓明和杨颖的结婚照,当时真是挺大胆的

可乐谈情感
2025-11-20 01:26:37
中日在联合国爆发激战,联合国通告全日本: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中日在联合国爆发激战,联合国通告全日本: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时时有聊
2025-11-19 07:35:18
可耻的是,捅郭伟马蜂窝的是个学生

可耻的是,捅郭伟马蜂窝的是个学生

关尔东
2025-11-19 17:13:25
为什么越南女子劫法场,却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为什么越南女子劫法场,却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20 00:17:37
男女食堂里亲热:肮脏画面流出,全过程披露,女方一动作令人作呕

男女食堂里亲热:肮脏画面流出,全过程披露,女方一动作令人作呕

博士观察
2025-11-19 10:45:17
加入CPTPP:关乎未来的“高难度闯关”搏杀

加入CPTPP:关乎未来的“高难度闯关”搏杀

墨心人
2025-11-19 19:42:48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外交部: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外交部: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17:41:46
日官员沉默离华,日媒称中方一个举动罕见,这次会谈信息有点多

日官员沉默离华,日媒称中方一个举动罕见,这次会谈信息有点多

之乎者也小鱼儿
2025-11-19 15:50:30
荷兰政府:已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

荷兰政府:已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

半导体产业纵横
2025-11-19 18:27:31
排面!40岁C罗造访白宫+微笑握手特朗普,美国总统宣布:他是GOAT

排面!40岁C罗造访白宫+微笑握手特朗普,美国总统宣布:他是GOAT

我爱英超
2025-11-19 07:10:18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大量中国游客赴日!网友:富士山下都是中国人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大量中国游客赴日!网友:富士山下都是中国人

大国纪录
2025-11-19 15:52:44
请做好充分准备,世界即将变天!

请做好充分准备,世界即将变天!

水木然
2025-11-17 23:56:09
韩媒警告:一旦东亚开战,韩国导弹将降落北京,同时摧毁中国海军

韩媒警告:一旦东亚开战,韩国导弹将降落北京,同时摧毁中国海军

优趣纪史记
2025-11-20 00:06:12
浙江16岁小将陈妤颉夺女子200米冠军,成为本届全运会双冠王

浙江16岁小将陈妤颉夺女子200米冠军,成为本届全运会双冠王

懂球帝
2025-11-19 20:44:03
2025-11-20 04:12:49
果壳 incentive-icons
果壳
科技有意思
26834文章数 41490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教育
游戏
旅游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教育要闻

lsa伦敦占星学院是什么

我的小众XP,在“玩法正确”面前一无是处?

旅游要闻

穿越古冰川,非遗活在山水间!螺髻山彝历新年奏响文旅融合最强音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