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通讯员 徐海懿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陈彦)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狂欢,不仅是消费者的盛宴,更是一场对城市物流体系的极限压力测试。在南京,当无人机的航迹在空中交织成网,当无人车的轨迹在地面顺畅流转,一套协同运行的智慧物流新方案,正为应对这场考验提供全新的可能。
据介绍,在南京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工信局等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南京市交通集团下属空地数智集团打造的无人物流场景早已跳出低空经济概念规划,先后在多个特色应用落地生根。
都市圈低空出行的探索同样在进行,比如配合南京市交通局先后成功试验南京至扬州、镇江、溧阳等短途接驳验证航线飞行,为打造都市圈低空空中交通航线探路先行。此外,南京南站还探索打造空地异构多节点无人物流,尝试运用“空地组合拳”,通过无人机自动投递、无人物流车自动转运、机械臂无人车(机器狗)自动上门等,打造“无人体系+即时配送”商业应用新模式。从街巷到云端,这些创新场景共同勾勒出南京物流“全域智配”的未来图景,而背后的保障支撑,源自政策、技术与平台的多重赋能。
记者了解到,通过率先建设上线全国首个实战型的低空飞服平台,南京空地数智集团目前已实现低空空域资源统一配置、飞行管理统一规范、多源数据统一融合,解决低空“看得见、管得住、飞得好”的问题。
面对未来可能爆发的无人物流需求,积极创建“智慧大脑”让精准调度实现成为可能。据介绍,南京市低空飞服平台集成了十二大功能模块,应用了十多项国家专利和国际标准,独家引入国际SORA风险评估模型,自研算法优化飞行路径,确保无人机飞行的安全与高效。
目前,该平台已集聚180余家运营单位,日均保障飞行约1000架次。未来,随着6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升级融入,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将实现更加智能、多元的管理服务。南京市智能网联云控平台会成为智能驾驶、无人物流车在大街小巷中穿梭的“数字底座”。不仅可以实现全市多个示范区智能网联车辆的在线大屏监管,能实时追踪车辆运行状态、行驶轨迹和里程数据,还可以通过企业信息管理、车辆监管、一键通知等功能,构建起 “数据—法规—场景—商业”的完整闭环,推进智慧物流从概念快步走进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