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年10月,有网友反映,位于山西省闻喜县(闻绛古道)桐薛线七里店至丰乐庄一条新改建的公路今年7月份才通车就出现了塌陷,给过往行人和车辆带来安全隐患。事件迅速引发公众关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一条改建公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塌陷?
在现场可以看到,路面已出现两处明显塌陷,相关区域已展开修复作业。据附近村民反映,塌陷原因可能与地基土质疏松、基础承载力不足有关。有村民指出,由于道路修建时未设置排水设施,加之近期连续降雨,雨水无法及时排出,进一步加剧了路基软化,最终导致路面塌陷。多位村民证实,由于缺乏排水系统,每逢雨天,路面便严重积水,给车辆和行人通行带来极大风险。现场没有任何排水工程痕迹。
![]()
![]()
![]()
在闻喜县人民政府官网上,该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发布的《闻喜县桐薛线七里店至丰乐庄道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批复文件中明确写道,该道路为四级公路,项目概算总投资1186.24万元,且列有排水工程一项。然而现实中,排水设施并未完全落实。究竟是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被遗漏,还是存在其他原因?这一点尚不明确。
闻喜县交通运输局作为该道路工程的项目法人及建设单位,应依法承担工程在施工质量、安全管控及建设进度等方面的全面管理责任。在这一道路建设过程中,监管部门或存在监管不力、验收流于形式等问题。未能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也未能对工程质量实施有效监督管理,导致公路在投入使用不久后即出现严重塌陷。此类监管漏洞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也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该事件暴露出当前道路建设监管环节的严重缺失。
作为工程质量的“守护者”,监管部门本应肩负起确保工程建设符合标准与规范的重要责任。然而在这条道路的建设全程中,监管部门似未切实履行职责。从规划、设计到施工、验收,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监管部门的严格把关。规划阶段应对工程可行性进行科学评估,确保设计符合实际需求与安全标准;设计阶段应严格审核方案,防范设计缺陷;施工阶段应开展常态化现场检查,监督施工单位是否按规范作业、材料是否合格;验收阶段则应依规严格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呼吁有关部门尽快组织专项核查,对事件原因展开深入调查,并及时、公正、透明地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路坏了尚可重修,民心若失则难弥补。乡村振兴的道路依然漫长,绝不应让百姓行走在“外表光鲜、内里破碎”的虚假希望之上——只有把路修实、把责问实,民心才能真正踏实。
原标题:新修公路缘何“短命”?叩问山西闻喜道路质量安全与监管责任
来源:搜狐号·李耀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