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都在问小毋,房地产税到底什么时候能落地,这个话题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管是准备买房的、已经有房的,还是搞投资的,都揪着心。
就在这节骨眼上,财政部前部长楼继伟的一番话,又把这事推到了风口浪尖。
![]()
他说房地产税适合当地方税,就算现在房地产下行推起来难,也得按要求推进。
这话一出,大家更慌了,每年都提的房地产税,这次是真要来了吗,卖地收入一年比一年少,地方财政扛得住吗,我们普通老百姓又会受到什么影响?
卖地收入5年腰斩!地方财政为啥急需房地产税?
要聊房地产税,得先说说地方财政的“钱袋子”,过去这些年,地方进行城市建设,修马路、建地铁、盖学校,大部分钱都靠卖地和财政收入。
可这几年卖地收入跌得太厉害,小毋查了数据,看完都替地方捏把汗,2020年全国卖地收入还有8.4万亿,2021年稍微涨点到8.7万亿。
![]()
可从2022年开始就一路往下掉,2022年6.6万亿,2023年5.7万亿,2024年直接跌到4.8万亿,今年估计还得更低。
跟2021年的高峰比,这都不止“腰斩”了,相当于少了快一半的收入。
地方上要还巨额的地方债,还要接着进行城市发展,光靠剩下的这点卖地钱,根本不够用。
那怎么办,楼继伟说的房地产税,就是地方财政眼里的“理想活水”。
为什么这么说,你想啊,城市发展好了,公共设施完善了,老百姓手里的房子自然会升值。
![]()
按房子的价值收点税,合情合理,地方拿着这笔税,再去提升城市服务、维护设施,这不就形成了一个“良性闭环”,城市越好,房子越值钱,税收也越多,反过来又能把城市建得更好。
而且房子是搬不走的固定资产,只要有人持有,就能稳定收税,不像卖地那样“一锤子买卖”,今年卖得多明年可能就没了。
这种“细水长流”的税收,对地方财政来说太重要了,例如某个城市,要是有100万套商品房,每套按评估价收点税,一年下来就是一笔稳定的收入,足够支撑不少民生项目。
所以从地方财政的角度看,房地产税不是“想不想推”,而是“不得不推”,毕竟“钱袋子”空了,什么都干不了。
![]()
可能有人会问,除了房地产税,就没别的办法了吗,其实地方也试过别的路子,比如产业招商、增加企业税收,但这些都需要时间见效,远水解不了近渴。
房地产税作为直接跟房子挂钩的税收,既能匹配地方提供的公共服务,又能稳定创收,自然就成了重点考虑的方向。
![]()
推了这么多年没成!房地产税卡在哪了?
既然房地产税对地方财政这么重要,为什么喊了好几年都没推出来,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不是简单一句“想推就能推”。
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眼下的房地产市场行情,前几年房价一路飙升,大家买房子跟“抢白菜”似的,市场热度高,就算收点税,大家心里也能接受,毕竟房子一直在升值,交点税不算什么。
![]()
可现在不一样了,房价回调得厉害,不少地方的房子还在降价,大家买房的信心本来就不足。
这时候要是推出房地产税,等于让老百姓多一笔固定支出,无疑是“雪上加霜”,可能会让更多人不敢买房,甚至着急卖房,市场只会更冷,不利于稳定。
老百姓的感受也是个大问题,平时交水电费、物业费,大家都习惯了,可房地产税是“每年都要掏的钱”,而且金额可能不少,切身感受特别明显。
一套评估价200万的房子,就算按1%的税率算,一年也得交2万,对普通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
要是大家心里不认可,很容易引发抵触情绪,这也是政策制定者要考虑的。
![]()
更棘手的是“公平性”问题,怎么收才能让大家都觉得合理,这里面的情况太复杂了。
家里有一套自住房的,要不要免征,要是给孩子提前买了一套婚房,两套房子该怎么收?
还有退休老人,手里可能有两三套房子,当年买得早升值不少,可现在就靠退休金和房租过日子,让他们交税,会不会影响生活?
另外,市面上还有很多没交过土地出让金的房子,像自建房、农民房、小产权房,这些房子要不要收?
怎么评估价值,这些问题都得一个个琢磨透,反复推敲,稍微考虑不周,就可能出乱子。
![]()
小毋还听说,相关部门之前也做过调研和试点,就是想摸清楚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可每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城市房价高、房源复杂,有的城市房子多但价值低,很难出一个“全国通用”的方案。
所以不是不想推,是真得把各种风险都考虑到,才能稳步推进。
长远是必然趋势!有房的该咋应对?
虽然短期内房地产税推出有不少阻力,但从长远看,楼继伟的话也透露出一个信号,这大概率是“必然趋势”。
![]()
为什么这么说,除了补充地方财政,房地产税还有两个重要作用,对整个市场和社会都有好处。
抑制“过度投机”,以前有些炒房的人,手里攥着十几套甚至几十套房子,就等着房价涨了再卖,把房价炒得虚高。
要是有了房地产税,持有房子的成本就高了,一旦持有成本超过房子升值带来的收益,那些短期炒房的人肯定会慌,要么赶紧把多余的房子卖掉,要么不敢再大量囤房。
这样一来,市场上的房源多了,房价也不容易被炒得太离谱,对真正想买房住的人来说,反而是好事。
![]()
调解“贫富差距”,一般来说,手里房子多、房子大、地段好的人,经济实力都比较强。
让他们按房子价值多交些税,地方用这笔钱改善公共服务,建更多普惠性幼儿园、完善养老设施、补贴低收入群体,就能让更多人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
偏远地区的学校条件差,用房地产税的钱翻修校舍、请好老师,那边的孩子就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这不就是在促进社会公平嘛。
那我们普通老百姓,尤其是手里有好几套房子的,该如何应对,小毋觉得,不用太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可以趁现在政策还没落地,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房产,哪些房子地段不好、租金低,一直没怎么升值,甚至还在贬值?
![]()
那些房子户型老、配套差,以后可能更难出手,像这类没潜力的房子,不如早点找机会卖掉,优化自己的房产结构,别等政策真来了,想卖都卖不出去,还得多交一笔税。
当然,要是手里只有一两套自住房,尤其是用来自己住的,不用太担心。
就算推出房地产税,大概率也会有“免征”或者“低税率”的政策,不会给普通家庭太大负担。
重点还是那些手里囤了不少房子,靠炒房赚钱的人,得提前做好准备,别抱着“等风头过去”的侥幸心理。
小毋最后想说,房地产税不是“洪水猛兽”,它更像是调节市场和财政的“工具”。
推出的时间早晚,税率怎么定,免征范围有多大,都会充分考虑市场情况和老百姓的承受能力。
![]()
我们不用天天焦虑“狼来了”,不如多关注自己的实际需求,该买房住的,遇到合适的可以入手。
手里房子多的,早点优化配置,政策最终是为了让房地产市场更健康,让社会更公平,我们平常心对待就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