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11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北京初步形成全国领先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到2027年,北京将基本形成高效协同、富有活力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
关注1
到2027年转化孵化3000家科技型企业
据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璞介绍,北京市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作为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先后出台了《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并率先开展了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单列管理等试点工作,初步形成全国领先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行动方案》聚焦科技成果转得出、帮得上、落得下三个阶段,从五个关键方面发力,加速科技成果“从1到10”在京落地。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基本形成高效协同、富有活力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成1000家合作平台、5000项技术开发合作项目,转化孵化3000家科技型企业、600家专精特新企业,转化一批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满足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科技成果。
《行动方案》包括5个部分20项重点任务。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方面,建设企业主导的合作平台,建成一批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支持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创办企业。
在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方面,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市场化程度高、专业能力强、机制灵活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
在激发市场要素活力方面,壮大技术经理人队伍,将优秀技术经理人纳入市级人才支持政策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服务能力,完善概念验证、中试、孵化等平台体系。
在介绍《行动方案》落实时,杨璞表示,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建立企业出题、研发单位答题、联合攻关的科研组织模式。建设一批校企联合实验室。
抓好资金支持。探索建立市区协同“拨投联动”机制,助力转化创办企业早期成长和持续发展。构建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社会资本、银行、保险及北京区域性股权市场赋能成果转化。探索科技成果首单应用支持机制,助力转化创办企业首次获得市场化订单、规模化订单以及开展品牌场景应用。
关注2
推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
今年下半年,北京高起点推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聚焦人工智能和绿色能源两个领域,分别以海淀区、房山区为核心承载区。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张耀天表示,根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4年度报告》数据统计,首都高校上年度以技术转让、许可、开发、咨询、服务、作价投资等6种方式转化成果的合同数量为30332项,合同金额达到201.9亿元,年均增长率约15%。从全球首个“脑胶质瘤”靶向药,到清陶固态电池,再到高精度模拟矩阵计算芯片、智谱清言大模型,首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度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成果,同时也培育了一批以科创板上市公司为代表的科技领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市教育两委先后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能源、生物育种等领域布局支持了一批“教科人一体化创新型平台”,形成了集人才培养、技术攻关、联合研发、成果孵化于一体的运行模式。
海淀分中心发起设立中关村原生引擎实体运营平台,结合人工智能领域技术迭代快、转化链条短、人才驱动强的特点,构建从项目链接、筛选、验证到孵化投资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提供专门的算力实验室和专项拨投联动资金,已挖掘项目近2100个,其中有40个项目已落地注册企业。房山分中心结合绿色能源领域技术路线多、产业链依赖强、场景需求大的特点,构建“一方向一团队”“一教授一专员”的成果挖掘与跟踪机制,优化拨投结合、拨贷联动、“政府+市场”基金矩阵,已建成7个能源领域中试平台,遴选成果100余项,推动其中9项转化落地。
下一步,市教育两委将按照《行动方案》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探索高校多元化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方式,落实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健全校内决策尽职免责机制。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打造好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优化重塑大学科技园。
关注3
启动研究型病房卓越临床研究计划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宇介绍,市卫健委系统推进首都医学科技创新工作。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疾病负担测算、国内外诊疗水平差距对比分析、临床未解决问题未满足需求系统汇集分析等三项治理工具,基于三项治理工具已凝练100个首都重大医学科技问题,为首都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指明方向、明确重点。
在加强有组织科研方面,市卫健委启动研究型病房卓越临床研究计划,已投入2亿元支持25家医院30个项目,聚焦12个重点病种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加强科研资源统筹,推动财政基金保障的大型设备建立共享机制,目前已经实现150余台套50万元以上大型科研设备共享。
在推进医学创新和成果转化改革试点方面,2022年10月,北京出台《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安定医院医学创新和成果转化改革试点方案》。试点期间,天坛医院、安定医院等7家医院孵化24个试点项目,覆盖创新医疗器械、创新药、体外诊断、数字疗法、药械数据平台等医疗科技前沿领域,其中,3D打印颅骨瓣、干细胞衍生物卒中新疗法药物、精神疾病数字疗法等属于国际首创。试点项目陆续走通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
市政府办公厅9月底正式出台《北京市深化医疗卫生机构医学创新和成果转化改革试点方案》2.0版。方案明确,在加大试点医院自有资金投入,加速数据要素价值转化,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推动转化产品优先入院应用及优化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效率等方面持续深化改革,继续挖掘优质项目,提升转化效率,稳妥扩大试点医院范围,推动公益性质的慈善捐赠成为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重要来源,促进更多医疗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