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再发声,舆论翻车,语境被吃掉了
这事要从2023年说起,雷军在聊产品设计时提到“好看是第一位的”,这话被人截出来传开,就变成了小米觉得安全不重要,其实他原意是说用户第一眼看到车会被外观吸引,不是说安全可以往后排,但互联网上大家只爱抓关键词,不听解释。
![]()
到了2025年11月16日,雷军自己也坐不住了,他在微博上发出当年的原始截图,逐条解释安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其实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澄清了,早在2024年他就多次提到安全标准是最重要的,可每次新能源汽车出事故,大家又会把他的话翻出来说一遍,好像小米真的没把安全当回事。
![]()
很多人没留意到,他在说“好看最重要”的时候,其实前后都在聊具体的工艺细节,比如轮毂要怎么设计才最困难,怎么平衡美观和牢固,这些内容都没被剪进短视频里,因为平台喜欢短的、抓眼球的、带情绪的内容,太长的东西没人愿意看,结果就只把“好看”两个字单独拎出来,变成了一个标签,贴在了小米身上。
![]()
其实不只是小米一家这样,理想汽车被批评增程式技术不够纯粹,蔚来汽车被指责换电模式成了资金负担,每当新兴车企发表观点,就有人等着挑刺,科技公司进入造车领域,总被贴上不专业的标签,大家并非不相信技术进步,而是担心它们把手机行业的做法照搬到汽车上,最终影响了安全性能。
![]()
雷军这次发图片,就是用最实在的办法把原话放出来,让大家自己看,但问题在于现在很少有人愿意点开长文去读,网上算法推出来的都是“雷军说安全不重要”那种吸引眼球的标题,原本说话的真实情境在传播过程中早就被丢掉了,连任正非和董明珠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企业高管说的话一旦传到互联网上,就不再完全是他们自己的意思了。
![]()
目前没有任何机构指出小米SU7存在安全问题,那些质疑都源于对信息的片面截取,这辆车依然在正常行驶,测试报告也完全公开,但人们更倾向于相信那些吸引眼球的说法,而不是实际的数据,如今发表观点的人越来越小心谨慎,接收信息的人却越来越急于做出判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