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数据产业作为一种以数据要素价值发现与利用为核心的全新产业形态,正在全国范围内催生一系列创新实践。今年以来,从国家部委到地方政府,一系列支持创新联合体建设的政策密集出台,江苏五大数据产业创新联合体的先行先试,都在鼓励各类数据资源大平台、龙头企业与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开放创新场景相结合,构建以安全和合规为前提、技术与资源双轮驱动的新型数据产业创新联合体。
国家加速布局创新联合体
2025年下半年,国家层面陆续释放政策信号,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更多国家科技攻关任务。科技部在10月24日介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更多国家科技攻关任务”。
这一表态将创新联合体建设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在同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印发的《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提出“鼓励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平台企业等带头推进联合创新发展”。这些政策传递出明确信号:国家正积极推动大企业开放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生态。
而在2025年1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则进一步丰富了创新联合体的内涵,明确指出场景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到鼓励龙头企业带头推进联合创新,再到加快场景培育,一系列政策共同勾勒出国家对于加速构建数据产业创新联合体促进数据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
江苏五大联合体的先行先试
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各地积极开展创新联合体的实践探索,在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苏省的先行先试尤为引人注目。其中,在2025年9月,长三角三省一市科技部门联合印发《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建设工作指引(试行)》,明确将创新联合体定义为“以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特征”的组织形式。这份工作指引对创新联合体的功能定位、组建原则和条件程序作了详细规定。
而江苏省率先在数据产业创新联合体建设上破题。8月30日,全省首批5家数据产业创新发展联合体正式成立,涉及工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工程机械、数字金融等前沿方向。这五个联合体各由一个领军企业或平台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组建。譬如,以工程机械方向为例,徐工集团牵头组建的江苏省数据产业创新联合体,联合了数族科技、清华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数十家单位。根据规划,该联合体将在三年内投入1.5亿元,汇聚工程机械行业数据1.3PB,开发2000个数据产品,实现数据交易额5500万元,带动产业链新增产值超百亿元。
从场景开放到生态共生
构建高效的数据产业创新联合体,需要清晰的实施路径。从政策导向和实践案例来看,场景开放是起点,机制创新是关键,生态共生是目标。其中,场景开放是创新联合体的粘合剂。国务院办公厅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涵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全空间无人体系、生物技术、清洁能源、海洋开发等领域。这些领域为数据产业创新联合体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譬如,合肥市通过发布“机会清单”和“能力清单”,搭建“场景发布厅”,已开展各类场景对接活动431场,推动落地合作项目1200余个。场景开放为创新联合体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落地空间。
机制创新是创新联合体的生命力。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工作指引提出了遵循市场机制的原则,要求“通过平等协商,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创新联合体组建协议,建立研究方向决策、项目资金投入、协同合作攻关、知识产权管理、成果推广应用、经济收益分配等运行机制”。这些机制安排保障了创新联合体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
生态共生是创新联合体的目标。前述徐工集团牵头的工程机械数据产业创新联合体,已形成“数据—信用—资本”的闭环生态。这些案例表明,创新联合体最终要构建起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
联合体构建的技术驱动
数据产业创新联合体的高效运作,离不开技术支撑。数据中台开源和AI赋能正成为两大技术驱动力。其中,数据中台开源为创新联合体提供了统一的数据管理和共享平台。业内实践表明,开源数据中台能够提供开放的去中心化的技术架构,把企业生态或创新联合体的各种数据资源和能力进行统一管理和共享,对政企类复杂组织尤为重要。
开源数据中台的透明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正好满足了创新联合体对数据共享和安全合规的双重需求。开源数据中台能够提供透明的安全机制和社区持续的安全审计优势,使得数据使用更加放心。这一特性对于保障创新联合体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AI赋能则为创新联合体提供了智能化引擎。国务院办公厅的实施意见特别强调,在人工智能领域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高价值应用场景培育和开放”。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政策则鼓励“在保障数据安全合规前提下,支持数创企业公平参与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AI技术与数据产业的结合,正催生一系列新应用。江苏省数据产业创新联合体中,工业人工智能方向聚焦“AI驱动的制造自动化技术及系统”,致力于突破生产工艺自动生成、具身智能大模型及数字孪生优化等关键技术。
总的来看,采用“大模型+协同运营领域模型+场景+智能体+知识库”的开放数据中台,能够打造可组装、自生长的数智化能力,从而为各类数据产业创新联合体,实现从数据汇聚到价值创造的功能升级。
跨境数据创新联合体需求明确
数据产业创新联合体建设从长远看,仍面临从“盆景”到“风景”的挑战。据有关机构研究表明,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有65座城市开展场景创新相关工作,较上年增加25座城市。场景创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融合性,即只有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系统化集成,才能挖掘出单一技术条件下难以实现的更深层次价值和体验,探索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但是,一些城市感觉自己有场景但没体量,还有的城市有想法但提心需求;企业是创建新场景的主体,难点在于如何释放机会、提供环境,让企业想干、敢干、愿意干。因此,已有相对成熟市场及需求的互联网数据资源大平台特别是跨境电商平台的能力与城市数据产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共建数据产业创新联合体将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向。
2025年10月20日,由贵州的贵综跨境数据服务科技有限公司与杭州潮峰钢构集团共建的数据跨境服务创新中心(杭州中心)揭牌运营。该中心采用“中心共建+技术交流+需求对接”的合作模式,重点聚焦高端制造、建筑工程等领域面临的数据跨境流通安全、合规与效率难题,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而从亿邦智库近期的调研显示,面向跨境与出海的沿海产业带,类似的需求正在高涨,正在成为可以关注的重点领域,特别对于拟开放创新场景引领新型业态发展的大平台而言。
当前,已有不少地方将跨境电商作为重点发展行业,已与大型跨境电商平台携手,在有条件的地方,集中资源打造一批具有标杆性的跨境数据服务场景。例如,在跨境电商综试区或数据要素综试区,系统性构建“全流程数字贸易便利化”场景,将海关、税务、外汇、物流与跨境数据服务等环节的数据壁垒打通,汇集新技术、新服务和新业态在此进行集成性验证,可以在跨境数据服务领域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
从各地情况来看,数据产业创新联合体的实践正在更广泛的领域展开。随着更多新场景的打造和大平台开放创新场景,将会有更多企业融入创新生态,数据要素的潜能将充分释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亿邦智库将持续关注各地方的数据产业促进政策、产业图谱编制与数创企业培育工作,开展政策解读,报道相关进展。
联系邮箱为:huangbin@ebrun.com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